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酒肆外,狄仁杰叹道:“我就说吧。”李治摆手道:“听说骊山的铁路已经修了一段,可以运行了,我们改天去看看。”“好呀。”两人走入这处酒肆也不拆穿张柬之的话语,而是默不作声地坐下来用着饭食。李治低声道:“仁杰,你身上有银钱吗?”狄仁杰摇头道:“平时银钱都是许侍郎给的。”来到宫中住的时候,才觉得自己身上没钱。父皇给崇德殿的用度很少,勉强够自己花用。狄仁杰对一旁的伙计道:“将那个说话最大声的请来。”“哎。”不多时,张柬之脚步匆匆而来。现在的天依旧寒冷,狄仁杰揣着手缩着脖子,“你刚刚说的那些……”张柬之连忙道:“在下那都是让他们开心的。”狄仁杰看穿了这个人的心思,笑着道:“我与晋王以后在长安城的用度越来越多了,这银钱……”张柬之又道:“都包在在下的身上。”狄仁杰和李治手里没什么银钱,这个张柬之家里有钱,至少往后的用度不用担心了。李治淡淡道:“崇德殿还需要一个炉子。”张柬之连忙道:“我来。”狄仁杰看了看李治身后,“纪王殿下呢?”“除了齐王的事情,韦妃不让李慎与本王有太多的来往了。”“唉……”狄仁杰回头看了一眼,张柬之又和这群人在侃侃而谈齐州的事了。朝中到了二月才开始大朝会,太子殿下如往常一样早朝听政。这是去年去高陵县后,久违的早朝听政。魏征还是如往常一样,照常上朝,朝中的人多有担忧这位郑公年事已高,也不知道能够撑多久。在朝堂上,魏征依旧是站得笔直,面色沉稳。谁都知道现在的郑公是强提着一口气。长安城外,蒸汽机的汽笛声每一次响起时,都会引来很多人的围观。贞观院的修建正式开始。大朝会结束之后,房玄龄与长孙无忌一起来看这一次的动工。骊山只用了两千人力,从去年到现在就没有再增加了。远去的汽笛声传来。房玄龄寻声看去就见到了一个黑色的铁盒子吐着黑烟朝着这里而来,随着这个怪物越来越近,动静也越来越大。等近了一些之后,才看到它很长,在中间那几节又有许多相连的铁盒子等火车到了贞观院边停下,一群工人围了上来打开一节节的车厢开始卸货。预制板与木材,还有各种建材都被运了过来。长孙无忌颔首道:“听说这个火车能够运送许多货物,以后是不是也可以运送兵马。”“倘若如此,骊山将来对社稷的重要,是任何人都不能比拟的。”长孙无忌捡起一根枯枝在地上划了一条线,“从骊山到渭南县,只需要一刻,来往也就小半个时辰,它能够运送上千石的货物,只要这火车足够长,还能运送更多。”房玄龄的神色越发凝重,“当真如此?”“此物不用人力畜力,可以不眠不休地运作,只需要给它喂煤石就好。”房玄龄叹道:“难怪当初骊山要囤积这么多的煤石,现在想想当初的交易,骊山确实从不做亏本买卖。”说着话,他的目光看向赵国公。长孙无忌不住点头,想起当初那些辽东的煤石还是自己卖给骊山的,有种养虎为患的后悔,更想着当初要少了。火车有前后两个头,有车头的车夫快步等炉子熄火之后快步跑向了车的后方。车尾也是车头,来回运输四五趟,就可以将一应建材货物都运来。房玄龄走在一旁又道:“如此看来骊山所用的民力也不多,他们用这种手段省去了绝大部分的民力。”长孙无忌感同身受,“张阳常说骊山学识有通天纬地之能,如今他正在一步步证实着。”“郑公老了,老夫也老了,辅机你也开眼界了。”有一架小车正朝着这里缓缓驶来。坐在车内的便是魏王李泰与河间郡王李孝恭。房玄龄与长孙无忌停下脚步,看着这驾小车缓缓在眼前停下。李泰骂骂咧咧地道:“怎么这么慢?”这驾车还在抖动着,动静不小,说话声被淹没了大半,相比之下,这台蒸汽机车就像是小型的火车。车内就只能坐李泰与李孝恭俩人。李孝恭也下了车,又道:“都劝你了,耗能若无法掌握,没必要造这么一驾车。”“不!等这小车造出来了,以后要天天绕着长安城开,让他们都看看。”说话间,后方的侍卫也跟着一路跑来。李泰对这个小车没了兴致,吩咐道:“你们开回去,本王坐火车回去就好。”那几个侍卫终于是松了一口气。魏王与河间郡王在前面开着小车,几个侍卫在后面追了一路,现在才停下。李孝恭又道:“张阳说得不错,这东西连拖拉机都不如。”“拖拉机是什么?”“老夫怎知,那小子越来越不说人话了,根本听不懂他的话。”叔侄俩争论了好久,这才注意到了一旁的俩人。李泰行礼道:“见过房相,见过舅舅。”长孙无忌解释道:“得知骊山今日要用火车了,这才过来看看。”李孝恭爽朗一笑,“哈哈哈!辅机,我等骑过马,坐过马车,还未坐过这火车。”房玄龄问道:“此物为何要叫火车?”李泰道:“这是姐夫起的名字,本王以为应该叫蒸汽机车,但这是骊山的,就按照姐夫说法就叫火车,也不知道姐夫是怎么了,态度很坚决,就叫火车,就算父皇下旨了,也绝对不改了。”房玄龄摇头笑着,对张阳与陛下之间的脾气又觉好笑。陛下与骊山县侯,这对翁婿从来都是谁也不服谁的。等这里的货都卸完了,李泰请舅舅与房相一起上了火车。房玄龄的脚步小心翼翼,笔直地站着,有些拘谨。长孙无忌也很僵硬,第一次站在这种怪物里面。李泰解释道:“这是运送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