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1850再造中华 > 第195章 岑镇南轻敌冒进

1850再造中华 第195章 岑镇南轻敌冒进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5:05:21 来源:书海阁

黑旗军进入泗城府,感到越来越吃力。原因是多方面的:

泗城府距离南宁最远,黑旗军在此缺少影响力;右江上游通航条件差,黑旗军后勤压力增大;此地曾是岑氏土司统治中心,民姓大多畏服岑氏……

对于泗城府,陈虹依然采取直捣黄龙的策略,集中兵力进攻泗城府城。

封建时代打仗,城池的得失至关重要。彼时,皇权不下乡,县为最低一级政权,县城则为一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只要夺下县城,往往就能控制一县之地。

所以,有清一代,格外重视一城一地之得失。上至巡抚,下至知县,皆有守土之责。城池一旦有失,主官照例都要殉节。如果主官弃城逃跑,事后被抓到也要斩首,最起码也要流放。

泗城府城,也是凌云县城,是整个泗城府的统治中心。只要黑旗军夺下泗城府城,就能有效瓦解清朝在泗城的统治。

黑旗军攻破了镇安、思恩两府,泗城府的清军自然不敢怠慢。这一次,清军难得硬气了一回,在城外布置了兵力。

泗城府位于右江支流泗河上游。泗河上游通航条件很差,黑旗军乘船抵达皈乐墟,便弃船上岸,走陆路进攻泗城。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岑镇南率领四营五百人马作先锋。自西征以来,黑旗军战事总体比较顺利,岑镇南未免有些轻敌,想抢在天黑之前到达泗城。

正是上午时分,岑镇南骑一匹高头大马,志得意满,直望泗城府而去。

走到城东十五里处,前方隐约出现枪炮声。岑镇南警觉起来,拿起望远镜仔细观察。黑旗军目前所处地形较为开阔,前方有一道小山冈,正好挡住望远镜的视线。

枪炮声正来自小山冈的后面。

不多久,几骑骑兵从小山冈方向急驰而来。

岑镇南认出来了,他们是营尖刀排,负责在前面开路。看他们的样子颇为狼狈,必是遭遇了敌人。岑镇南下令停止行军,收缩队伍,保持警戒。

果然,那几员骑兵驰马来到岑镇长跟前,浑身带着血污。一个老兵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

“营长,大事不好了,尖刀排遇到了伏兵,全军覆没了。排长已经战死,只有我们五个人逃了出来!”

岑镇南大惊,问道:“说清楚点!敌人离我们多远?有多少人?”

那老兵一把老泪流了下来,说道:“敌人离我们只有一里了,本来埋伏在山冈外围。我们尖刀排过去时,受到伏兵包围,人数至少得有一两千人。”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到底是一千还是两千?岑镇南正要发火,一想这老兵死里逃生,一定跑得匆忙,估计也看不清楚。他强压怒火,思考应对之策。

敌众我寡,敌高我低。为慎重计,前锋理应撤军,与主力汇合。但岑镇南自认为黑旗军可以一敌多,决心就地固守,决不撤退。

得亏是尖刀排给力,及时发现了清军伏兵。要不然,全营一旦中伏,凶多吉少。

现在,敌人既已暴露,干脆和他们硬碰硬,给尖刀排的兄弟报仇。

岑镇南想到这里,毅然下令摆开阵形,准备迎战清军,又派出通信兵向主力传信,向主力通报敌情。副营长带着几个侦察兵,准备越过山冈侦察敌情。

他们还没冲到山冈处,敌军便开了过来。战马扬起了灰尘,遍布整个山冈。灰尘中,清军旗帜若隐若现,似有千军万马。

自西征以来,黑旗军所向无敌。清军往往龟缩城内,从来不敢出城迎战。这一次,他们却敢出城十五里野战,颇出黑旗军的意料。

敌人漫山遍野,居高临下。而岑镇南这支黑旗军,只有五百多人马,有一半都是新兵。

岑镇南见新兵心生胆怯,大声喝道:“兄弟们,黑旗军西征至今,从未吃过败仗。眼前敌军虽多,不过虚张声势,决非我军对手。

“所有人听我命令,不得擅自行动。临阵脱逃者斩,擅自出击者斩,不奉军令者斩。今日之事,不成功则成仁。我们步兵四营,生则同生,死则同死,断无临阵脱逃的道理!”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说罢,岑镇南骑马在队伍前后来回巡视,不断鼓舞士气。各连连长也都自觉地来到队伍前面,带头等待敌军冲击。

军官挺身在前,军心方才安定下来。

不多时,敌军大队人马齐聚山冈处,乌压压一片,人马不下两千。

他们见黑旗军人少,发出进攻信号。骑兵在前,一马当先。步兵在后,手持各式武器。

这肯定不是清朝正规军。八旗、绿营都非常依赖火器,火器装备率超过百分之七十,临阵打仗时,往往拼命施放火枪火炮。

这种惊人的火器普及率,甚至超过了很多民国时期的军阀军队,也是清军早期无往不胜的重要原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眼前这支清军,并不使用火器,直接发起了骑兵冲击。这种打法非常罕见,只见于八旗精锐骑兵。但桂西没有八旗,这种打法只能是土司兵。

果然,岑镇南从望远镜里看到不少绣有岑、韦、覃、莫等姓氏的旗帜。岑、韦、覃、莫皆是桂西一带的土司姓氏。

这支两千多人的伏兵,必是土司兵无疑。

敌军越来越近,马蹄声越来越响,地面似乎都在微微颤抖。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岑镇南强作镇定,心脏呯呯作响。营参谋手持望远镜,目不转睛地盯着敌军前锋。透过望远镜里的距离刻度,他持续喊道:

“敌军距我400米!350米!300米!250米!”

