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1850再造中华 > 第321章 破城

1850再造中华 第321章 破城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5:05:21 来源:书海阁

嗣德帝与他最信任的张登桂一样,哪怕敌军已经攻占了顺化南城,也不愿迁都或者“出狩”。

对于张登桂来说,敌人打着“诛登桂、清君侧”的旗号,必置自己于死地。他逼死了阮知方,与镇西军结下深仇大恨。不管他出逃到哪,镇西军都不会放过他。

张登桂的家乡在广义府,他也是广义府历史上第一个登科中试的人。如果他逃往广义府,召集宗族、亲信,或许能够抵御一阵子,却必将为家族召致灾难。

唯有在顺化,在兵马云集的京城,张登桂还能苟活一时。如果敌军攻进顺化,张登桂就战败自戕,决不受辱于敌人。他已经六十多岁,把持朝政二十余年,可以死而无憾了。

对于嗣德帝来说,征越军打着“诛登桂、清君侧”的旗号南下顺化,似乎藏有许多深意。

杨烜虽已称王,却仍然遥奉太平天国,并未独立建国。“清君侧”历来都是臣子对抗君主的口号。征越军声称“清君侧”,用的是臣下对君上的口吻,至少可以推出两点:

第一,征越军不会推翻阮朝;第二,杨烜仍然尊重嗣德帝。

特别是,征越主将罗大纲已经通过秘密渠道向嗣德帝转达了意思,进攻顺化只诛首恶,之后仍旧维持阮氏正统。

所谓“首恶”,自然就是张登桂了。张登桂把持朝政二十余年,党同伐异,从一个先帝眼里的国之肱骨,蜕变成了人人侧目的奸臣。

嗣德帝登基五年,屡屡受制于张登桂,对他是又爱又恨。爱其才,恨其奸,借征越军之手诛杀张登桂,也算是舍车保帅了。

当然,代价是惨痛的。一旦越军战败,征越军必将染指北圻。镇西军已经投降敌军,南圻也将脱离阮朝。

可不这样,又怎么办呢?顺化是阮氏龙兴之地,也是阮朝都城。若要迁都,则国本动摇。

若要举全国之力对抗征越军,不说能否抵抗得住,各地豪强、农民军、山贼必将趁机而起,地方各省也将脱离阮朝统治。

为今之计,只有守住顺化,以拒敌军。若守得住,就得凝聚民心士气。若守不住,就先杀张登桂,再与敌军媾和,保住顺化皇城,保住顺天府这块根本之地,进而保住阮朝的皇位。

嗣德帝的这种心理,在历史上表露无遗。从1847年即位,到1883年驾崩,越南在嗣德帝时期国运衰颓,内忧外患。

对内,除了有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还有阮福洪保、阮福洪槢、段征等宗室、大臣的谋反事件。

对外,法国人对越南屡屡进逼,先占领整个南圻,又逐步蚕食中圻、北圻,甚至直接进攻顺化。

嗣德帝终其一生,始终不敢正面抵抗法军,从未有过激烈主战的举动。他的宗旨,似乎只是保住阮氏的皇位、名位,而无需在乎阮朝的主权、地盘。

现在,征越军大军压境。嗣德帝认为自己留有退路,可以保住皇位,并未表现出死战到底的决心。

但对于张登桂来说,存亡荣辱全在顺化一战。他恢复了年轻时的好战,挪用户部库款犒赏官兵,精心布防,决定与征越军决一死战。

征越军海军陆战队攻克南城没多久,张登桂便指挥越军,向南城发起了反攻。但北城与南城之间隔着一条香江,越军掌握不了制江权,派往南城的兵力相当有限,反攻南城也是雷声大雨点小。

