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1850再造中华 > 第146章 智夺昆仑关

1850再造中华 第146章 智夺昆仑关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5:05:21 来源:书海阁

凌晨三时,杨国瑞和手下的黑旗军摸黑起床,凑在一起清点人头。加上杨国瑞,黑旗军共有二十一人。高峰隘关楼上有清军一百一十余人,关楼下有清军三十余人。

敌众我寡,黑旗军又身陷敌营。杨国瑞义无所顾,毅然决定按原计划行事。

高峰隘关楼是砖石结构,所设火炮主要面向南方,防御南宁方向的来敌。自清初至今两百多年,高峰隘未曾发生大的战斗。关楼年久失修,守军员额也一再减少,官兵士气低落。

尽管如此,高峰隘地形得天独厚,仍是一座易守难攻的关卡。

杨国瑞小声说道:“堡垒往往是从内部攻破的。高峰隘外表坚不可摧,其实内部败絮其中。诸位,我们齐心协力,有进无退,给他们来个‘内部开花’、‘虎口掏心’!

“咱们严格按照计划来。一组控制弹药库。二组潜入千总房间,砍杀千总。三组人员最多,分组潜往清军三间通铺,封锁门窗,听令往房间投掷燃烧弹。四组跟着我暗杀哨兵,居中调度。

“各组听我信号,得到信号后再行动,决不能擅自行动。”

说罢,黑旗军们打开白天带来的挑篓,倒出上面的棉布、药材等货物,取掉夹板,底下便是烧夷弹、朴刀。

众人拿过武器,分组行动。

杨国瑞带上三名黑旗军士兵,悄悄来到关楼顶楼。清军在这里设有哨兵。

绿营本有规定,关卡位置紧要,哨兵至多一个时辰就得轮换一次。但高峰隘地势陡峭,绝少有人敢夜闯关门。加上守军人数不多,若是换班太频繁,影响人员休息。

高峰隘守军变通规定,把哨兵站哨时间从一个时辰延长到两个时辰。

太平军兴,上峰从高峰隘抽调兵力围剿太平军,此处兵力更加捉襟见肘。哨兵站哨时长再次从两个时辰延长为四个时辰。

四个时辰就是八个小时,基本就是一晚上了。哨兵当然不可能站四个时辰。他们往往虎头蛇尾,等军官巡夜过后,就钻进房间里睡觉。军官巡夜,也往往挑在一更、二更时候,互不耽误。

绿营的颓废,由此可见一斑。

杨国瑞等人摸在顶楼哨位,一时之间竟未找到哨兵。好在月明星稀,顶楼上又有火把。凑着月光,杨国瑞发现两个哨兵早已在楼顶小阁楼里睡着。

两个黑旗军士兵摸进阁楼,送两个哨兵上了西天。

“叽!叽!”杨国瑞模仿出两声野鸡叫声,意为哨兵已死,各组展开行动。

没多久,两声“咕!咕!”传来,似有斑鸠在叫。这是一组的声音,表示已经控制弹药库。

“啾!啾!”这是二组的声音,表示千总已死。

三组一直没有回音。杨国瑞等得焦躁,只好留下两名黑旗军士兵在顶楼哨位,自己带着一名士兵来到底楼,寻找三组兄弟。

好在并无意外。底楼有三个大房间,都是通铺,睡着绿营官兵。现在已是夏天,绿营兵都贪凉,打开门窗睡觉。

有处房门坏了,关不上门。三组的兄弟仍在想办法封锁门窗。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杨国瑞暗令三组立即行动。

三组得令,不再拘泥于封锁门窗。他们分派人手,每个房间分配四个人。几人几乎同时点烧夷弹,通过窗户向房内大通铺扔去。

烧夷弹里的白磷燃烧剂剧烈燃烧,继而爆炸成数个弹片。白磷燃烧剂也迸射开来,烈焰迅速蔓延,把整个房间照得煞白。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很多绿营兵正在熟睡,却被大火惊醒。等他们从床上跳起时,烈陷已经蔓延至全身。

