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1850再造中华 > 第123章 再挖林启荣

1850再造中华 第123章 再挖林启荣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5:05:21 来源:书海阁

原文小说

历史上,太平军确实曾奇袭桂林。当时,太平军被清军围困多时,洪杨下决心夺下桂林,作为拜上帝会的小天堂。

清军多认为太平军要进军平乐或者梧州。但向荣乃绿营宿将,经验丰富,凭直觉料定太平军将奇袭桂林。他率领楚军赶在太平军之前抵达桂林。

太平军围困桂林月余。因桂林是座大城,又是喀斯特地形,穴地攻城法难以奏效。洪杨无奈,只得放弃桂林,北上湖南。

桂林之战是太平天国初期较为重要的战事。此役中,太平军虽然没有攻下桂林,却放弃了消极防御战略,改行运动作战战略,作战风格更趋大胆。

杨烜建议杨秀清奇袭桂林,杨秀清深感兴趣,觉得可行。

正如杨烜所说,太平军奇袭桂林是一件稳赚不赔的买卖:打赢了,太平军可以从桂林中获得大量钱粮补给,鼓舞全军士气;打输了,杨秀清可以趁机带太平军北上湖南,从此“专意金陵”。

可当着杨烜的面,杨秀清并不想多说什么,只是一个劲地夸奖杨烜,说道:

“老弟这一番话,犹如拨云见日,令我豁然开朗。为兄不禁想到,你若能留在天军,时时为我出谋划策,该有多好!”

杨烜想了想,故作为难,说道:“大哥,你我虽然情投意合,但黑旗军将士实在不愿加入天军。小弟无能,不能约束他们。”

杨秀清知道,杨烜所说不过是些托辞。封建时代的军队,非常强调忠诚。士兵要无条件地服从上级,官长对士兵有生杀予夺之权。

读者身份证-

只要杨烜下令加入太平军,哪个黑旗军官兵敢不从?若真有刺头,杀了便是,无需废话。只需杀一儆百,黑旗军必能改编成太平军。

这种一眼就能识破的说词,杨秀清却不能把它说破。他猜忌心重,很快起了疑心:进军金陵是个绝妙的主意,杨烜为什么要把这个好主意告诉别人?他真有这么好心?

杨秀清假装漫不经心地问道:“老弟,假如我真的带太平军去金陵,你将带黑旗军去哪?南宁?还是河内?”

杨烜思考片刻,坦白说道:“南宁离得近,交通使得,我打算先去南宁看看。”

杨秀清盯着杨烜,似笑非笑地说道:“东南为华夏财赋重地。假如我带太平军去攻金陵,东南震动,清妖必会全力阻击。

“到时候,老弟带黑旗军进攻南宁,可要容易多了。别说是南宁,就算是桂林,恐怕也不在话下。”

杨烜怔了一下,很快又恢复了镇定,笑道:“大哥说得不错。金陵乃前朝首都,也是东南重心。金陵有失,东南震动,京师粮饷也要受到影响,清妖不会善罢甘休。

“这事就像做买卖,风险大,收益也大。如果大哥不愿北取金陵,不妨把这机会留给小弟,小弟求之不得。”

被杨烜将了一军,杨秀清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应答。他脑袋转得飞快,盘算了起来:

“若把金陵让给杨烜,那么太平军只能留在两广。这样一来,虽说更为稳妥,日后却难有大的发展。

扣扣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黑旗军已经打了不少胜仗,还曾攻克过肇庆这样的大城,很有可能会夺下金陵。这样一来,黑旗军尽取东南膏腴,很可能会后来居上,实力超过太平军。这还了得?”

杨秀清是个好面子的人,也是个好大喜功的人,自然不能把夺取金陵的美事让给别人。他故作大度,哈哈大笑起来,说道:

“老弟,金陵城大,南宁城小;太平军大,黑旗军小。这次你大哥就霸道一回,先把金陵抢在手里。你,不会有意见吧?”

