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1850再造中华 > 第254章 英国外交官

1850再造中华 第254章 英国外交官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5:05:21 来源:书海阁

夏天的海风吹在脸上,使英国公使文翰感到一丝凉爽。但在内心深处,文翰的烦闷就如眼前这滔滔不绝的长江水,奔流不息,汇入大海。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太平军攻下天京不久,苏松太道吴健彰向英国驻沪领事阿礼国求援,请英**队出师助剿太平军。

阿礼国据此向文翰写信,建议英国介入华夏内战,从中攫取利益。他的原话是这样说的:

“当前的时机看做一个机会,以无限制进出最僻远的禁区为条件,把皇帝从迫在眉睫的瓦解情势中援救出来,从而大大地扩张自己活动领域。”

说白了,阿礼国敌视太平军,希望文翰出面支持官军。作为交换,满清要允许英国人进入华夏内陆,进而扩大英国在华商业利益。

阿礼国是英国驻沪领事,官阶在英国文翰之下。但实际上,阿礼国熟悉华夏国情,精明能干,实际影响力远超文翰。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上海外国侨民领袖。

1846年,文翰开始在上海担任领事,一上任就表现“卓异”。m

1848年,文翰在青浦教案中态度强硬,受到上海外侨拥护。事后,文翰逼迫上海道台麟桂扩大英租界,由八百三十亩扩展到两千八百二十亩。

小刀会本是天地会分支,在上海发动起义,攻占上海周围9座县城。清军重兵围攻上海,屡攻不克。

阿礼国乘机联合各国在沪外交官,建立关税委员会,实行领事代征制,使华夏海关关权进一步丧失。

除此之外,他还组织召开租地人大会,试图在租界建立政府。小刀会占领上海县城外,阿礼国又召集侨民,招募志愿兵,组织“上海义勇队”,保卫租界安全。

首发&:塔>-读小说

上海义勇队可不是过家家的。

在“泥城之战”中,上海义勇队先用大炮轰击清军在租界外的营盘,清军三座营盘被炸成废墟。之后,由380人组成的义勇队先锋奋勇冲击清军,9000人的清军正规军一触即溃。

清军不得不向阿礼国赔礼道歉,将营盘远离租界。而租界与上海县城仅有一河之隔,占据上海县城的小刀会也趁机喘了口气。

因此,阿礼国虽是个领事,却在上海侨民、商人、外交官中威望很高,对英国对华政策亦有影响力。

接到阿礼国的信后,文翰十分重视。出于谨慎,他打算先去天京拜访洪杨,之后再调整对华政策,在清军、太平军、黑旗军之间确立合适的立场。

然而,事情发展太快,文翰始终未能前去访问天京。

先是上海道台吴健彰被小刀会捕捉,阿礼国失去了与满清官员对话的渠道。

不得已之下,江苏巡抚杨文定只得亲自下场,向阿礼国“借师助剿”。借洋人的兵镇压太平军,这对英国人来说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阿礼国敏锐地意识到,英国应该迅速介入中国内战,“趁皇帝还据有能够缔结条约的地位,向他取得这种干涉的报酬”。

这种报酬进一步扩大为“无限制进入内地和沿海一切口岸,在北京建立直接外交关系,以及鸦片的合法化”。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文翰亦受鼓舞,向英国外交大臣发出紧急公文,建议“如果清政府要求英国兵船帮助守卫南京,而英国能从而取得商业上的利益,清政府的建议是可以考虑的。”

然而,没过多久,事情又有了变化。太平军攻陷南京时,两江总督、江宁将军等南京城内的大员都殉节。只有巡抚杨文定跑了出来,在外面搞出“借师助剿”的鬼名堂。

咸丰帝闻讯大怒,把杨文定逮捕治罪,减死遣戍军台,罚往新疆效力。

再之后,黑旗军攻占广州,文翰忙着与黑旗军周旋。直至1852年夏天,文翰才得空来到南京,近距离观察太平军。

此次访问,文翰大失所望。太平军虽然同信基督教,却早已偏离教义,无异于宗教异端。

文翰甚至认为,太平军不仅不如黑旗军,就连清军都不如,是一个邪恶的、愚昧的、无药可救的政体。

他满带着希望来到天京,又带着失望、忧虑、悲观的情绪,离开天京,来到上海。

到中国任职几年后,文翰对中国已经生出了些许感情。这个古老的、庞大的、拥有着古老文明的国度,令温文尔雅的文翰深感兴趣。

这样一个国家,如果落入到太平军的手里,无异于一场灾难。如果仍旧由**无能的满清统治,中国将如奥斯曼土耳其一样,迟早要分崩离析。

如果由黑旗军统治中国,短期内固然符合英国的商业利益。但从长远来看,一个觉醒了的中国、一个慢慢走向强大的中国,符合英国的利益吗?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文翰思绪万千,却不知从何着手,提高中英关系,进而提高英国在华利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直至“哈米士”舰驶入黄浦江,在怡和码头靠岸时,文翰才收回了思绪。他注意到,阿礼国已经站在码头上,似乎已经等候多时了。

怡和码头属于英商怡和洋行,是一座商业码头。从怡和码头往南,依次分布着老旗昌码头、名利码头、新关码头等十一座码头,都是上海开埠以来各国洋行新设的码头。

上海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开埠才十年,已经码头林立,商船繁忙。太平军夺据天京后,纵兵东征镇江、扬州,兵锋直指苏南。

江南一带的有钱人家,纷纷逃往上海。小刀会在上海附近发动起义后,周围士绅纷纷躲入上海租界,使得上海租界出现一种畸形的繁荣。

文翰在东方任职多年,在印度、新加坡、槟榔屿、香港等地都有呆过,可谓见多识广。即管这样,上海租界的繁荣仍给文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两年前,他刚升任英国驻华公使时,来过上海一次。现在,文翰再次来到上海。租界似乎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变得更加拥挤、繁荣,已经不输。

尽管上海租界外清军与小刀会正在激烈对战,却丝毫不影响租界内的歌舞升平。

从“哈米士”舰下来后,阿礼国迎了上来,说道:“公使先生,欢迎来到上海租界。”

文翰注意到,阿礼国身后跟着一辆英国式的马车、几个锡克士兵。这种派头,即便是贵为公使的文翰,亦不曾在香港享受过。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他和阿礼国握了下手,说道:“领事先生,长久不见。上海局势纷杂,你独力应付,真是辛苦了。”

阿礼国把文翰迎上马车,直奔领事馆而去。

喜欢1850再造中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1850再造中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