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1850再造中华 > 第311章 奸臣当道

1850再造中华 第311章 奸臣当道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5:05:21 来源:书海阁

奸臣说话往往委婉动听,媚而受用。

塔读@

张登桂说天下大事,要在得人。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也是空洞无力的套话。张登桂的巧妙之处是,他主张继续重用阮知方。

最近一段时间,老有人在嗣德帝耳旁嘀咕,说阮知方无力应对北圻,请皇上严诣切责,或者另选贤明代替阮知方。

有些只是无知小人,擅长揣摩上意,以为阮知方要倒台,顺便就来落井下石,以取媚于张登桂、嗣德帝。

有人对当前的朝政洞若观火,知道阮知方是个忠臣,要把他拉出火坑,让张登桂去北圻应付危局。

嗣德帝虽然懦弱,却并不昏庸,知道阮知方与张登桂不和。现在的朝政都由张登桂**把持,要想应付北圻局势,必须调集全国资源,就得张登桂全力支持北圻的战事。

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张登桂出任北圻经略大臣。但嗣德帝对张登桂甚为倚重,凡事都需要张登桂帮忙出主意。

这个张登桂智力超高,主意极多。一旦张登桂离开顺化,嗣德帝还真有些心虚,不知道该怎么应付当前的危局。

况且,有些脏事,张登桂肯做,也肯为嗣德帝背骂名。如果换了方正刚直的阮知方,一定不会为嗣德帝背骂名。

所以,嗣德帝一直都很喜欢张登桂,认为张登桂有风度,说话委婉动听,犹如春风沐雨。但私下里,越南士子常把张登桂比做是满清乾隆朝的和珅、道光朝的穆彰阿,把他归于和珅、穆彰阿这样的大奸臣。

与之相反,阮知方总是棱角分明,动不动就上书劝谏,颇为嗣德帝所不喜。所以,嗣德帝即位之初,就受张登桂的摆弄,把阮知方贬为南圻经略大臣,“逐出京城”,眼不见为净。

不过,朝臣中还是有不少明白人的。他们知道北圻纷乱已久,一会半会不能平定,更不能与如日中天的征越军贸然决战。

可他们惮于张登桂的威势,又见嗣德帝主战,没人敢轻易主和。

倒是户部尚书阮伯仪仍不服气,上前奏道:

“阮缵夫生前担任北圻经略大臣,对北圻情势极为熟悉,定的是‘先抚后剿’的策略。他招降天地会山堂,采用步步为营的策略,稳扎稳打,屡战屡胜,打得蝗贼无法招架。

“由此可见,缵夫的策略是正确的。阮知方主张以守为战,以战为守,与缵夫的遗计相合,并且有所升华。这两人一个是北圻经略大臣,一个是南圻经略大臣,都是国之柱石,对国情一清二楚。

“他们都主张稳扎稳打,徐图缓进,岂非巧合?为江山社稷计,臣以为要相信阮知方,坚持以守为战,以战为守。”

阮朝的北圻经略大臣、南圻经略大臣职权极重,各掌全国三分之一土地,堪称一方诸侯。

阮伯仪搬出阮登阶、阮知方两位大臣,就是想使嗣德帝回心转意,不再亟亟于决战。

嗣德帝果然受到触动,脸上露出犹豫之色。

张登桂见状,越前上奏,说道:“此一时,彼一时也。阮登阶做北圻经略大臣时,对手是高伯适率领的蝗贼。蝗贼虽是北圻人,毕竟也算是我朝的子民。高伯适虽然谋反,却也曾是我朝官员。

“北贼贼首取王号为越王,用夷变夏,意欲吞并所有五岭以南地区。况且我国曾是中国故土,至今仍是清国藩属。北贼志向不小,向北意图颠覆满清,向南意图吞并我国。

“我与北贼,势不两立,不是他死,就是我亡。现在,北贼已经冲进北圻,逼到了我们家门口。我们再不与之决战,难得还要等他们攻进顺化吗?”

张登桂故意混淆话题,力主与征越军决战,暗指阮知方避敌不战。他知道嗣德帝最好面子,最经不起激将。

果然,嗣德帝态度转变,说道:“北贼欺我太甚,真以为我越南无人了嘛!”

这话说得相当严重了!

群臣察言观色,纷纷附和起嗣德帝,恨不得立即与征越军决一死战。

阮伯仪见状,心里恨极了张登桂,又恨极了殿里的同僚,觉得这些人不顾大局,趋附奸臣,杀之亦不足惜。前线的阮知方苦苦支撑危局,朝中大臣不支持,皇帝不信任,这让阮知方怎么打仗?

阮伯仪顿时生起一股亡国之悲。他奋不顾己,再次慷慨陈词,说道:

“皇上,阮知方久任疆臣,南征北战,为皇朝立下赫赫战功。高蛮人、暹罗人听说阮知方的名字,至今仍然惶恐。咱们身处后方,不能体会前线的难处,但也不能随意干涉前线,让前线将士寒心呀。”

这话虽说在理,却十分刺耳,令嗣德帝非常不悦。他冷冷地说道:

“阮伯仪,你是户部尚书,别人都喊你大司徒、大司农。朕且问你,若不尽早决战,若要按阮知方所说持久作战,前线的粮饷从何而来?

“你手里管着皇朝的钱袋子。朕再问你,皇朝现在还剩多少钱,还够发几个月的军饷?官员们的欠饷,何时能够补齐?”

和满清一样,阮朝内忧外患,财政入不敷出。不仅军队欠饷,各级官员的饷银也不能足成发放。

嗣德帝听从张登桂的建议,决定弛民间鸦片之禁,每年可征收30多万贯鸦片税。此举受到太后、阮知方等人反对。但阮朝财源枯竭,军费开支膨胀,嗣德帝除了坚持征鸦片税,别无他法。

除了开征鸦片税,嗣德帝还在北圻增加田赋。阮朝以南方起家,为笼络北方人,曾对北方实行减税。现在,国家财政吃紧,嗣德帝只得在北圻清查私田,回收田赋,加剧了北圻地区的动荡。

谈到钱,阮伯仪对阮朝的财政一清二楚,无话可说。

于是,这次廷议有了结论。在张登桂的怂恿下,嗣德帝下旨切责阮知方。上谕中有一句,是嗣德帝亲自添加,说阮知方“畏敌贻忧,全无施措”,要求阮知方得令后立即出战。

根据张登桂的建议,这道上谕用的是“明发”。“明发”顾名思义,意为公开发行,通用于国家重大政令或需全国共知的大事,如宣战、议和、大赦、高级官员的除授降革等。

张登桂搞这么一出,实有羞辱阮知方的意思。这道谕旨一旦明发,天下皆知嗣德帝的态度,阮知方不奉诏都不行了。

喜欢1850再造中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1850再造中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