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1850再造中华 > 第18章 王师爷议论时弊

1850再造中华 第18章 王师爷议论时弊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5:05:21 来源:书海阁

杨烜攻占三水县城后,除了募兵和筹建水营,还有一件至关重要的大事:筹饷。

堂主殷正拨给他了二百四十两银子,早就所剩无几。为了鼓舞士气,杨烜又公开承诺,作战者有赏,杀敌者有赏。

除此之外,要购买枪炮火药,要筹措帐篷、被服、旗帜等物资,样样都得花钱。

筹饷这件事,杨烜让刘旻虎具体负责。刘旻虎在至臻堂内负责经营仁发药铺,具有一定的财务经验。

至臻堂进入三水县城后,刘旻虎兴冲冲地打开县衙银库。他惊讶地发现:银库内只有八百四十二两白银、七十三吊铜钱!

这三水县城地处西江、北江、绥江三江交汇处,境内有肥沃的冲积平原,商路发达,算是广州府内的大县、富县。

堂堂三水县衙,怎么穷得只剩九百两银子呢!

杨烜闻言,又惊又气,抓到县衙内的师爷询问缘故。那师爷吓得浑身打筛子,哆哆嗦嗦地说不出话来。

刘旻虎递了杯茶给他压惊,说道:“王师爷,你是三水县的钱谷师爷,刘知县对你很是仰赖呢!你无需害怕,知道什么就讲什么!我们不会为难你,你要说得在理,我们还要奖赏你呢!”

王师爷被迫接了茶水,却不敢喝,犹豫地说道:“两位大帅,不是小的隐瞒,也不是知县窝藏了银子。如今的三水县,真的只剩这点银子了。”

身份证-

杨烜和刘旻虎面面相觑。他们巧取三水县城,颇为出敌不意。三水县内的知县、绿营把总等官员侥幸得脱,但银子是跑不掉的。至臻堂战兵冲入县衙银库时,库门完整,也没人趁机抢劫银库。

王师爷所说,却是实情。他见杨烜等人面目和善,不像是一般的劫匪,便壮着胆喝了口茶水,稳住了心神,然后缓缓说道:

“老位大帅,县衙缺钱,这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咱们三水县的钱粮,最重要的便是田赋。近些年,人口增长甚多,土地却不增加。

“百姓日益贫困,地主豪绅趁机兼并土地。这些地主大多都有功名在身,有的是考的,有的是买的。他们与各级官府、在职官员关系密切,千方百计逃避田赋。

“本朝田赋定得很轻,每亩地只收十分之一。地主收租却非常重,三水县的田租普遍在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七十。

“所以,你们看,三水县虽然土地肥沃,农民负担也很重。问题是,土地收成大头都被地主豪绅占去了,官府并未吃到好处。”

这个问题,杨烜在史书上看过。甲午战争时,日本和中国一样,经济结构都以小农经济为主,各自刚建成了一部分民族工业。

论经济实力,日本并不如满清。但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建立了现代政府组织,可以从有限的经济中汲取更多的财力,可以动员全国的力量支持战争。

在当时,世界主流舆论都认为满清乃东亚霸主,日本不自量力挑战满清,无异于蛇吞象。

然而,战争的结局却令世人大跌眼镜。日本赌上国运,以蕞尔小国战胜了庞然大物般的满清。

口口五六37四三陆七伍

听了钱谷师爷的话,杨烜对满清农村弊病有了更深的认识。

华夏人口众多,地大物博,即便以小农经济为主,仍然蕴藏着丰厚的财力。

问题是:满清的财力都被地主霸占了,官府并未占到好处。地主盘剥农民,农民走投无路、起而造反,官府反过头来还要给地主擦屁股。

杨烜不由自主地想到了一个词语:“均田”。实际上,历朝开国之初,都会进行某种程度的“均田”,或称之为“授田”。

“均田”也好,“授田”也好,本质上都是把全国土地重新分配,使广大失地农民得到土地,以减小社会矛盾。

在封建社会,农民是最大的人口群体,农业是国家基础。解决了土地问题,就能得到农民支持,就能获得问鼎天下的潜力。

杨烜受此启发,心里已然有了主意。他不动声色,问道:

“三水县地处水陆要冲,商旅往来频繁。官府在城外设有税卡,抽取商税。三水县衙也算是本地地头蛇,难道不能截留一部分商税吗?”