这种化学燃烧剂燃烧起来极为剧烈,极难扑灭。有些绿营兵妄图扑灭火焰,没想到,他们动作越大,越能带动空气,燃烧越剧烈。

有些绿营兵侥幸躲过燃烧弹,慌不择路向门外奔去。不曾想,前两个房间的房门已被黑旗军封死,他们只有死路一条。

第三间房门损坏,黑旗军无法封门。房间里的清军奔至门口,没想到,黑旗军官兵早已侯在门口,来一个,杀一个。

门口很快就摞起了几个尸体。紧接着,越来越多的清军涌向门口,身上着火的清军也抢了过来,与同袍争夺出路。

清军互相踩踏,拼命往前拥挤。黑旗军士兵挥舞朴刀,手臂酸麻,刀刃都被砍卷了。

与此同时,一组在顶楼放火,向山下的大队人马发出信号。

陆师参谋长陈虹带着一千余名黑旗军精锐,正潜伏在高峰隘下。收到信号,他立即点起兵马,向高峰隘关楼进发。

几乎就在此时,清军昆仑关守军、高峰隘下哨卡也发现了高峰隘的异状。绿营兵常常败不相救,但昆仑关守军同属一协,彼此唇亡齿寒,没有不救之理。

特别是高峰隘下的哨卡,隶属于高峰隘守军,退无可退,要么前往高峰隘增援,要么下山逃命。

不等他们反应过来,黑旗军步兵已经冲了上来。步兵五连连长冯子材曾经游历过昆仑关,此时带领五连担任先锋,直扑绿营哨卡。这处绿营哨兵,原本有三十余人,若能守卫得当,别说冯子材一个连一百人过不来,就是一个营五百人也休想过来。

但这股清军刚刚从睡梦中惊醒,尚处于懵逼状态,武器都拿不稳。

此处哨卡地方狭窄,清军又占据着地利。步兵五连施展不开,一时之间不能得手。

冯子材十分焦躁,大吼一声“藤甲兵跟我来”,左手执藤甲,右手持火枪,直奔清军而去。

藤甲乃广西狼兵特有。这种藤甲使用野藤条精心编织而成,晒干后再浸入桐油,再次晒干后坚硬无比。藤甲十分轻便,可抵御弓箭刀矛等冷兵器,也能在远距离上抵挡火枪铅子。

冯子材也是个天地会前辈,从瑶人手里弄来了二十副藤甲,在五连组建了一支小规模藤甲兵。

连长带着藤甲兵冲在前线,五连官兵士气大增,冒着清军的子弹向前冲锋。

清军居高临下,使用鸟枪射击黑旗军。五连只有六支燧发枪,又向上仰攻,急切间难以还击。好在藤甲具有防护力,鸟枪的射速又慢,黑旗军的伤亡还属可控。

隐约间,冯子材感到肩膀、右臂隐隐作痛,似乎中了铅子。清军的鸟枪,类似于大型霰弹枪,一弹可以射出许多铅子。

冯子材穿着藤甲,自信中弹也不当紧,便咬牙继续向前冲锋。

藤甲兵冲到清军面前,与清军展开白刃战。清军对火器太过依赖,习惯于使用火器与敌人对射,一旦展开白刃战,往往败北。

在两次鸦片战争中,洋人屡次从炮台一侧登陆,绕到炮台背后进攻清军。清军一开始还能使用火枪与洋人对射,一旦洋人展开白刃战,清军纪律全无,迅速溃败。

这一次,清军同样不敢白刃战。五连官兵刚刚靠近哨兵,清军便放弃抵抗,引颈就戮。

天已微亮,冯子材带着五连,继续翻越陡坡,爬到高峰隘。几乎就在此时,昆仑关的清军援军也赶了过来。

杨国瑞会同冯子材,凭借高峰隘天险,顶住清军反攻。

陆师参谋长陈虹也率领大队人马赶到高峰隘。高峰隘北侧几百名清军,正试图仰攻高峰隘。

陈虹喜不自胜,笑道:“咱们进攻昆仑关,就怕清军龟缩不出。如今他们自己过来送死,真是天助我也。”

陈虹大手一挥,指挥黑旗军向清军发起冲击。此时,两军形势完全逆转。黑旗军人多,清军人少。黑旗军在上,清军在下。

黑旗军居高临下,把清军冲得七零八落。清军败兵退回昆仑关,自忖无力守关,便烧毁关楼,向北逃窜。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陈虹这支黑旗军先占高峰隘,再克昆仑关,顺利完成作战任务。

喜欢1850再造中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1850再造中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