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1850再造中华 > 第303章 破击象兵

1850再造中华 第303章 破击象兵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5:05:21 来源:书海阁

战象越来越近,那庞大的身躯、凄厉的嘶鸣、排山倒海的气势,令一向勇猛无畏的王玉宝连长,也生出了一丝寒意。

他回头看了下大部队,那边似乎并没有派出援军。团长冯子材说过,部队初入敌境,情况不熟,尖刀连遇到越军后,不必与之死战,可边战边退,为大部队争取到反应时间即可。

虽然团长有言在先,王玉宝仍然心有不甘,决心与越军的象兵缠斗一番。这可是东路军进入越南之后的第一仗,可不能搞砸了,坏了部队的士气。

况且,战象来势汹汹,尖刀连必须拖住他们,为团长布置防御赢得时间。

王玉宝思考已定,待战象进入射程,大吼一声:“一班,开火!”

一班最为精锐,装备有八支德莱赛步枪。八发子弹射到战象身上,越军的战象竟然毫发无损,继续向前冲锋。

王玉宝做土司兵时,曾经为土司捕捉过野象。野象是群体性动物,通常生活在一起。土司兵习惯使用火枪惊扰象群,再拿落单的野象下手。

广西、云南一带的野象,一见到火把,一听到枪声,往往吓得四处惊散。

但实际上,大象皮糙肉厚,普通子弹根本伤不了它。越军的战象经过严格训练,不怕火光和枪声。尽管有大象已经中弹,却依然向前蛮冲。

二班的火枪以洋枪为主,三班的火枪以自造的土枪为主,更伤不了战象。

王玉宝见状,命道:“火枪手瞄准战象上的象兵射击。二排、三排准备,准备大刀,专砍大象的鼻子。”

象兵骑在大象上居高临下,又有盾牌防护,六连火枪手很难伤到他们。而以大刀砍大象的鼻子,更是异常凶险,弄不好就要被战象踩成肉饼。

幸而王玉宝一向身先士卒,在连队有着很高的威信。而六连作为尖刀连,是精锐中的精锐,连长挺身在前,士兵自无后退的道理。

眼见火枪伤不到战象,也伤不到象兵,王玉宝大喝一声:“火枪排停止射击,往左右山上撤,抢占至高点。没我的命令,不准后撤!二排、三排准备大刀、藤牌,迎战象兵!”

王玉宝出身于土司兵,尖刀六连同样有很多土司兵。当年步兵二师还是步兵二团,在东征前发动西征,征服镇安府、泗城府、思恩府等土司故地,收降了许多土司兵。

这些土司兵吃苦耐劳,翻山涉水而不累,英勇善战,慨然赴死而不怕。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眼前战象袭来,大家都屏住了呼吸,按照《步兵战术》,成防守队形,三五人一组,准备迎战象兵。

还有三四十米远时,越军象兵发起攻击,从象背上抛掷长矛。这种长矛皆用竹子削成,轻便、尖锐。在飞奔的战象的助力下,长矛也显得格外凌厉,呼啸而至。

立马就有士兵避让不及,被长矛刺穿身体,当场毙命。

两军尚未接战,同袍先死。王玉宝恨得牙痒痒,把心一横,喝道:“他娘的,欺负到我们六连头上了。都有,跟我上,注意防备长矛!”

