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1850再造中华 > 第176章 钢铁厂

1850再造中华 第176章 钢铁厂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5:05:21 来源:书海阁

蒸汽战舰使用明轮驱动,虽然传动效率不高,却仍比风帆船快得多。

首发&:塔>-读小说

杨烜等人早上从八尺寨出发,中午便到了新宁州,靠泊在新宁实业公司钢铁厂码头旁。

钢铁厂是大型工厂,除了需要消耗巨量铁矿、煤炭等原材料,还要耗费大量的白云石、萤石等辅料。

因此,钢铁厂通常选址在交通便捷、靠近矿藏的地方。

新宁州正是这样一处地方。南宁府新宁州,既今之崇左市扶绥县。它濒临西江,境内有扶绥矿区,铁矿、煤矿品质较好,易于开采,又有白云石矿,是建立钢铁厂的不二之选。

钢铁厂厂长名叫唐廷枢,广东香山人,原是广州洋行的买办,时年20岁。

历史上,唐廷枢是华夏第一位近代企业家、着名的民族实业家和慈善家、华夏近代工业化先驱、华夏近代工业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晚清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一生创办企业达47家,在中国近代经济史上创造了许多个第一:

第一家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第一家机械煤矿(开平煤矿)、第一家保险公司(仁和保险公司)、第一条自建铁路(唐胥铁路)、第一台自产火车、第一家水泥厂(唐山细棉土厂)、第一家机器棉纺厂、第一口油井、第一条电报线……

唐廷枢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主要得益于李鸿章的提携。如果说李鸿章是晚清洋务运动的旗手,唐廷枢就是洋务运动的具体操盘手,也是李鸿章手下最为得力的洋务干将。

但李鸿章靠淮军起家,直至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才开始在恭亲王奕?的支持下办理洋务。

首发&:塔>-读小说

1873年,唐廷枢离开怡行洋行,投入李鸿章麾下,担任轮船招商局总办。

在此之前,唐廷枢一直在洋行做买办。他的才能也得到了洋人的认可,一路升至怡和洋行总买办。

而怡和洋行是晚清最大的洋行,曾大力开发香港,史上有“未有香港,先有怡和”之说。

作为一名穿越者,杨烜深知唐廷枢的重要性,派敌工处的特工到广州寻访唐廷枢。此时的唐廷枢,刚进洋行当学徒,只是个见习文员。

黑旗军威名远播,连洋人都甘愿为之效力。杨烜开出了优厚的条件,唐廷枢也颇为心动,来到新宁州出任新兴公司钢铁厂厂长。

唐廷枢已在码头上等候多时。他注意到,杨烜身后跟着一个很眼熟的女人,与伍崇曜的女儿长得神似。

只是,伍涵一向衣着华丽、冷若冰霜,眼前这个女人却穿着朴素,神态平和。

伍涵却从未注意过唐廷枢。毕竟,在此之前,他只是洋行里最低级的见习文员,而伍涵则是十三行首的千金。即便是洋行老板,也要对她客气三分。

杨烜和唐廷枢见过几面,非常赏识唐廷枢的才情。此刻,他们寒暄一番,便直奔钢铁厂试验炉而去。

码头处堆了许多铁矿石、焦炭,但钢铁厂内尚未正式开始炼钢。唐廷枢解释说: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大元帅,我们已经试制钢铁成功。经检验,所产钢铁的韧度、强度都有很大提升,质量明显优于西洋的锻铁。

“目前,我们有一座试验炉,仍在不停实验,试图改进完善炼钢工艺,探索最佳炉料配比。另外,工人正在抢修高炉,日夜不息,力争在春节上投产,炼出第一炉钢水。”

锻铁是一种介于熟铁、钢铁的材料,含硫、含炭量高于钢铁、低于熟铁。

正是凭借着锻铁技术,洋人可以铸成价格更便宜、重量更轻便、质量更可靠的火炮,把满清老大帝国打得满地找牙。

有了钢铁技术,黑旗军就能在火炮技术上实现突破,反超洋人。

杨烜自然要勉励唐廷枢一番。顺着他手指方向,杨烜分明看到,远处的空地上聚集了数百名工人。在他们的努力下,两座高炉拔地而起,已经初显轮廓。

杨烜与伍涵相视一笑,伍涵尤其感到好奇。华夏传统炼钢,效率极其低下,只能先炼出熟铁,再利用铁匠反复锤打。

这种“百炼”钢成型时已经坚硬,没法铸炮,只能制作上好的刀剑。

即便华夏有“灌钢”法,效率较“百炼”法高,炼出的钢铁仍然不及西方的锻铁。

在伍涵的印象里,西方文明先进,技术更是遥遥领先。现在,唐廷枢声称钢铁厂所炼钢铁优于西方的锻铁,伍涵不免有些将信将疑,盼着一睹为快。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众人来到试验炉前。这座试验炉有两座炉子,一座为竖炉,一座为转炉,竖炉较高较大,转炉略矮略小,彼此可以连通。

竖炉也不大,高度不到两米,容积不足两立方。唐廷枢一声令下,工人按照测量好的比例,往竖炉中依次加入捡选过的铁矿石、焦炭、白云石、莹石。

铁矿石、焦炭是炼铁原材料,白云石、莹石是溶剂。竖炉内开始生火,鼓风机也呼呼地吹了起来。

这一步,并没什么新鲜的地方。不管是洋人,还是华人,目前都按这种办法冶炼生铁。只不过,钢铁厂这边用了焦炭、蒸汽鼓风机。华人主要用木炭、手动鼓风机。

没过多久,一股热浪袭来。在场众人再无寒意,甚至热得冒出汗来。

焦炭的热值远高于木炭。蒸汽鼓风机相比手动鼓风机,可以鼓入更多的空气,促使竖炉内的反应更为剧烈。

唐廷枢害怕出意外,把杨烜和伍涵让至一边。

杨烜问道:“如果高炉投产后,每月可产钢多少?”

唐廷枢思索片刻,应道:“每月产钢两百吨,问题应该不大。”

塔读@

杨烜并不满意。华夏炼铁效率低,往往用斤计算铁产量。但在工业时代,钢铁产量往往用万吨计算。每月产钢两百吨,就是0.02万吨,简直就是少得可怜。

根据在建高炉规模,杨烜可以确认,唐廷枢并未认识到“碱性底吹空气转炉炼钢法”的巨大潜力。他的估算明显保守了。

在“碱性底吹空气转炉炼钢法”中,竖炉主要用来冶炼生铁,需要把铁矿石炼成生铁铁水,费时较长。

恰是中午时间,唐廷枢带杨烜等人吃饭,待下午再过来观摩铁水变钢。届时,枪炮厂亦会来人,现场铸炮,检验钢铁可靠性。

喜欢1850再造中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1850再造中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