海军陆战队在南城堤岸设置炮阵地,压制越军炮火。海军战船方得驶进香江,扫除越军设置在香江中的竹桩障碍物。

在海军战舰、海军陆战队的炮火压制下,越军炮台相继哑火。海军陆战队在北岸登陆,试图进攻顺化北城。

阮朝经营顺化城已久,城防设施非常完善。加之敌众我寡,海军陆战队的推进非常缓慢。

直到三天后,征越军陆军先锋赶到顺化,战场形势才开始逐渐好转。

此战关系征越大局的成败,罗大纲亲临前线。他一改往日剽疾如风的风格,用兵小心谨慎,按部就班,由外向内,扫清越军外围据点。

顺化守军的抵抗意志相当坚决。征越军使用舰炮轰塌顺化外城城墙后,守军亦不甘落后,与进入城中的征越军开展巷战。

这里是阮朝首都,京兵武器精良,甚为剽悍。负责城防张登桂足智多谋,掌握阮朝大权,亦要垂死挣扎。

征越军伤亡太大,又因为水土不服、连日争战,出现了小范围的疫病。

罗大纲与杨国瑞商量,决定调镇西军到前线,让他们担当攻城主力。

这次陆军南下,镇西军作为步二师的仆从军,一直打辅助,从未担任主攻。毕竟他们新降不久,征越军还不能完全信任他们。

杨国瑞觉得可行,说道:“镇西军世守南圻,被张登桂调到北圻送死。主帅阮知方的战死,也被镇西军记在了张登桂名下。两者有血海深仇,不妨调他们攻城,让他们纳投名状。”

于是,罗大纲檄令镇西军进攻顺化,又特意交待镇西军统帅阮林,要他只进攻外城,不得进攻内城,也就是阮朝的皇城;大臣里只杀张登桂,不得滥杀无辜。阮林得令,甚是踊跃,率领镇西军精锐开抵顺化。罗大纲已经允诺他们,攻下顺化后,仍让镇西军镇守南圻。

镇西军官兵家眷大多在南圻,都想早日回到南圻。阮林与张登桂又有杀父之仇,作战极为英勇。他们熟悉京兵的作战方式,与京兵巷战亦不落下风。

征越军也与镇西军并肩作战,利用火器优势打击京兵。如此连战三日,征越军剿灭外城里的越军,把内城皇宫围得水泄不通。

张登桂自杀,外城已破。嗣德帝也慌了神,派协办大学士潘清简、机密院大臣林维浃前往罗大纲大营负荆请罪。

潘清简、林维浃都是明乡人,即明朝在越南的遗民。潘清简祖籍福建省漳州府海澄县,是越南南圻首位进士。林维浃地位更尊,是嗣德帝即位时的辅政大臣。

这两位华裔大臣思想开明,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技。历史上,他们一度受到保守的嗣德帝的打压。因他们擅长处理洋务,嗣德帝又不得不倚重他们。越南嗣德帝时期的外交事务,多由两人主持。

罗大纲听说潘清简、林维浃过来请罪,对此非常重视,亲自来到帐外迎接。

潘清简的客家话说得比林维浃好。他对罗大纲深深一揖,说道:“罗大帅,我二人受嗣德帝所托,向大帅负荆请罪了!”

罗大纲没给他们下马威,哈哈大笑,说道:“张登桂把持朝政,把越南搞得乌烟瘴气,说起来,你们两个也有责任。现在我受越王所托,诛杀奸臣,肃清阮朝朝政,于越南黎民百姓,也算是一件大功德。”

这番话绵里藏针,又颠倒是非,让潘清简二人颇感不快。不过,征越军兵临城下,他们也只能忍辱负重了。

潘清箭挤出一丝笑容,说道:“越王胸怀天下,大帅用兵如神,皆是中越两国之福。”

罗大纲请他们入帐,冷不妨地问道:“听说两位都是明乡人,自然和我一样,都是中国人。你们受嗣德所托,求和于我。我却想问你们,你们是站在越南这边多一点,还是站在中国这里多一点?”

这个问题,却让潘清简和林维浃难以回答。他们虽然是华裔,却在越南扎根已久,又是阮朝的大臣。论理说,自然是站在越南这边多一点。但这样一说,势必会让罗大纲不高兴。

喜欢1850再造中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1850再造中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