杨烜当然不会有意见了。只是,他感到些许好笑。黑旗军和太平军力量仍弱,两个姓杨的却开始瓜分天下了。这不禁让他想起了项羽。

项羽年轻时,和叔叔项梁一起围观秦始皇车驾。秦始皇威风凛凛,众人又羡慕又惧怕。只有项羽镇定地说了一句,“彼可取而代之也”,俨然已有称王称霸之心。

眼下,太平军虽然强大,领导层却很不稳定,日后必有内讧。黑旗军虽然弱小,自己却有绝对权威,无疑能够笑到最后。

另外,黑旗军这次来金田,没吃什么苦头,没打什么大仗,却收获很大。罗大纲、任文炳、石达开各有兵马,都愿投顺黑旗军。

还有李秀成、冯子材,此时尚未出名,也都已经归入黑旗军麾下。人才是无价的,杨烜收服这么多人才,比夺了城池、抢了钱粮还要高兴。

想到这,杨烜灵机一动,决心再挖挖太平军的墙角。太平军各个派系中,杨秀清的东殿、萧朝贵的西殿人才最盛。杨、萧是好朋友,萧朝贵死后,西殿大将大都归入东殿。

东殿中,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朱锡琨、黄文金、杨辅清等人都是一等一的大将。但这些人资历很深,加入拜上帝会很早,不大可能归降黑旗军。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杨秀清注意从底层士兵中挖掘人才,东殿中还有一些后起之秀,譬如李秀成、吴如孝、林启容、林绍璋等人。

李秀成、吴如孝都已归降杨烜,在黑旗军中表现优异。林启容、林绍璋此时尚不知名,大概还只是个默默无闻的亲兵。

林启荣善于守城,林绍璋则忠诚勤奋。但林绍璋早年在湘潭战败,破坏西征大局,故杨烜更青睐林启荣。

杨烜想了想,对道:“大哥,我们兄弟一场,自家人不说两家话。太平军强大,大哥英明神武,自当先取金陵。大哥夺了东南,当与满清争夺天下。

“我也会遥奉太平天国旗号,与清妖争夺桂南。咱们遥相呼应,互为支援,让清妖顾此失彼,岂不妙哉?”

杨秀清闻言大喜,夸奖杨烜想的长远。

杨烜趁机说道:“大哥,小弟有个不情之请,不知当讲不当讲。”

杨秀清生出了一丝戒备,问道:“老弟但说无妨。”

杨烜说:“大哥若带兵去金陵,小弟只能去南宁、河内。我们两人相隔遥远,音信难通。大哥何不派个亲信到我黑旗军中,随时为我指点一二,监督我军行动。日后若有急事,也可托他代传音信。”

杨秀清心里长舒一口气。他原本以为,杨烜要提什么过分的要求呢?没想到,杨烜只是请自己加派监军。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这种事,杨秀清求之不得呢。他一高兴,便直接说道:“老弟觉得谁合适,但说无妨。不过,我十分仰赖读书人,像卢贤拔这样的读书人,我一刻也不能离开。”

卢贤拔这样的狗头军师,杨烜才不稀罕呢。他凑过身子,说道:

“大哥,实不相瞒,我之前纳了一个小妾。这小妾出身不好,家庭穷苦,唯有一个亲戚,有大恩于她。这个亲戚名叫林启荣,说是正在大哥账下当差。

“我最近特别喜欢那个小妾,一日不见,就提不起精神。若是大哥允许,请把林启荣派入我军。到时候,我在小妾面前长面子,必能赢得她的芳心。”

杨秀清猥琐地笑了笑,说道:

“老弟,想不到你也是个性情中人。既然老弟与弟妹情深意切,我自然要想方设法成全你。这个林启荣是我麾下的亲兵,我就把他送给老弟,以讨弟妹芳心。”

林启荣是杨秀清的亲兵,为人沉默寡言,做事还算利索。除此之外,他并未给杨秀清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

实际上,林启荣长期担任杨秀清的亲兵,一直默默无闻。直至1853年4月,杨秀清才发现林启荣的才干,擢升他为“土官正将军”。

太平军编制一百零五个将军,将军之上还有上百个指挥、检点、丞相、侯、王。每一级官职,又有数量更多的“职同官”。林启荣想要出人头地,难上又难。

但杨烜知道,此人是太平军名将,尤其善于守城。杨秀清曾派他镇守长江中游重镇九江,湘军大将童添云、塔齐布都折戟九江城下,湘军曾国藩、罗泽南、胡林翼都只能望城兴叹。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