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1850再造中华 > 第163章 求亲

1850再造中华 第163章 求亲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5:05:21 来源:书海阁

送走了参加座谈的地主、商人,军政府均田工作培训班也要结业了。学员将从八尺寨出发,奔赴南宁府、太平府各地,大刀阔斧地推动均田工作。

杨烜意犹未尽,和陆师参谋长陈虹谈论起此次培训的事。陈虹最开始是天地会至臻堂的“白扇”,属于从龙之臣。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杨烜曾在广州落难,又被天地会至臻堂堂主排挤。尽管如此,陈虹毅然追随杨烜,堪称是第一个追随杨烜的实力派。至臻堂是杨烜赖以起家的力量,但杨烜能够控制至臻堂,陈虹功劳很大。

所以,杨烜对陈虹特别信任。陈虹忠心耿耿,能力出众,为人谨慎,受到杨烜重用。

两人既是上下级关系,私交也很好,无话不谈。当着陈虹的面,杨烜不禁说出了心里话:

“我们此次搞均田工作培训,取得圆满成功。老兄奔波劳累,功劳自是最大。我担心的不是均田问题,而是发展工商业问题。

“均田工作相对简单,我们有黑旗军,只要发动起贫民,一切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发展工商业就不一样了,要依靠绅商阶层。

“就算绅商们愿意投身工商业,却无章可循,也毫无经验。就算军政府鼓励发展工商业,政府里的实业人才还是太少了。

“但放眼长远,工商业又是非常要紧之事。不大力发展工商业,华夏就没有复兴的希望,就不能追上英法美列强。”

陈虹并不懂工商业,不便对此评论,说道:

“大元帅,你常说一句话,我一直记在心里,‘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艰,做则必成’。发展工商业不像均田免赋,不能一蹴而就。只要咱们坚持不懈,一定可以成功。”

杨烜点点头,叹道:“咱们避实就虚,从广东来到广西,在南宁建立根据地。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但广东海商较多,工商业基础很好,十三行商富甲天下。

“要是咱们能打到广州,争取广东海商的支持,事情就好多办多了!广东海商资财雄厚,有魄力,有见识,一定会积极响应我们,大办实业!”

陈虹思索片刻,说道:“大元帅说得在理。只是,咱们刚刚在桂南站稳脚跟,理应集中精力建设根据地。不久之后,清军必会派兵反攻南宁。

“咱们应该以逸待劳,先打败这波清军。再让太平军与清军争夺东南,我们坐等局势大变,才好出兵广东,夺取广州。”

这番论调,早已在黑旗军高层里取得了共识,本没什么新意。陈虹这样说,只是在提醒杨烜此时不宜冒进广东。

杨烜心里却有了新的主意。他凑过身子,对陈虹说道:“我有一番心里话,要征询一下你的意见。此事只对你一人讲,你埋在心里就好,不要跟其他人说。”

陈虹见杨烜说得郑重,便谨慎地关紧门窗。看样子,杨烜所说非同小可。陈虹感到一丝压力,也为杨烜的特殊信任而高兴。

杨烜小声说道:“最近,常有人过来给我说亲,我都不满意。我是大元帅,你是陆师参谋长,像我们这样的人,即便要娶亲,也要顾着黑旗军的大局。”

陈虹心跳加快了。他早年读过书,结过婚。但迫于生计,陈虹不得不外出广州讨生活,妻子也因病离世。

最近,陈虹看中了一个士绅家的小姐。但那士绅有些来头,原是南宁府的学官。陈虹心里有些顾忌,担心此举会引起同僚反对,因为他要娶的是个旧官僚的女儿。

暨南军政府已经发布施政纲领,提倡男女平等,规定一夫一妻,禁止军民蓄妾。

但军政府初建,尚无精力顾及一夫一妻的事。实际上,在一夫一妻问题上,黑旗军施行的是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有绅商妻妾成群,小妾亦跟惯了他,军政府自然也不便强制拆散他们。

即便绅民抢在政令发布后蓄妾,军政府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实行一夫一妻,只是一个姿态,表明军政府是一个文明开化的、男女平等的新政府。

等教育大普及、工商业大发展后,军政府才有余力强行禁止蓄妾,百姓才会自觉遵守一夫一妻。

但是,黑旗军的官兵、军政府的官吏,是严禁蓄妾的。对于已有多个妻妾的官兵、官吏,黑旗军亦鼓励他们遣散其他小妾,只留正妻一人。

杨烜的话暗有所指,似乎反对陈虹娶旧学官的女儿。他不禁十分气恼:必是有人在杨烜面前搬弄是非,十有**是总司令部敌工处的人。

却听杨烜说道:“我也到成家的年纪了。听说广州十三行首伍崇曜有个女儿,是个特立独行的奇女子,上过教会学校,出过洋,至今没有嫁人。你在广州混过多年,可曾听说过她?要是我向她求亲,是否可行?”