王师爷哭笑一下,说道:“大帅有所不知。三水城外的税卡属于粤海关。五口通商前,全国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粤海关一家独大,税收丰厚。

“然而,粤海关直属内务府,所收税款全部提交皇上,是皇上的私房钱。别说三水县无权截留税款,就是两广总督、广州总督这样的一品大员,也丝毫不敢打粤海关的主意。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这几年,五口通商,粤海关税收大减。海盗、会匪,不不不,是天地会的英雄。天地会英雄纵横两广,粤海关的收入更受影响。”

杨烜暗自摇头,如今国事糜烂,满清弊政太深,已经无药可救了。不破不立,或许,自己选择造反是正确的。

那王师爷放开了胆量,继续说道:“历来整理财政,无外乎开源节流。就开源这一块,官府巧立名目,增加‘火耗’、‘平余’、‘盐税’、‘茶税’、‘矿税’、‘酒税’等税种,本来是一时应急的,现在都成定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但这些税种所得税金有限,并不足以改善财政困境。譬如盐税,有盐税便有盐枭随之而起,贩卖私盐,与官府争利。”

杨烜知道,晚清之所以又苟延残喘了六十年,与财税的增加不无关系。日后,晚清财税除田赋之外,又增加了厘金、关税两大税种。

厘金养活了地方,支撑湘军、淮军剿灭太平军、捻军。关税养活了中央,使清廷办起了洋务,建起了新军。

刘旻虎听得投入,问道:“开源呢?有什么名头?”

王师爷尴尬地笑了笑,说道:“想开源?这是不可能的。两位大帅知道三水县衙的最大开支是什么吗?您一定想不到,是养活各级胥吏。

“按理说,三水县衙只有县令、县丞、典史三个官员有编制。加上绿营兵、巡检司,也不过六十多人,所有人全年俸禄加起来还不到一千两白银。

“实际上,三水县有各级胥吏多少人呢?说起来您可能不信,足有一千四百多人!这一千四百多人里有师爷、巡捕、牢头……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胥吏名目众多,却不能轻易裁撤。为什么呢?本朝以例治国,凡事都要留下案宗。遇事不解,就要翻阅案宗,寻找可供参考的前例。

“有些官员没有担当,有些官员文官出身,不懂政事,屁大点儿事都不敢作主,非要把案卷翻个水落石出不可。这就意味着,胥吏必不可少。”

凡事要循前例,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强大的惯性。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晚清改革那么难,为什么办理洋务会受到那么大的阻力。

杨烜见这师爷见识不凡,便对他有了好感,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王师爷继续说道:“县衙的钱养活完胥吏后,已经所剩无几。遇到民变、灾荒,历任知县无钱办事,束手无策。现在皇上年迈,各级官府只想粉饰太平。这局势,就这样一天天变乱了。”

杨烜笑笑,对王师爷说道:“王师爷,你对钱粮之事倒是门清,比那些颟顸无能的官员强多了。不知你有没有兴趣加入我们至臻堂?”

王师爷露出惊恐的神色,慌忙说道:“大帅,小的是绍兴人,上有老下有小……”

刘旻虎轻蔑地笑了笑,说道:“怕什么!你有什么老小,我们派人去绍兴接过来就是了。”

强扭的瓜不甜。况且,杨烜并不缺钱谷师爷,缺的是有才略的、愿意追随自己的人才。

杨烜制止住刘旻虎,说道:“算啦,人各有志。王师爷,我也不为难你。只是,我们此番进入三水城,要筹饷,要招募人才。你熟悉三水城的情况,此事还需你的帮忙。

“譬如,城里哪些缙绅有钱,哪些商铺有钱,哪些人有才略,可能会参加天地会。你要一一列出来,为我们指点明白。事成之后,我会重重赏你。

“此事会办得很机密,你无需担心被其他人报复。”

王师爷额头冒汗,对道:“大帅放心,我一定尽心办好这件事。”

喜欢1850再造中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1850再造中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