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1850再造中华 > 第265章 广三铁路

1850再造中华 第265章 广三铁路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5:05:21 来源:书海阁

第一次与美国人合作修建铁路,事情进展得非常顺利。杨烜非常高兴,亲自把美国人送出王府,才意犹未尽地返回会客室。

阿礼国所在的接待室,离王府大门不远,把刚才那一幕看得分明。他原以为杨烜送别了客人,就要召见他。

没想到,杨烜把唐约翰、丁日昌、伍崇曜留了下来,继续商议修建铁路的事。

伍崇曜家族在美国铁路公司、证券公司有着大量投资,与美国商人建立起了良好关系。得益于此,修铁路所涉及到的资金、技术等问题,已经逐一得到解决。

下周起,美国人就要派出测绘员,着手测量铁路线。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军政府要筹建的第一条铁路,以广州为起点,以三水县为终点,全程约五十公里。

杨烜对此项工作非常重视,亲自研究推动。他把这条铁路称为“广三铁路”。实际上,广三铁路正是广东历史上第一条铁路。

1901年12月,广三铁路破土动工,1903年10月5日全线竣工。广三铁路虽短,却是清末运输效益颇佳的铁路。这条铁路开通后,每天有24个班次火车来往广州、三水。

当时,从三水坐火车抵达广州只要两个小时,而坐船耗时则长得多。即使坐火车与坐船的票价相差了二到七倍,火车依然吸引了很多旅客。

广三铁路通车初年,客运量即达到180万人次。此后,广三铁路客运量逐年上升,创造了中国铁路史上一开通就盈利的奇迹。

基于此,杨烜决定修建广三铁路,作为军政府主导建设的第一条铁路。广州为岭南中心,以广州为铁路起点自然不难理解,可为什么要选择三水做终点站呢?

第一,三水地理位置优越。三水乃西江、北江、绥江三江交汇之处,也是广州通往粤西、粤北的交通枢纽。粤西、粤北的船只都要经三水中转,再前往省城广州。

广三铁路修到三水,就能与西江、北江、绥江航运连接,形成“水铁联运”模式,极大地提高交通运输效率。

第二,三水县对杨烜有着不同凡响的意义。当年,他以两百名天地会老弱病残起家,出敌不意地攻下三水县城。这里也是他的福地。

回到会客室,杨烜看着桌子上的火车模型、广州至三水县的地图,心情大好,仿佛广三铁路即将完工运营。

他忍不住再次问唐廷枢:“我们与美国商人合作,就得使用美制铁轨。这种铁轨很宽,足有1435毫米。依我们的现有生产水平,能按时生产铁轨,能保质保量生产出广三铁路所需的铁轨吗?”

唐廷枢是新宁公司钢铁厂厂长。黑旗军攻克广州后,新宁公司也开始搬迁至广州。

按照杨烜的设想,这次修建广三铁路,固然要从美国进口机车、信号灯等核心设备。但铁轨、车厢等普通设备,应当尽量自产。

这个任务将落在唐廷枢身上。他思考片刻,说道:“广州附近天堂山就有高品位铁矿,白云、花都地区亦多煤矿。因此,由我们自产车轨,完全是行得通的。

“关键是,钢铁厂从广西南宁迁来不久,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重建钢铁厂,还要派人接管原有的铁矿、煤矿,捋顺原材料供应渠道。

“这里面的工程量很大。正常情况下,没有四个月是无法炼出第一炉钢水、轧出第一根钢轨的。”

好在现在广州附近战事已靖,杨烜可以调出一部分黑旗军支援地方工程建设。杨烜正好有意组建一支铁道兵,便说道:

“陆军直属工兵团已有三千多人了,我准备单独成立一个铁道兵团。这样,我明天就从总司令部下令,从工兵团中精选一千精锐,专门支援广三铁路建设。

“事后,再以这一千精锐为基础,组建铁道兵团。有这一千生力军,钢铁厂能不能在两个月内投产,生产出合格的铁轨?”

