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我岳父是李世民 > 第七百八十一章 光阴漫长

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七百八十一章 光阴漫长

作者:张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1 18:14:38 来源:23小说

闻言,小清清又快步跑去,小短腿飞快,爬到了熊大背上,便去传话给她的魏王舅舅。

李玥看了一眼洗好的桃子低声道:“这孩子喜欢吃肉,不喜吃水果。”

“嗯。”

张阳点头神色带着惆怅。

得知骊山的意思,李政藻在骊山村前怒骂,他大声道:“张阳!你迟早会死无全尸!”

李泰烤着羊肉,将烤熟的递给带来消息的小侄女。

小清清听着李政藻的怒骂声,嘴里嚼着羊肉,“舅舅,我们以后去把长安城炸了好不好。”

李泰苦涩一笑,“等你长大点了,再说吧。”

“嗯。”小清清点头又道,“这个老人家为何要骂爹爹?”

“唉……”

“舅舅怎么叹气了?”

李泰回想起当初,低声道:“这世上的坏人很多,坏人也分利害的和不厉害的。”

“嗯。”

看她听得认真,李泰继续道:“坏人之间也是有对手的,你爹爹也是坏人,他也是坏人,可他不是你爹爹的对手。”

小清清了然点头,“那爹爹肯定很厉害。”

“你爹啊。”李泰皱眉思索着,又不好做出一个评价,只能摇头一叹,与这个侄女聊天很累,跟张阳一样。

李政藻在骊山村口叫骂了好半天,后来他还想骂累了,就这么席地而睡。

过了几天,有人发现这个李政藻在这里搭了一个草庐,他就住在了这里。

就这么住在了骊山村前,每天吃饱喝足之后,就对着骊山破口大骂。

骂了半月,骊山巍然不动,这个李政藻自始至终都没有见到那位骊山县侯。

也没有人去搭理这个老人家,当年的赵郡李氏族中颇有名望的老先生,此刻成了一个破产的老人家。

再后来这位老人家的家人将他接走了,听说走的时候还骂骂咧咧的。

小武和小慧核对着从高陵县送来的棉线,一车车的棉线由他们的村民送来。

按照每家每户的所制棉线数量骊山都会给予银钱。

小慧盘算了一笔账,为了骊山的生产有足够精力用在质量与效率上,付出的这点成本根本不算什么。

小武低声道:“共计二十贯钱,高陵一地的乡民每家每户大约可得两百钱。”

这是那些农户半个月的收入。

小慧熟练地拨打着算盘,看向高陵县的县丞,这个县丞是个年过五十的老人家,她嘱咐道:“我们一直秉承着多劳多得的主旨,如果下个月你们可以做到六十贯的收入,骊山可以将部分的劳作交给你们分包。”

高陵县的县丞对眼前这两位女子毕恭毕敬,看起来是有十五六的年纪,她们是汝南公主最信任的人,只要她们一句话高陵县就可以得到更多的优待。

老县丞点头应下,就带着自己村民离开了。

等人离开后,小武和小慧各自带着账本去村子的另外一头,这里是蓝田县货物交付场所。

蓝田县自古据秦楚大道,传闻三辅要冲。

是关中一片重要的地界,以蓝田玉而得名,而此地有许多植被,植被多以阔叶为主,主要树木以松,杨,桦树为主。

太府寺的典籍中也有记载,蓝田县的柿子,枸杞,板栗,枣树种植甚多。

除了让他们收集造纸的原材料,太府寺还打算将蓝田县打造成一片养殖与种植的大产地。

充分发挥蓝田县的地理优势。

目前蓝田县还不知道骊山真正的意图,小武和小慧检查了各类经过泡,压工序后的木浆。

与蓝田县的县丞付清了银钱之后,便收起账目离开。

蓝田县的银钱所得比高陵县多出十贯钱,也是因为蓝田县有一个巨大的鸭圈。

骊山需要采买大量鸭蛋来腌制咸鸭蛋。

忙碌了好半天,小武和小慧一起走回骊山。

张阳又在打扫华清池了,池水放空之后,就一个人在池底打扫着。

“师父,我们忙完了。”

听到话语声,张阳抬头一看道:“帮我把水闸打开。”

小武点头,将账目放在桌上,走到木桥边上,推动一个磨盘,水闸便缓缓打开。

片刻后石壁上就有泉水流下来,小瀑布顺着石壁的阶梯而下,水流浇在一个个小熊模样的石雕上,最后落在熊大的雕像上。

从骊山修建开始熊大的雕像还是老样子,小清清在这个大石雕的前方写着“熊大”二字。

水流并不快,张阳赤着脚走在池底,看着池水漫过自己的脚踝到膝盖。

直到整个人被池水淹没,顺便洗了澡,这才爬上岸。

小武和小慧向李玥禀报着,第一次与两县交接的成果,货物来往并不大,也算是有了进展。

骊山技术院开展之后,张阳打算给处默一个工作,让他兼领骊山技术院校的管教。

但凡有不规矩的人,处默都可以处罚之。

张阳发现从骊山的技术院校落成半月以来,人们得知了只要交够半年的两贯钱费用,就可以在骊山技术院校白吃白喝半年。

对此,骊山技术院校的管理还是要跟上。

让程处默去坐镇是最好的。

确认了心里的想法,张阳开始执笔书写着。

刚与小武,小慧核对了账目的李玥见状好奇道:“夫君这是在写什么?”

张阳搁下笔看了看自己的字,“要发展,管理就要跟上,我喜欢有条不紊的感觉。”

“说来也是。”

李玥瞧着整齐的书房,又道:“总要整整齐齐才好。”

“近来一直调养,两位婶婶让我多吃一些鱼,菜,羊奶。”

她在身边坐着,张阳侧目看着问:“我看过医经,这是女子准备生养才要多吃。”

“是吗?”

“嗯。”张阳牵着她的手点头,“你总是想要把家业管好,以前觉得看史能够管好家业,所以你多有看史书,汉史,魏书,晋书,你都看了个遍。”

李玥安静地听着,相濡以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