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1850再造中华 > 第179章 铅室法试制硫酸

1850再造中华 第179章 铅室法试制硫酸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5:05:21 来源:书海阁

要大规模制造无烟火药,就得大规模制造浓硫酸、浓硝酸两大原材料。浓硫酸沸点高于浓硝酸,可以用浓硫酸制造浓硝酸。

因此,工业制造无烟火药的关键,在于工业制造浓硫酸。幸运的是,华夏早在东汉时就已会制造硫酸,西方更已掌握了工业制造硫酸的工艺。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铅室法。

铅室法制造硫酸,源于18世纪初。1746年,英国人j.·罗巴克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铅室法制造硫酸的工厂。至十九世纪五十年代,铅室法生产硫硫酸的工艺已经臻于完善。

硫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所需设备需要铅制,故称为铅室法。

铅室法下,工人需在铅室内加入硫磺和硝石,再加少量水,然后点火反应生成硫酸。不断重复这个过程,最终获得一定浓度的硫酸。

从工业角度看,铅室法是一种间歇性的生产过程。工人点燃硫磺与硝石后,已经开始生产硫酸。但与此同时,又得不停地投加硫磺与硝石、点火、转移硫酸制品。

这些操作浪费时间,增加人工劳动,设备产能还低。早期的铅室法动辄几百个铅室,但产量却并不高。

各国都在积极改进铅室法,到十九世纪中期,铅室法已经相当完善。一百多年来,铅室法都是唯一的工业生产硫酸的方法。

但到十九世纪中期,西方第一次工业革命进入尾声,各国工业发展遇到瓶颈。

硫酸堪称是最重要的化工产品,生产效率一直提高不上去。欧洲科技界、工业界都在积极探索改进铅室法,发明更为有效的硫酸生产办法。

法国科学家盖尹·吕萨克最先提出在铅室上加装一个吸收塔,又被称为盖尹·吕萨克塔。塔内填料可以提供一个巨大表面,气体和液体得以充分接触,强化扩散和吸收过程,使得硫酸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也大大减少了铅室数量。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塔式法。

但盖尹·吕萨克塔没有解决氮氧化物的吸收问题,而氮氧化物正是生产硫酸的催化剂。要想源源不断地生产硫酸,必须解决氮氧化物的吸收问题,使氮氧化物循环存在于硫酸反应塔内,成为事实上的催化剂。

1850年,盖尹·吕萨克去世。1859年,英国管道工人科洛弗改进了盖尹·吕萨克塔,解决了氮氧化物的吸收问题。这种改进后的反应塔又被称为科洛弗塔。而科洛弗塔并不复杂,只是更为巧妙而已。

至此,硫酸工业生产工艺实现突破,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到十九世纪末期,欧洲硫酸年产量已经高达数百万吨。

华夏第一座铅室法硫酸生产线诞生于1874年的江南制造总局,每日产量两吨。1918年,汉阳兵工厂第一次开始使用塔式法生产硫酸。

但铅室法一直是华夏生产硫酸的重要办法。直至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苏联大规模援建华夏工业,铅室法才最终从华夏大地上销声匿迹。

杨烜耗资两万两白银,从英国订购了一条铅室生产线。按照英国人的设计,这条生产线每天可生产一吨浓硫酸。这条铅室生产线,仍是最普通的硫酸生产线。

杨烜准备在铅室上加装科洛弗塔,探索使用塔式法制造硫酸。眼见廖坤正为硫酸问题发愁,杨烜说道:

“按照我们的土办法,是不能大规模生产硫酸的。我之前向你说过的铅室法生产硫酸,你可曾试验成功了?”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廖坤不敢怠慢,对道:“铅室法难度不大,主要是需要铅原料做硫酸反应室。但我们已经克服困难,试验成功了。”

杨烜来了兴趣,就要亲眼过去看看。

廖坤解释说:“用铅室法生产浓硫酸,效率确实高于华夏传统的硫酸作坊。但硫酸产量大了,生产过程中存在很多难闻的气体,对人体亦有损害。

“很多工人的皮肤都被熏黄了,在现场亦咳嗽得厉害。大元帅身份尊贵,似乎不宜屈尊过去。您请放心,我们弹药厂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待。只等铅室法生产线到位,我们就能生产出硫酸,进而生产出无烟火药。”

杨烜穿越前也是个工科大学生,对硫酸化学反应自然知情,深知其中含有大量的硫、硝、氮氧化物,都是有毒物质。

但工人能冒着毒气干活,自己就不能过去看一眼吗?他凄然一笑,说道:

“不要紧的。我们军政府主张人人平等,工人整天与硫酸打交道,深受其害。我过去看望一下,对他们也是一种安慰。”

杨烜本不愿让伍涵跟过去,但伍涵调皮的说:

“我借钱给你搞实业,哪知道你有没有把钱用到正事上?哪知道你有没有背地里偷我的钱?弹药厂办得怎么样,我要过去亲眼瞧瞧。”

伍涵这次来南宁,带来了三十一万两银票。这对杨烜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伍涵也非常康慨,直接借给杨烜三十万两银票,自己只留下一万银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既然这样,杨烜便跟随廖坤,来到弹药厂硫酸试验场。

为了方便通风,硫酸试验场建在露天场地上,搭起了一个简易的铅室生产装置。为了提高硫酸产量,弹药厂共制成了五个铅室,每个铅室容积两立方左右。

正如廖坤所说,铅室法生产硫酸固然提高了生产效率,但也生成了更多的有毒物质。

杨烜等人还没靠近铅室,就闻到一股难闻的气味。华夏生产工艺落后,所造铅室并不精密,容易逸出有毒气体。

尽管这样,杨烜还是强忍不适,来到一处铅室旁。

工人知道廖坤是个大人物,却不知杨烜的身份。看廖坤对他毕恭毕敬的样子,便知杨烜是个更大的人物。

廖坤对工人们说道:“各位兄弟,大元帅来看你们了。”

工人们这才知道,竟是杨烜亲自来了,不免欣喜若狂。

杨烜伸手和他们握手,工人们却局促不安,用衣服擦拭了很多遍手,还是不敢和杨烜握手。

杨烜笑笑,主动握住一个工人的手。他的手实在是太粗糙了,又被硫磺、硝石等原材料熏得蜡黄。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杨烜心有不忍,对他说道:“老表,你在弹药厂里做工,真是辛苦了。”

那工人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倒是旁边有个工头模样的人,看起来十分机灵,替他答道:

“大元帅,我们不辛苦。厂里管我们吃,管我们住,每个月还给我们一两银钱,我们很知足。”

廖坤在一旁介绍说,这些工人少部分来自兵工厂,大都是附近硫矿、硝矿里的工人。说话的工人,正是一处硫矿的矿头,被弹药厂选作铅室法生产一班班长。

那班长一脸赤诚,说道:“大元帅,以前我们在满清官府硫矿里做工,一年来累死累活,吃不饱、穿不暖,也赚不了几个子儿。

“工人处境悲惨,常常被硫磺、硝石所伤,简直连佃农都不如,不断逃亡。朝廷虽然废除了匠籍制度,但下面工人逃亡,地方官府仍然逼迫我们做工,却不给我们待遇。

“还是军政府好,管我们吃、穿、住,还给我们银钱。这是天大的好事,我们做梦都想不到,此生还能有这等福份。大元帅放心,我们弹药厂工人一定用心做工,为黑旗军生产合格的产品。”

满清重农抑商,并不鼓励地方开发工矿。地方上没有工业,只有手工业,生产方式落后,矿主往往百般欺压工人。工人收入很低,工作条件又十分险恶。所以,满清工矿矛盾非常突出,不时有矿丁发动起义。

清廷无力解决这些矛盾,只得百般抑止工矿手工业,为此设置了严格的开矿条件、强行压低产品价格。

特别是硫矿、硝矿,涉及到火药生产,关系到地方稳固。朝廷强行压低火药价格,方便清军采购,抑止地方制造火药的积极性。

最后,一切成本都转嫁到矿工手上,使得当时的硫矿、硝矿工人处境极为悲惨。

除此之外,烧瓷器的窑户,挖煤的煤黑子,还有开采金银铜铁金属矿的矿工们,无不如此。

新宁公司弹药厂只需稍微提高一下矿工待遇,就能使工人们感恩戴德。杨烜心情沉重,忍不住暗自感叹:

华夏百姓吃苦耐劳,实在是太温顺,太容易满足了。他们如此辛苦,工作条件如此恶劣,理应获得更多的报酬。军政府主张为民谋利,理应让工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他让廖坤找来几个矿工代表,询问工人有何诉求。工人们老实本分,对现状很满足,并不愿给工厂添麻烦。只有一个工人壮着胆子提出建议,说制造硫酸有害身体健康,看工厂能不能帮忙看病。

杨烜当即表示,要弹药厂负责为硫酸生产线工人免费看病,并提高工人伙食标准。

廖坤应命,工人振奋不已。

喜欢1850再造中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1850再造中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