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1850再造中华 > 第210章 深入敌后

1850再造中华 第210章 深入敌后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5:05:21 来源:书海阁

横州水战刚结束,海军二支队又顺流而下,越过横州、大滩,直逼大岭。大岭位置紧要,武思江在此汇入郁江,敌我所必争。

清军在此筑有炮台,藉此封锁郁江、武思江。

黑旗军要想断敌退路,必须控制武思江。要想控制武思江,必须首先攻克大岭。所以,大岭虽是个小地方,实则关系大局。

海军司令陆雨晨随二支队行动,亲自指挥大岭之战。

参谋长唐约翰率领一支队五艘蒸汽战舰,从正面强攻炮台。二支队长陆顺德亲率二支队的官兵,在大岭上游登陆,从侧翼进攻大岭。

要想对付清军炮台,有一个办法屡试不爽:以战舰从正面炮击炮台,再派海军陆战队从侧翼包抄,无往不胜。

在两次鸦片战争中,英国人用这种办法攻陷了无数炮台。甚至到甲午战争时,日本亦用这种办法攻占了旅顺炮台。

清军何以不吃教训,屡屡在这上面吃亏,却不思改进?

第一次鸦片战争还没结束时,魏源等人就指出了这一问题,并在《海国图志》里给出了解决方案,清朝中枢大臣亦知清军海防的弊病。

但因体制机制落后、观念陈旧、旧势力阻挠等各种复杂原因,晚清始终未能完善海防,沿海炮台依然漏洞百出。所谓积重难返,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黑旗军海军二支队长陆顺德,乃广西藤县大黎里古制村人,与李秀成、陈玉成是同乡。他出身于天地会,长期追随罗大纲。

历史上,罗大纲死后,陆顺德成为太平天国后期大将、水师主将,被洪秀全封为“来王”。

陆顺德最为后人称道的是,他曾在镇守江浙期间,击毙多个洋人大将。“常安军”(清朝雇佣军)头目、法国海军将领勒伯勒东,法国将领法尔第福,英国将领定龄等人皆死于陆顺德之手。

天京陷落后,陆顺德坚持在广东、福建、江西等地抗战,后被叛徒出卖,英勇就义。

所谓“乱世出英雄”。陆顺德就是这样的乱世英雄,也是一个作战英勇、意志坚决的大将。

当初杨烜为了争取罗大纲,以罗大纲为水师司令、陆顺德为水师二支队长。

当年的水师二支队,此时已经改名为海军二支队。他们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字:“海军陆战队”。二支队可以两栖作战,以经常深入敌后、出奇制胜为荣。

陆顺德率领三千名陆战队员,在大岭上游登陆,直扑清军设在大岭的炮台。

清军炮台有许多非常明显的缺点:炮口固定,无法左右移动;火炮主要对外,忽视自身防卫。当敌军从陆地进攻炮台时,炮台内的清军只能使用火枪等轻武器自卫还击。

兵贵神速,陆顺德决定不等炮兵轰击,便直接发动冲锋,从背后进攻炮台。

先炮击、再进攻,固然是比较稳妥的办法。但军情紧急,陆顺德已经等不及了。

一队敢死队手持大刀,在火枪手的掩护下,向炮台发起冲锋。

清军守军使用火枪阻击,不时有敢死队员倒下。但清军战线拉得太长,在大岭炮台守军有限,火枪声稀稀拉拉的。

大岭如此重要,清军何以只部署少量兵勇呢?

塔读@

这就要引出另一个问题了:清军作战,要分出大量兵力“防民”。

所谓“防民”,并不是为了防止暴民,而是为了防止贫民。

清军纪律较乱,下乡作战往往大肆抢劫,甚至枪杀贫民冒功请赏。大多数老百姓并不敢对抗清军,却常有贫民贪图银钱,甘为敌军带路、卖给敌军粮食蔬菜。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军甚至雇佣了一支华人仆从军,每人配给军服,从事战场勤务。

定海之战中,清军把大部分精力用在了“防民”上,对英军未加重视。镇江之战中,驻防镇江的八旗副都统为了防止汉人帮助英军,甚至抢在英军攻城之前屠杀城内的汉人。

大岭位于广西浔州府与南宁府交界处。战前,黑旗军曾占领大岭,并在大岭实施均田工作,深受当地老百姓的欢迎。

为了防止当地老百姓帮助黑旗军,清军不得不分出更多的兵力“防民”。

所以,海军二支队进攻大岭,比预想中的还要顺利。敢死队刚靠近炮台,才与守军短兵相接,守军便逃得逃、降的降。

这又是清军的一大弊病:过于依赖火器,白刃格斗能力较弱。

一个历史冷知识是:洋人在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攻陷了许多清军炮台。与后人想象的不一样,洋人并非完全靠火炮、火枪优势攻陷炮台,白刃战亦起到了很大作用。

洋人派陆军、陆战队在清军炮台侧背登陆,清军只能使用火器与之对射。一旦洋人发起白刃冲锋,清军往往落荒而逃。

这一次,海军二支队同样靠白刃冲锋袭占大岭炮台。

黑旗军置横州于不顾,反而深入敌后,摆明了是要切断清军退路。

事出突然,小道消息满天飞。清军主帅穆特恩唯恐退路有失,急派清军增援后方,确保后路不被切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黑旗军二支队攻占大岭,随即在此留下一千兵力固守大岭,准备按计划溯入武思江,抢占木梓墟。

木梓墟可是黑旗军的“革命圣地”。去年,黑旗军在木梓墟整编部队,整体脱胎换骨。可以说,没有木梓墟整军,就没有眼下的黑旗军,更不会有海军二支队。

除此之外,木梓墟扼守清军退路。假若清军后撤,很可能会经过木梓墟。

全军上下都卯着一股劲,盼着重夺木梓墟。按照最终敲定的作战计划,这份荣誉归海军二支队。

这次奇袭,所有蒸汽战舰都拨给了海军一支队。二支队只能靠木质帆船运载官兵。加之逆水行舟,船速势必缓慢。

恰在此时,海军三支队的运输船亦抵达大岭。三支队运输了三千名步兵,主要是步兵一师的官兵,将沿武思江溯流而上,直抵寨墟,切断清军退路。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出乎陆顺德意料的是,步兵一师在大岭停船,官兵下船,在武思江西岸集结。看来,步兵一师启用乙计划了。

陆顺德跑过去打听消息,见到步兵一师师长杨田。杨田骑一匹快马,正要出发,对陆顺德说道:

“陆大哥,清军正在调兵回撤,试图确保退路。帆船逆流而上太慢了,我决定走陆路急行军赶去寨墟。”

陆顺德见状,也启用乙计划,下令部队在武思江东岸集结,向木梓墟急行军。

清军在木梓墟的防御更为薄弱。因为这里曾是黑旗军的“龙兴之地”,清军便大肆在这里抢劫破坏,试图搅乱“龙气”。当地百姓对其恨之入骨,早就盼着黑旗军收复失地。

当海军二支队官兵气喘吁吁的赶到木梓墟时,陆顺德亦心情澎湃。去年,他就是在木梓墟接任二支队长,这里也是他的福地。

陆顺德带着二支队官兵猛打猛冲,在当地百姓的支持下,轻松夺下木梓墟,开始着手在大岭与木梓墟之间建立防御阵地。

与此同时,骑兵师也一路疾驰,抵达廉州府灵山县城外。

步兵三师、步兵四师从正面猛攻清军,压缩清军阵地。

至此,黑旗军已在战略上包围了穆特恩的大军。

喜欢1850再造中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1850再造中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