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1850再造中华 > 第238章 废除领事裁判权

1850再造中华 第238章 废除领事裁判权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5:05:21 来源:书海阁

文翰在东印度公司工作多年,对东印度公司内部弊病知之甚深。正如杨烜所说,英国议会迫于压力,取消了东印度公司在东方的商业特权。东印度公司因此一落千丈,职员待遇大不如前。

作为东印度公司的最大债权人,伍崇曜已经奉杨烜之令,向东印度公司发出邀请,希望公司派出职员,前来暨南军政府效力。

这是一件双赢的事。军政府得以接收东印度公司的军事、行政、技术、工商业方面的人才,东印度公司也能遣散多余的职员,降低管理成本。

在这件事上,伍崇曜已经与文翰通过气,得到了文翰的欢迎。

不过,最令文翰欣喜的,当是杨烜在香港问题上的表态。十年前,英国人通过中英《南京条约》强租香港岛,在远东获得了前进基地。

听杨烜的话意,似乎愿意承认英国在香港的权益。文翰十分欣喜,问道:“将军,大英帝国与清国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军政府愿意遵守这些条约吗?”

这是一个危险的问题,也是一个必须正视的问题。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满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一系列条约,譬如中英《南京条约》、中英《五口通商章程》、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等。

这些条约,是列强入侵华夏的开端,也是华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条约中最严重者,包括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和片面地最惠国待遇,严重地侵犯了华夏主权。

协定关税,使华夏失去关税自主权,民族工商业失去关税保护。

领事裁判权,使华夏失去司法主权,酿成教乱等一系列问题。

片面最惠国待遇,则使外国兵舰可以随时驶抵华夏通商口岸,直接威胁华夏国防安全。

但总的来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条约,总体还算可控,危害性相对较小。不像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条约,几乎把华夏带入了万劫不复的地步。

譬如,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规定的协定关税,中外还能商量确定税率。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人直接把进口关税压低至百分之二点五,近乎零关税。

俄国人更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趁火打劫,获得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而领事裁判权,更令后人匪夷所思,意是满清官员主动提出来的。满清官员最怕与洋人打交道,便把司法主权拱手让给洋人,让外国领事自主审判本国国民。

塔读@

在1852年,洋人尚未取得完全的领事裁判权。当时的司法实践中,譬如在上海租界,是由中外各国组成会审公廨,共同审判涉及到洋人的案件。

为了继承满清的庞大领土,杨烜必须奉满清为正统。为了防止华夏主权受到更多的侵害,暨南军政府应该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前,即1860年10月前,正式建立国号。

现在,军政府还很弱小。为了争取洋人的支持,为了促进开放通商,军政府确有必要承认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这,其实有着深刻的历史教训。

历史上,太平军定都天京后,各国公使先后访问天京,试探洪、杨态度。

洪杨虽是泥腿子出身,却比咸丰皇帝还要傲慢,完全以天朝上国自居,拒绝承认清朝与外国签订的条约。洪秀全听说英国皇帝是个女王,甚至想纳英国女王为妾,闹了个国际笑话。

各国公使认清了拜上帝会的邪教本质,迅速调整立场,帮助满清镇压太平天国。这是太平天国覆亡的一大诱因。

现在,如果军政府拒绝承认那些不平等条约,就可能会引起洋人的恶感,使洋人倒向满清政府。

好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的中外条约,对华夏主权侵害不深,尚不涉及领土、内河航行权、内地传教权等核心权利。

在军政府发展壮大之前,杨烜决定忍辱负重,学习近代日本,先集中精力发展壮大,再逐渐修改条约、废除不平等条约。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杨烜坦然说道:“为了展示军政府对外通商的诚意,我们愿意承认满清与外国签订的诸多条约,包括中英《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章程及税则》等条约。

“但是,条约是用来规范中英两国关系的,不是为了帮助一方压迫另一方。如何履行条约,需要我们两国共同努力。至少要岭南,我们要坦诚合作,实现共赢。

“譬如协定关税,即为协定,则应协商后共同确定,不过高或者过低都不合适。再如领事裁判权,本由满清政府提出,因为满清缺少法律人才,不会处理涉外诉讼。

“我们暨南军政府正以法国法律为蓝本,积极学习、引进欧洲大陆法系法律。很快的,我们将在整个岭南实行西式法律,领事裁判权也就完全没必要了。”

关于领事裁判权,最早见诸于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条约规定,中美民事混合案件,由‘两国官员查明,公议察夺’。英国人引用片面最惠国待遇,同样取得了领事裁判特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1852年,洋人虽然取得了领事裁判权,但远不像后来那样肆无忌惮。清末时,外国领事不仅可以在司法上管辖本国侨民,还能管辖本国侨民的家属、仆役、外商的雇工。

甚至,就连信仰基督教的华人,都能得到外国领事的特殊保护。(教民横行无忌,引起华人愤慨,在某种程度上促成了“义和团”运动。)

杨烜深知领事裁判权的危害,这不仅损害国家主权,还有辱民族尊严。所以,在领事裁判权问题上,杨烜不愿让步。

文翰无奈,只好采取实用主义立场,说道:“杨将军,上海租界的做法颇可借鉴。他们遇有涉外诉讼,就会组成一个会审公廨,中国官员、外国领事共同参与审判,可以有效地减少司法纠纷。

“咱们应该搁置争议,向上海人学习,组成一个类似于公审公廨的联合审判机关……”

“不”,杨烜打断了文翰的话,说道:“我们引进西方法律,就是为了解决司法争议,就有能力做出公平、公正、合理、合法的判决。

“上海官员不懂西式法律,所以会组成会审公廨,唯洋人马首是瞻。为了照顾洋人,我们会单独组织一个涉外法院,专门审判涉外案件。

“涉案洋人可以请洋人做律师,外国领事亦可以到法庭上观摩、监督涉外法院。但吸引洋人组成会审公廨,此议决不可行。”

尽管心有不悦,文翰还是觉得杨烜比满清官员通情达理得多。杨烜愿意承认中英条约,文翰对此深为满意。军政府组织涉外法院,就相当于废除领事裁判权了。

这一次,文翰以私人身份进城,却得到了杨烜的诸多保证,无异于一场外交胜利。所以,他决定在领事裁判权上做出让步,接受了杨烜的提议。

喜欢1850再造中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1850再造中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