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我岳父是李世民 > 第八百七十二章 骊山告关中书

我岳父是李世民 第八百七十二章 骊山告关中书

作者:张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1 18:14:38 来源:23小说

贞观十四年十一月,寒风从西北呼啸而来,明亮的月光笼罩着整片关中大地。寒风带着雪花灌入涌入的长安城,大多数雪花都落在朱雀大街上。倒是拥挤的房屋间的小道,鲜有雪花飘落。寂静的皇宫中,偶有几个宫殿的窗前有火光。崇德殿内,李世民正闭目听着李治念文章,所念的正是《骊山告关中书》,讲述的是发展规划。骊山是一个喜欢做规划的地方。但凡建设都要做好规划,好像骊山离开了规划就什么都做不了。李世民皱眉听着,听到骊山要帮助其他各县一起致富,不由得眉头紧锁。然后拿起茶碗喝了一口茶水,继续听着。“回顾骊山于贞观六年的三年规划,贞观九年的第二次三年规划,骊山取得了傲人的成效,即为了布局更大的生产计划,骊山有联合高陵县,泾河县,蓝田县的经验,此三县在生产规模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即关中各县统计人力与土地,布置良好的生产规划呈报于骊山,骊山愿与关中十二县合作扩大生产力分布。”“已与骊山有过合作的乡县,各县当总结经验对生产上出现的问题进行更多的反省并进行改观,骊山可以给予相应的指导与帮扶。”“大唐的未来皆以农事为本,骊山在鼓励生产制造不影响耕种的前提下,倡导各县继续保持农耕,保障作物多样化……”听着李治将这篇文章念完,皇帝依旧板着一张脸。关中各县愿意听骊山的声音,尤其是在铁路尝试之后,各县都在等着骊山的反应。现在骊山给出反应了。李世民笑道:“你这位姐夫还真有手段。”李治问道:“父皇以为如何?”“那日蒸汽机车,不过是张阳为了吸引关中的注意力,制造声势,有了当时的声势,现在骊山又拿出了这份告关中书,这文章才是他的目的。”李治将手中的这张纸放下,沉默思索着。“稚奴,骊山人平日里都是用这种口吻办事的吗?”“回父皇,现在姐夫很少亲自参与生产,主要的生产规划由骊山各个小队安排,姐夫那边也是两位弟子在做调度。”李世民抚须道:“你的这位姐夫无心社稷,倒是一心都在生产上。”李治讪讪一笑,又道:“这也是为了社稷。”骊山这份告关中书写得很特别,口吻也独特,李世民很喜欢这种文章,将以往的经验作为总结,再与所有的参与者共同畅想未来。良久,李世民站起身叮嘱道:“既然离开了骊山,你就多陪陪你母后。”“孩儿会时常陪在母后身边的。”“嗯。”李世民还想告诫他少去玩闹,不过这孩子正是最玩闹的年纪,在坊间交几个好友也无错。拍了拍他的肩头,李世民走出崇德殿。等陛下走远了,公孙小娘子收拾着这里。李治也开始收拾。“殿下,婢子来收拾就好。”李治摆手道:“已习惯了自己亲力亲为,在骊山的时候什么事情都要自己来做。”“在山上没有人照顾殿下吗?”“姐夫要让我们这些兄弟姐妹自立,从洗衣服到洗漱,还要学习做饭食和耕地,嗯,那几年很充实。”公孙小娘子又道:“看似很辛苦。”李治笑道:“是呀,若有机会带你去骊山看看。”“当真?”公孙小娘子嬉笑着,“公主殿下与县侯真是仙人吗?”李治摇头,随后一脸郑重地道:“姐夫与皇姐不是仙人。”公孙小娘子与寻常的宫女不同,她是被皇后收养的,若不是被皇后看中,她或许只能留在太常寺。生活起居上,李治不愿让她多照顾,夜深了便自顾自睡去了。夜色寂静,朝阳总是先一步照到骊山,之后才去长安城。今天有一队人来到了骊山,张阳带着徐慧亲自来迎接,这队人马是从江南过来的。他们从南诏,经由海路一路到了江南东道,再由江南东道将这些货物送到骊山。领头的人正是徐慧的弟弟徐齐聃,还有几个江南的族亲。徐齐聃看着十四岁的模样,穿着得体,一副文人样。“弟弟,来见过县侯。”徐慧正色道。“小子齐聃见过县侯。”张阳颔首道:“辛苦你们了。”徐齐聃躬着身低着头道:“小子说不上辛苦,其实自学成之后便想要游历,又不知去何处。”当年徐齐聃是跟着徐孝德一大家子一起来长安城的,后来他学成要回乡,正巧遇上了贞观十一年的江南茶叶之争。那段时间他就是徐慧在南面的话事人,现在徐氏拥有江南地界最多的茶农。现在才从南诏来到关中。徐齐聃身后足足有六十架马车,马车上皆是铜矿,“禀县侯,沿途上有不少官吏盘问,按照姐姐的吩咐,我们私自写了南诏王的国书,声称是南诏进贡,这才顺利过关。”张阳低头看向徐慧。徐慧也是抬头眯眼笑着。这丫头向来聪慧,已是能够独当一面了。张阳揣着手接过那份他自己写的国书,皱眉道:“我回去给你盖个印,往后过关运送会更方便,以后你就留在关中,不用这么奔波,这些事情交给南诏的人就可以了。”徐齐聃回道:“小子正想去见见父亲和母亲。”“嗯,你爹在路上了也快到了,是来接你回去的。”徐齐聃又拿出一份书信,“这是南诏现在的形势,独罗被带回来了南诏,为了稳妥起见南诏人还需要这个人号召,他此时是南诏的大臣,但南诏的实权依旧在当初县侯派出去的那些人手中,其中有两位各带一千兵马南征了。”张阳看着书信中的内容。“县侯应该派人去南诏主持各项事宜,南诏的大权要握在骊山手中才是。”闻言,张阳回头看去,见是王公公在说话。这位老人家在宫里久了,现在还穿着宫中内侍的衣袍,如此他才觉得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