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1850再造中华 > 第10章 遭受排挤

1850再造中华 第10章 遭受排挤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5:05:21 来源:书海阁

海盗和行商代表走后,殷正召集至臻堂“先锋”以上领导,商议接下来的对策。

殷正的态度已经很明确了,众人也不便再说什么。天地会仍以传统家长制为组织模式,堂主所作的决定,属下都得执行。

尽管如此,杨烜还是忍不住,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开放通商乃是大势所趋,徐广缙此举并不可取,只会加速广州的衰落,只会加深中外之间的矛盾。”

这个观点倒很新颖,在座诸位都好奇地看着杨烜,等待他进一步阐述。

杨烜受到鼓励,说道:

“据我所知,当朝很多官员都已认识到中西之间的差距,认为应当积极学习洋人的技术。譬如广东提督陶煜、前任总督耆英,甚至包括林则徐这样的重臣,都有这种见识。

“然而,满清积弊已久。他们虽然有那种见识,却并不敢公开宣扬自己的观点,只能选择明哲保身。徐广缙食古不化,在城内招募民团,试图阻挡洋人进城。

“洋人有坚船利炮,有物美价廉的商品,徐广缙是挡不住洋人的。”

这种国家大事,大家一向并不关心。他们只知道要阻止洋人进城,却并不懂得开放通商的道理。

看他们听得有些云里雾里,杨烜只好换了个方向,说道:

“之前,咱们在广州经营鸦片贸易,赚了不少的利润,但这种局面难以持久。徐广缙手里有十万民团,可以对付洋人,也可以对付我们。

“我觉得,咱们要未雨绸缪,防备官军袭击。广州敌人过于强大,驻军很多,军饷也很充足。咱们呆在广州,虽然能赚到钱,却难以发展壮大。稍有苗头,官军就会派兵打击我们。

“刚才,那行商买办建议我们去粤西、桂东开辟市场,与艇军取得联络。这个提议颇有道理。

“最近我夜观天象,只见北方紫微星暗寂无光,南方王气冲天。恐怕不久之后,满清道光帝将要驾崩,皇四子奕詝将要登基。

“南方王气,以广西最重。最近几年,广东境内的天地会屡遭官军打压,不断涌入广西。拜上帝会、斋教也相继而起。

“如今国内民变四起,洋人又纵横海上,满清亡国之兆已现。能取代满清者,或许就在广西。堂主何不率领至臻堂进入广西,寻找真正的人主,实现反清大业!”

杨烜自然不懂什么天象,只是熟知清朝历史,明白道光帝即将驾崩。他慷慨激昂说了半天,在座十来个人反应冷淡,有人脸上还带着些嘲讽之情。

倒是有个三十出头的中年人有些胆量,附和了几句:

“杨公子所言颇是。天地会本来就以反清复明为宗旨。广东境内有五万八旗、绿营,还有两万多水师、十万多民团,宛如一个火药桶,迟早都要爆炸。

“广西境内官军不多,有十万大山可以隐蔽,正是举事之地,也是龙兴之地。如果我们至臻堂想要壮大,想和官军抗衡,非去广西不可。”

此人名叫陈虹,是广东香山人,读过书,有才略,素有大志,目前在至臻堂担任“白扇”,负责方案工作。

杨烜听说陈虹为人有心计,与殷正有些分歧,不受殷正待见,所以不怎么和他来往。

陈虹替他说了句话,杨烜也向他投去了感激的目光。

殷正颇感不悦。自己身为堂主,一向说一不二,如今接连有杨烜、陈虹两人唱反调,不觉有失威望。他笑了笑,不无讽刺地说道:

“想不到,杨公子竟然还懂天象。二十年前,当我像杨公子这么年轻的时候,我也曾心怀壮志,立志反清复明。

“十年前,我也曾加入民团,受林则徐林大人指挥,在三元里之战中亲手杀了一名洋人。可是,这有什么用呢?民智未开,百姓如梦不醒,仅凭我们这点人有什么用呢?

