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1850再造中华 > 第305章 守同登

1850再造中华 第305章 守同登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5:05:21 来源:书海阁

冯海洋命令步三团继续向谅山方向进击,只留下少许兵力守卫同登,此举大出越军的意料。

按照越军的预想,征越军必将在同登停留,攻克同登周围的嘉幕山、扣考山、班庄等要隘,方有把握南下谅山。

越军的打算是,先在同登镇略作抵抗,能守住同登镇最好。如果守不住同登镇,就等到傍晚,再发动突袭。

同登地区湿气很重,山涧纵横,早晚时候雾气迷漫。届时,越军熟悉地形,就能扬长避短,趁机反攻同登镇。

这个方法屡试不爽。历史上,中越多次交战,越南人凭这种方法,屡屡以弱胜强,以少胜多。有时候,他们甚至还趁北方王朝虚弱,出镇南关袭扰两广。

有些狂妄的越南人甚至宣称,“木棉花开的地方都是越南的领土”,试图染指两广。

这一次,征越军兵行险着,以少部守卫同登,主力直扑谅山去了!

此举大出越军意料,令他们一时反应不过来。

步二师参谋长冯海洋这个决策,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对战局关涉极大。最直接的,便是五孔石桥的得失。

同登、谅山地区多崇山峻岭,亦多急流溪涧。这片地形,北陡南缓,所以溪流多流向越南方向,在谅山地区汇入奇穷河。

五孔石桥位于同登镇以南,横架在一条险急的溪流之上,因其有五个石孔,故得名五孔石桥。这段溪流水深可达两三米,非常险急,无法徒涉。

若要从同登镇南下谅山,五孔石桥为必经之路。所以,越军在此派了一队人马,埋设了火药,随时准备破坏桥梁。

没想到,征越军兵行险着,深入敌后,直接扑向谅山。这也正是革命军的拿手好戏:深入敌后,分进合击,迂回包围敌军。

这种大胆的战略战术,对部队的精神意志、后勤补给、协同配合有着极高的要求。像越军这种封建化的军队,根本意料不到,更不知如何应对。

于是,守卫五孔石桥的越军小队,听说征越军已经占领了同登镇,大感意外,也就六神无主、手足无措了。

炸桥,固然可以阻断征越军。可同登周围还有数千名越军同袍,若炸了桥,也就断了同袍的退路。

就在他们犹豫不决时,步三团尖刀连泅渡过湍急的溪涧,摸到了五孔石桥南岸。王玉宝带着连队好手,抄到越军背后,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五孔石桥,这座通往谅山的钥匙,就这样落入了征越军手里。三团长冯子材留下一个连队守卫五孔石桥,与同登的冯海洋部遥相呼应。他自己带着剩下两千多人,继续奔袭谅山。

却说冯海洋留了一千人马守卫同登,深感责任重大,兵力单薄。他一面调兵增援,一面布置防御。

整个同登镇已经人去屋空。冯海洋也不客气,下令拆除房屋,加固营寨。越军擅长游击,在同登镇设立的营寨十分简陋。

事出紧急,征越军利用越军的营寨,加固加高栅栏,拓深、拓宽营寨外的壕沟。

除此之外,同登四面环山,山上埋伏了很多越军。冯海洋无力进攻山头,便分派人马放火烧山,逼迫越军现形。

嘉幕山为同登地区制高点,越军在此设有观察点,又在嘉幕山附近埋伏了一千人马。征越军在同登地区一举一动,都被越军看在眼里。

如今正是枯雨季,山上相对干燥,地上积了一层落叶,大火一点即着。

嘉幕山上的越军守将,当即沉不住气,决定提前发动攻击。手下阻拦他,说道:

“将军,上峰还没有发出命令,咱们贸然出头,友军若不配合,咱们孤军奋战毫无胜算。不如再等一等,看上峰作何决断。

“若上峰下令反攻,各支部队齐心协力,方有反攻同登的可能。若上峰下令撤守谅山,咱们贸然出击,既乱了上峰的部署,又置自己于险境,岂非不智?”