说罢,王玉宝带头向象兵冲去。此举大出越军意料,越军使用战象打仗,敌军一般只能被动接仗,能稳住阵脚就不错了,鲜有敌军敢主动向前迎击的。

这样一跑,反而使越军象兵乱了阵脚。象兵停了下来,改用勾挠和尖刀六连周旋。

越南的象兵仍用冷兵器做武器,远战则抛长矛,近战而用勾挠。这种勾挠很长,象兵用它勾住敌军,创伤敌军。然后,训练有素的战象配合紧密,用脚踩踏敌军。

只有那些最驯服的战象,最精锐的象兵,才会把火炮驮上象背,在象背上开炮。所幸这批象兵只是发动试探性进攻的,并没有这种“大炮象兵”。

在战象面前,精锐的土司兵也不是对手。六连损失了十几个兄弟,却只砍伤了两头战象。

象兵也发现了蹊跷,发觉六连并非敌军主力。为首的越军小将发出命令,让象兵放弃与六连的战斗,打头向敌军主力发起冲锋。而六连,则交给象兵背后的越军步兵。

越军步兵黑压压的,足有上千号人,六连绝非对手。

好汉不吃眼前亏,王玉宝一声凄厉的唿哨,示意大家撤退。不过,他耻于后撤,也知道人跑不过大象。

大象看起来很笨重,其实跑起来相当快,每小时可跑五十公里。除此之外,大象还会游泳,每小时可游两到三公里,可以连续游五六个小时。

越军的战象经过专门的训练,追击步兵更不在话下。

好在步兵六连多土司兵,连长王玉宝又严格施训,官兵擅长跋山涉水。王玉宝便带着六连,向两旁的山岭攀爬。

就在尖刀连与象兵缠斗时,后面的步兵三团主力,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

古时,北方中原王朝对付象兵,多用战车阻挡战象,再用劲驽射击战象。同时,再辅之以火把、狮皮,庶几有击败象兵的希望。

镇南关以南都是崇山峻岭,不便携带战车。而劲驽体积庞大,携带不便,自清初起便逐渐被火器淘汰。普通火枪对战象杀伤力有限,要对付战象,唯有火炮。

革命军已经装备起了迫击炮,口径40mm,定名为“1852式40mm迫击炮”。迫击炮渊源于臼炮,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火炮,以身管短粗、可曲射炮弹着称。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满清早期亦曾大量装备臼炮,名为“威远将军炮”。清初时,威远将军炮可发射开花弹,在对噶尔丹的灭国之战中发挥过突出作用。

但后来,满清把开花弹、威远将军炮视为不传之秘,规定只有八旗兵可以使用开花弹、威远将军炮。八旗兵堕落后,这种开花弹技术、臼炮技术也相继失传。

相比于榴弹炮,迫击炮的结构就简单多了,很容易制造出来。革命军的40mm迫击炮极为轻便,总重量不到一百公斤,可以拆分成炮筒、底座和支架三个部分,三个步兵就能背负前进。

在越北这种山地行军,转运大炮极为困难。倒是这种40mm迫击炮,便于携带,是步兵山地战的不二之选。其有效射程可达500米,虽然比不上榴弹炮,对山地战来说也够用了。

革命军陆军崇尚两样东西:勇敢、火力。对于越军的象兵来说,革命军的勇敢精神或许微不足道,但40mm的迫击炮炮弹再配上开花弹,够他们喝一壶了。

眼见越军的战象呼啸而至,冯子材稳住阵脚,待战象进入迫击炮的射程,当即大喝一声:“开炮!”

全团十八门迫击炮,一齐开火,把炮弹向战象倾泻而去。开花弹着弹瞬间,引信引爆弹体内的无烟火药。弹体炸裂成数十个弹片,四散迸射,宛如死亡的雨点,佛挡杀佛、神挡杀神。

越军的战象可以抵挡火枪的子弹,却根本抵挡不了迫击炮的炮弹。

而迫击炮与榴弹炮不同,迫击炮射程虽短,射速极快。炮手只需从炮口装入炮弹,炮弹靠重力落于炮膛尾部,击发底火,引爆炮弹底部的装药,即可将炮弹驱动出膛。

一旦炮弹出膛,炮手无需停留,可以继续装弹,发射。因此,迫击炮的射速极快。十八门迫击炮同时发炮,比一百门土炮火力还要密集。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在迫击炮的打击下,越军战象纷纷倒毙。最后,还剩三头幸存的战象。象兵不屈不挠,继续向东路军阵地冲击,试图以最后的余力,冲垮敌军。

冯子材不慌不忙,集中了一个火枪连的火力,集火射击敌军三头残余的战象。火枪子弹虽然伤不着战象,却能打疼战象,让他们饱受皮肉之苦。

越军象兵也真是勇敢,只剩三头大象,又经过火枪子弹的“洗礼”,仍然不肯撤退,摇摇晃晃地向阵地冲来。

早有一连官兵磨刀霍霍,不等战象靠近,就冲向前去,使用大刀猛砍大象的鼻子。这三头大象已是强弩之末,也最终倒毙在东路军阵前。

越军火器不多,装备较为落后。二十头战象全军覆没,剩下的步兵也没了斗志。冯子材挥旗下令,全团出击,迎战越军步兵。

没有了战象的越军,就像没有了武器的士兵,只有被动挨打的份。

王玉宝也乘机从背后发起反攻,与主力前后夹击,杀得越军尸横遍野,狼狈逃回同登镇。

喜欢1850再造中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1850再造中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