“别看我们至臻堂有一千多人,愿意吃苦打仗的能有几人?大多数会员加入至臻堂,不过是为了不受欺负,为了能吃饱、能穿暖、能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

“你们说去广西反清复明,你以为真有人愿意去吗?你问过兄弟们了吗?他们愿意在广东吃饱穿暖,还是愿意去广西喝风淋雨?”

此言一出,众人立马明白了堂主的意思,更加不敢多说什么。

杨烜看了眼殷正,只觉得他像是变了个人似的。

两人刚相识时,殷正看重杨烜的身份,费力笼络杨烜,带他结识广州城内各路豪杰。

平时呢,当着众人的面,殷正也喜欢针砭时事,又是痛骂官府无能,又是痛恨洋人肆虐神州。

可是,行商提议去粤西开辟市场,殷正竟然不敢尝试,深怕得罪了艇军。

杨烜这才明白,眼前这个堂主和其他天地会堂主一样,平时大谈特谈“反清复明”,真要付诸行动时立马就怂了。

也许,他们以“反清复明”为幌子,笼络豪杰,只不过是为了行不法之事,为了分销烟土赚钱罢了。

历史上的天地会正是如此,并无太高的政治追求,在晚清历史舞台上并未发挥太大的作用。太平天国在金田发动起义时,洪秀全根本就看不上天地会武装,多次拒绝他们入伙。

就像至臻堂,在广州,他们银钱充足,生活优渥。到了广西,他们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烟土生意,别说竞争不过那些凶悍的艇军,恐怕就连民团、绿营都干不过,恐怕就连基本的衣食住行都成问题。

杨烜大感失望,这时便萌生了离开至臻堂的想法。

殷正是个老江湖,虽说没有胆识扯旗造反,却工于心计,对那些有可能威胁自己堂主之位的人非常防备。

他见杨烜身份尊贵,胆识过人,受到会众拥戴,不自觉地生出十二分的戒心。

杨烜受到殷正的猜忌,不少至臻堂的人也心领神会,排挤杨烜。

如此过了十来天,杨烜觉得殷正目光短浅,气量也小,料定至臻堂难成大器,便准备前往浔江口,拜会艇军头目罗大纲。

身份证-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恰在此时,有一个名叫苏三娘的女子来到至臻堂,请求至臻堂帮她报仇。

原来,苏三娘原名杨玉娘,廉州府灵山县人。她本是江湖卖艺女子,善使飞镖,百发百中,后嫁与苏三,人称苏三娘。

灵山偏僻贫穷,苏三夫妻来到广州讨生活。苏三在西江北岸的三水县做码头工人,为人豪爽,是附近码头工人、船夫的首领。

最近广州商旅断绝,三水县的码头工人、船夫们生计困难。当地恶绅组织民团,趁机压低码头工人、船夫的工钱。

苏三替工人们出头,找恶绅理论。恶绅反而污蔑苏三勾通海盗,指使民团残忍杀害苏三。

苏三娘找官府请愿,那官府却与恶绅勾结,威胁苏三娘不得无理取闹。苏三娘走投无路,只得来至臻堂求助。她说:

“堂主,苏三生前曾是您的得力助手。至臻堂有什么货物到三水县,苏三总是第一时间安排装卸。现在他被恶绅残忍杀害,请堂主为小女作主,为苏三报仇血恨。”

殷正颇为踌躇。按理说,他应该拨出人马为苏三报仇。可如今对方是缙绅,手下有两百民团,又与官府勾结。为了一个苏三,犯得着兴师动众得罪官府吗?

杨烜恰巧在场。他知道,苏三娘不同寻常,后来成为太平天国女将,率领女兵打过很多恶仗、硬仗,令清军闻风丧胆。

太平天国夺取金陵后,苏三娘担任女营副总管,协助洪宣娇总管女营,后来嫁与罗大纲为妻。

塔读&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