唐廷枢大喜,说道:“黑旗军纪律严明,工兵吃苦耐劳。这一千工兵,相当于三千名劳动力。有了这部分生力军,我们完全有把握在两个月内生产出铁轨。”

杨烜大喜,丁日昌、伍崇曜、唐约翰也纷纷交口称赞。

铁路建设耗资巨大。好在新宁公司可以自产铁轨,军政府可以廉价获取土地,伍家又在美国铁路公路拥有投资,这就极大地降低了成本。

修建广三铁路的资金,主要来自两部分:一为广州士绅投资,以海商投资最为积极;二为美国商人。

英国铁路市场饱和后,英国商人曾大量投资美国铁路。但如今,美国南北矛盾愈演愈烈,内战一触即发。美国国内的铁路市场同样已经饱和,大量热钱资本需要找到新的投资机会。

当伍崇曜、杨烜的联合信送达美国后,立即引起了美国资本的兴趣。他们抢在英国人之先,率先达成了共建广三铁路的合作共识。

最令杨烜关注的,还是广三铁路的组织领导问题。

在近代,中国铁路发展非常缓慢。除了中枢、士绅对铁路存在偏见外,铁路建设组织领导不力,亦是一大痼疾。一开始,中国缺少资本、技术修建铁路,只能从外国借款,请洋人帮忙修路。洋人不是白白借款的,除了修路,还要攫取路权,铁路沿线的土地都成为洋人的势力范围。

眼见路权丧失,满清朝廷亦坐不住了,开始鼓励民间自建铁路。但修铁路可不是闹着玩的,需要天量的资本,需要复杂的技术,需要妥善的经营管理。

偏偏中国民间很穷,没有铁路技术,地形环境复杂,更缺少经营铁路的本领。所以民间办铁路,弊端丛生。

譬如,广东是富裕省份,又有富裕华侨资助,在兴办粤汉铁路上很是积极。(广三铁路,正是粤汉铁路最南端。)

广东人模仿洋人,成立了“广东粤汉铁路有限总公司”,募集到了足够的股本资金,在粤汉铁路沿线三省中遥遥领先。

但令后人匪夷所思的是,这个广东铁路总公司,是当时广东资本额最大的企业,却连最基本的会计制度都没有。公司账目混乱、弊端百出,连日常收支都没有记录,每一年的进出资金,只有一个年终的总额。

不难想象,在这种情况下,即便耗资千万,也修不好铁路。即便修好了铁路,也经营不好铁路。

鉴于民办铁路弊端丛生,满清中枢决定将全国干线铁路国有化,由国家统一主导铁路建设。

国有化原本是好事。但满清政府财政拮据,又不听取民意,在铁路国有化问题上耍流氓,不愿原价赔偿地方士绅。

这就引发了四川保路运动,进而引发了辛亥革命,革了满清的命。

为了修建广三铁路,军政府邮传部新设了一个铁道司,负责编制铁路建设规划。杨烜亲自出马,牵头成立了“广东铁路建设有限公司”,吸收了民间、外国资本。

广东铁路公司以广东省军政府、新宁公司钢铁厂、怡和行、美国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为大股东,另外吸收了广州海商、美国商人做股东代表。

军政府对新宁公司有着控股权。怡和行由杨烜岳父伍崇曜掌管。伍家又在美国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有着大量投资。

种种关系交织,使军政府对广东铁路公司有着稳固的控股权。与此同时,公司又吸收了美国老牌铁路公司做大股东,可以借机学习铁路建造技术,可谓设置巧妙、一举多得。

杨烜想把广三铁路建成中美合作的典范,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

按计划,伍崇曜将挂名公司董事长,丁日昌则为公司总经理,负责实际运营建设广三铁路。而唐约翰本是黑旗军海军参谋长,出身于美国海军世家,算是美国上流人物,将负责与美国投资商联络。

最后,杨烜问起了土地征用的事。这种具体事务,由丁日昌负责。他是一个满清下级降官,却得到杨烜格外赏识,具体负责广三铁路建设。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洋务干将,丁日昌已经表现出了过人的才华和胆识。面对杨烜的疑问,他毫不迟疑地说:

“越王请放心。我国国民向来逆来顺受,很少会阻挠官府。咱们又在《民报》上做足了宣传,驳斥了风水地脉之说。广三铁路一定可以准时开工,准时完工。”

杨烜非常高兴,勉励大家一番,传令接见英国领事阿礼国。

喜欢1850再造中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1850再造中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