即便黑旗军非常重视火器,步兵四营也只装备有十二门洋铁炮,重量在八百斤至四百斤不等。为了最大限度地杀伤敌人,岑镇南已经下令全部装填铅子弹,使用最大装药。

这种铅子弹,有效射程可达200米,每发弹可装四五十枚铅子。

直到营参谋喊出“200米”,岑镇南才最终下令:“开炮!”

炮兵早已等候多时,十二门火炮依次开炮,几百颗铅子夺膛而出,形成一道宽阔的扇形杀伤面。

铅子弹所到之处,土司兵人仰马翻。但土司兵人多,不乏亡命之徒,继续向黑旗军发起冲锋。

前膛火炮射速较慢,为弥补两次炮击之间的火力缺失,岑镇南下令火枪兵开火。这也是黑旗军《步兵操典》里的规定。

正常情况下,走完200米的距离,骑兵只需十几秒钟,步兵只需一分钟。炮兵使用前膛装药,需要擦洗炮膛,是无法在一分钟内发射第二发炮弹的。

但黑旗军非常重视炮兵,炮手皆是训练有素的老兵。炮兵所用的黑火药也经过了改良,性能大大提高,燃烧较为充分。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所以,很多炮兵打完第一发弹后,并未用湿毡毯反复擦洗炮膛,就紧接着继续装弹,使得火炮射速大大提高。

敌军冲至120米时,各门火炮相继开炮,再次给敌人以大量杀伤。

土司兵武器落后,缺少火炮、燧发枪这样的“远程攻击性武器”。直到100米距离上,他们才有能力还击,有的使用土枪,有的使用弓箭。

而且,这些土司兵隶属各个土司,缺少统一指挥,进攻混乱而又无力。

尽管如此,土司兵仍然非常悍勇,自以为胜利就在眼前,不顾一切地向前冲锋。

在他们的观念里,黑旗军的军装、阵法、武器皆学自洋人,全靠枪炮致胜。若论白刃战,黑旗军决非他们的对手。只要他们冲至黑旗军阵前,或与黑旗军展开白刃战,一定可以取胜。

岑镇南临危不乱,下令“勿后退,勿分散,以连为单位,与敌白刃格斗”。

黑旗军重视火器,亦重视白刃格斗。黑旗军训练白刃格斗,强调组成格斗小组,少则三人,多则七人,分人专司刺、射、防、砍、突,讲究“互相配合、以多敌少”。

而论白刃格斗,土司兵可是好手。广西俍兵骁勇善战,土司也多有秘技。比如西林岑氏土司擅长“摔搏”;忻城莫氏土司擅长“秘拳”,又叫“心拳”;那地罗氏土司有“疯狗拳”,又叫“地躺拳”;瓦氏土司有“瓦氏双刀术”……

因此,在这场近战格斗中,双方势均力敌,一时打成平手。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土司兵那边,虽然人多势众,却彼此不相隶属,各自为战。他们虽然奋勇向前,却有力使不上劲儿。特别是西林岑氏土司兵训练有素,攻战得法,颇为引人注意。

这正是西林县团总岑毓英所办的团练。此公时年二十三岁,早年科场得意,如今已经弃文从武,很被官府倚重。

黑旗军直逼泗城,知府檄令各县团练保卫府城,岑毓英率领西林县团练前来参战。

只是,官府办事极不地道,把各地团练派到城外御敌,正规军却躲在城内安枕无忧。

白刃战进行了近两个小时,黑旗军毕竟人少,渐渐落了下风。土司兵逐渐压了过来,黑旗军阵形已乱,被土司兵团团包围。

岑镇南肩膀中了一支毒箭,有些头晕目眩,只能在战马上苦苦支撑。

历来,土司兵善于山地作战,往往采撷毒草制作毒箭。若不能及时救治,轻则伤口溃烂,重则死于非命。

岑镇南曾是龙州土司,深知毒箭的厉害,却哪有功夫上药?眼前敌军越来越多,岑镇南心生悲凉:自己威名未立,功业未建,难道就要命丧泗城?

正在他狼狈之时,一队骑兵从阵后疾驰而来。岑镇南回头一看,背后尘土飞扬,无数面黑色军旗迎风飘扬。

他欣喜若狂,大声喊道:“黑旗军来了!黑旗军来了!”

喜欢1850再造中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1850再造中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