陈虹恍然大悟,原来杨烜说的是这事。他思索片刻,笑道:

“她确实是个奇女子,名叫伍菡。今年掐指一算,应该有二十一岁了,比大帅小一岁。据说她特别喜欢荷花,自己不顾父母反对,改名为菡。“她的奇,早就在广州出了名。譬方说,她公开声称,自己最讨厌凡夫俗子。要是所遇非人,她宁愿一人老死,也不要嫁给自己不喜欢的人。

“她确实出过洋。伍家乃十三行首,掌管怡和行,很多洋行都要巴结她家。伍崇曜非常宠爱女儿,经不住伍菡再三央求,让她出过一次洋,据说一直漂到新加坡。

“至于上教会学校的事,似乎不大可能。因为洋人的教会学校设在香港、澳门,伍菡不大可能跑到香港、澳门上学去。

“不过,她确实会说洋语。伍崇曜号称擅长洋务,会说洋语,其实不如伍菡。我曾亲眼见到伍菡陪伍崇曜登上洋船,与英**官交涉。伍菡在一旁侍立,俨然就是翻译。

“因为她特立独行,又与洋人来往,便不被时人喜欢。别说世家大族不敢娶她,就连普通行商也不敢娶她,生怕娶了个王熙凤。”

王熙凤?难道她还很有手段?

看杨烜一脸惊讶,陈虹接着说:“不错,伍菡确实有几分像王熙凤,为人精明强干,极有见识。据说她十几岁时,老浩官伍秉鉴就很喜欢她。说她要是个男子,定会比伍秉鉴出色。”

在伍秉鉴手里,伍家的事业趋于顶峰。伍秉鉴一人垄断了整个华夏的茶叶出口贸易,是公认的全球首富。

据估计,1834年,伍秉鉴资产达到2600万两白银。他在美国投资了大量的铁路、股票,还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最大债权人。

当时,英国东印度公司可不纯粹是个公司,而是一个政治实体,统治了印度、孟加拉等地。

但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人逼迫华夏开放五口通商。广州十三行失去贸易特权,也开始逐渐没落了。

伍崇曜才能不如伍秉鉴,只能守成,不能创新。尽管如此,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伍家仍是华夏首富,在全球资产也能排得上号。

杨烜想娶伍菡,除了看重伍菡是个奇女子外,自然也想拉近军政府与绅商的关系,进而获得商人阶层的支持。

但是,商人在华夏一直没有地位。伍秉鉴是世界首富,很得洋人尊敬,却被满清官府当成尿壶,随意凌辱。

据统计,从1800年到1843年,伍氏家族先后自愿或被迫捐出了1600万两白银,这还不包括各种私底下的贿赂及送礼。伍秉鉴晚年,甚至萌生出移民美国的想法。

在时人眼里,杨烜乃杨遇春的嫡孙,娶妻当娶贵族、官绅之女,如此方能门当户对。

杨烜若娶伍菡,也能向世人传达出两个积极的信号:娶十三行商的女儿,意味着军政府铁了心要发展工商业;娶一个奇女子,意味着军政府真的追求男女平等。

陈虹十分精明,自然明白杨烜的用意,说道:“大元帅娶伍菡,我觉得挺好。只是听说伍崇曜见识一般,胆子又小,恐怕不敢把女儿嫁给大元帅。”

杨烜笑笑,说道:“陈虹,你都是陆师参谋长了,做事何必瞻前顾后。非常之人,当行非常之事。我要娶伍菡,自然不必经过伍崇曜的同意。

“我打算直接写一封密信,让人亲手递给伍菡。若她真是个奇女子,必知道我不是凡夫俗子,必会抛弃一切,前来南宁找我。若她徒有虚名,这事也就算了。”

黑旗军大闹广州时,杨烜曾与伍菡的弟弟伍德彝有过一面之缘。敌工处的特工神通广大,递信给伍菡、接应伍菡来邕自然不在话下。

杨烜说得轻松,但这事毕竟是婚嫁大事,关系一生幸福、两人名誉。

陈虹思索片刻,觉得此事可行,鼓励杨烜向伍菡求亲。

杨烜很高兴,把此事拜托给陈虹。这种事情比较隐秘,成功之前不便声张。陈虹乃杨烜心腹,在军中威望很高,由他代为执行,最是合适不过。

最后,杨烜也说道:“老兄,我听说你想娶学官的女儿为妻。你既然相中她了,又能团结旧官僚,何不尽快出手呢?”

陈虹笑笑,有些不好意思,说道:“等忙完这一阵再说。”

喜欢1850再造中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1850再造中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