打仗是件极为凶险的事,若战事不利,轻则丢城失地,伤亡部属,重则危及社稷。同样的,战事的胜负于将官的荣辱关系极大,胜了自然要加官进爵,败了甚至会株连家族。

因此,前线统兵将官心理压力极大。加上军情瞬息变化,敌我情况不明,前线统兵官往往会犹豫不决,难下决断。

后方不明真相,往往指责前线统兵官无能。后人读及史书,由结果倒推原因,凭着先入为主的观念,亦随意指责前线统兵官优柔寡断。

只有当事人,方知道前线战事的凶险,方理解指挥官的艰辛。征越军这边,冯子材不敢放手进攻谅山。越军这边,嘉幕山守将同样犹豫不决。

守将叹口气,说道:“敌军人马不多,却敢于放火烧山,摆明了就是要逼迫我们出战。上峰一介书生,只会纸上谈兵,凡事没有决断。

“等他发出了命令,大火都要烧到嘉幕山了。况且,时已下午,不久就要天黑,令旗都看不清了,上峰只能派人传递手令。

“大火烧山,音讯不通,不等北贼进攻,咱们自己就要陷入混乱了。我宁可战死,也不要被大火烧死,更不愿被北贼俘虏。”与北方中原王朝一样,越南重文轻武,文臣的地位高于武将。遇有战事,往往从中枢简派大臣,派往前线节制武将。

越南阮朝的官制,基本继承自黎朝。而黎朝的官制,则完全模仿明清。

譬如,越南中枢设有六部处理具体政务;机密院模仿清朝军机处,决策军政要务;尊人府模仿清朝的宗人府,管理宗室。

地方上,越南设立三十一省,省分设总督、巡抚、布政、按察、领兵各职,以文臣担任。

阮朝甚至还引入了清朝雍正帝创立的“养廉银”制度。

此时,同登前线的战事,由一名工部侍郎主持。战前,这位工部侍郎为了邀宠,上书慷慨陈词,主战立场坚定。不巧,嗣德帝对他十分激赏,认为他忠心可嘉,令他前往同登主持战事。

真是弄巧成拙。一个工部侍郎,哪会指挥打仗?更何况,对手还是如狼似虎的征越军。

他躲在扣考山上,距离同登镇不远。眼见战事逐渐不利,侍郎大人早就六神无主了,真想抛开一切,两脚开溜逃回顺化京城。

眼见大火烧山,侍郎犹豫不决,部将一再催促他下山反攻同登。不然,山火烧上来,战象受惊溃散,越军可就没有反攻同登的本钱了。

侍郎无奈,只得派人向嘉幕山、班庄等处越军传令,约定在酉时三刻一齐反攻同登。

然而,同登距离镇南关只有四公里路程。步兵第二师师长邹凤羽坐镇镇南关,很快就接到了冯海洋的密信。他当即立断,把身边的部队全部派往同登。

镇南关守关部队,本属于广西守备师,并不归邹凤羽节制。因事出紧急,镇南关守军也南下同登,前去支援冯海洋。

越军主帅畏葸无能,各部反应迟缓,只有嘉幕山守军踊跃向前,却是势单力寡。而大火烧山,战象受惊,越军的反攻行动甚为微弱。

与之相对,征越军连打两场胜战,先锋已经越过同登镇,扑往谅山。从镇南关开过来的援军急于立功,接连击败小股越军,与同登镇的冯海洋部一千人取得汇合。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冯海洋得到援军,心中长舒一口气。有了这些兵马,他就能牢牢控制住同登镇,确保镇南关至谅山之间的交通线。

等到天黑后,越军主力下山,前来争夺同登。而冯海洋已经得到援军,势力大增。越军武器拙劣,所恃者惟有战象。

经过前番战败,再加上大火烧山,越军只剩十几头战象。这些战象,在征越军迫击炮的打击下,接连倒毙。

越军火器太差,攻不进同登,只能南下争夺五孔石桥,试图逃往谅山。谁知道,征越军已在五孔石桥处挖好了堑壕,布置了重兵防守。

同登方向的征越军又从背后袭来,越军死伤惨重。

时值天黑,战斗变成了混战。越军拼命争夺五孔石桥而不得,只能泅水渡河,或者攀越高山逃命。

征越军得到援军,干脆以乱打乱,举着火把四处追击。他们在右臂上绑上白毛巾作为记号,遇到兵马,先问会不会汉语,但凡不会汉语,格杀勿论。

如此厮杀一夜,越军大溃。

同登镇,谅山的北大门,完全落入了东路军手里。

喜欢1850再造中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1850再造中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