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1850再造中华 > 第336章 怡和合并

1850再造中华 第336章 怡和合并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5:05:21 来源:书海阁

广州火车站位于城北,为广三铁路的起点,通往广州市三水县。这条广三铁路是一条复线铁路,全长不到五十公里,全部位于珠江东岸,没有穿越大江大河,施工难度不大。

为了修建广三铁路,杨烜特意组建了铁道兵团,发动了许多民工,极大地加快了铁路修建的进度。预计再过半年,到1854年元旦,广三铁路就能建成通车。

这天下午,杨烜一行离开谘议局,为新落成的广州火车站剪彩。当越王的马车车队姗姗来迟时,广州火车站外已经聚集了许多人。

军政府有意宣扬广三铁路的成功,邀请了许多名流参加剪彩活动。这些人中除了广东铁路建设公司的高层、军政府高官、铁道兵代表,还有广州本地缙绅、洋商代表、各国驻穗外交官。

美国驻华专员麦莲也受到邀请,由革命军海军代理司令唐约翰陪同,在剪彩活动中占据了一个好位置。

杨烜首先发表了一段简短的讲话:“广三铁路是我国建设的第一条铁路。建成通车后,广三铁路将与西江、北江航运连接,沟通粤西、粤北,有效提升广东省的交通效率。

“为建设广三铁路,我们从美国友邦引进了铁路技术,军民官商上下齐心,共同努力。广东铁路建设公司董事长丁日昌先生,为建设广三铁路呕心沥血,居功最伟。

“广州士绅踊跃投资,为广三铁路提供了必要的资金。铁道兵团发扬革命军优良传统,备尝艰辛,百折不挠。铁道工人吃苦耐劳,任劳任怨。

“预计再过半年,到1854年元旦,广三铁路就能建成通车。我们的事业不止于此,今后,我们还要在广东、广西、交趾建设铁路,将三省连成一体……”

讲到这里,底下已经欢声雷动。麦莲分明看到,底下有铁道兵代表、工人代表已经热泪盈眶。

这使麦莲想起了太平天国、满清治下的百姓。太平天国境内的百姓总是一脸戾气,夹杂着恐惧与不安。满清治下的百姓更多的则是麻木与茫然。

只有越国的百姓,脸上有着朝气,眼睛里有光,令人触动。杨烜在发言中特意感谢了美国人,令麦莲更生好感。

讲演完毕,便是剪彩。在众人的鼓掌声中,杨烜干脆利落地剪断了红绸布。再之后,便是摄影留念。

革命军入主广州后,重用广州南海籍科学家、“中国照相机之父”邹伯奇,摄影店也跟着流行起来。

邹伯奇是个科学奇才,学贯中西而不事科举。他早在1844年,就研究西学书籍,独立发明了照相机。

在满清治下,邹伯奇怀才不遇。杨烜却对他格外常识,抬举他做了黄埔造船厂的厂长。在西方流行已久的摄影技术,也在邹伯奇的推动下,在广州风靡一时。

旧式相见曝光时间长。众人排好座位,等了好几分钟,才算曝光结束。

拍照一结束,剪彩活动也就算结束了。人群散去,各忙各的。

麦莲觉得这活动未免有些虎头蛇尾,请了这么多名流,这么快就结束了,未免有些说不过去。

秘书丁韪良是个中国通,对广州情况已经非常熟悉。他向麦莲使个眼色,说道:

“专员先生,你看,越王和英国人走到一起了。”

麦莲顺着丁韪良手指方向,果然看到了几个英国人,正围着杨烜聊天。从他们的衣着、气质来看,这些人都是地位尊贵的英国人。

麦莲刚来中国不久,只认识其中两个人:英国公使文翰、英国驻广州领事阿礼国。他忍不住皱起眉毛,说道:“文翰不是说要去上海吗?怎么还留在广州?”

文翰留在广州,自然是有事情要处理。丁韪良不便说破,提醒麦莲:

“文翰左边那两个人,身着棕色西装的瘦高个名叫威廉·渣甸,身着黑色衣服的矮胖子名叫詹姆斯·马地臣。这两个人正是英商怡和洋行的创始人、老板。”

麦莲来中国时,曾在商船上做过中国方面的功课,知道威廉·渣甸这号人物。

威廉·渣甸早年受雇于东印度公司,在公司鸦片船上担任随船医生。他从鸦片贸易中嗅到了商机,联手詹姆斯·马地臣创办了怡和洋行。

怡和洋行曾是外国在华最大商行,曾经大力开发香港,史上有“未有香港,先有怡和”之说。

不过,最令麦莲感兴趣的,是威廉·渣甸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作为”。

此人性格强硬、好斗,被广告人称为“铁头老鼠”。林则徐前往广州禁烟时,威廉·渣甸跑回英国,煽动英国民众情绪,迫使英国议会通过了对华作战的决议。

此时的威廉·渣甸,却失去了往日的神采,垂头丧气地跟在公使后面。

丁韪良介绍道:“马地臣一向被渣甸的光芒掩盖,其实也不容小觑。渣甸和马地臣优点互补,配合默契。渣甸是个出色的战略家、强硬的谈判高手,马地臣则是个兢兢业业的职员、忠于职守的财务专员。

“两人对比鲜明,渣甸瘦高而马地臣矮胖;马地臣贵族出身,而渣甸来自于平民家庭;渣甸强硬、严肃,而马地臣坦率、活泼;渣甸以工作狂着称,完全是商业头脑,而马地臣爱好艺术、非常有口才。“鸦片战争前,渣甸派马地臣回英国,游说政府对中国采取强硬行动。当时的英国外相,‘铁公爵’威灵顿公爵(阿瑟·韦尔斯利)非常蔑视马地臣,把他斥为鸦片贩子。

“渣甸只得安排马地臣回到广州,自己回到英国,发扬自己的好斗作风,激起了伦敦市民的民族情绪。战后,怡和洋行成为外国在华最大商行。

“去年秋天,伍崇曜状告怡和洋行侵权,怡和洋行败诉,被迫改名。在军政府的刻意打压下,怡和洋行在华夏一蹶不振,反而被美商旗昌洋行超越……”

听到这儿,麦莲也幸灾乐祸地笑了起来。美国原是英国殖民地,与英国曾经两度战争。

第一场战争是美国的立国之战,打败了宗主国英国,被称为“美国独立战争”。

第二次战争即“1812年战争”,又被称为“美国第二次独立战争”,从1812年一直持续到1815年。

在1814年的奇萨比克战役中,英军攻陷华盛顿特区,把白宫、国会大厦、造船厂等公共建筑全都付之一炬,被美国人视为奇耻大辱。

丁韪良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说道:“专员先生,我最近听到风声,说越王正在秘密行动,推动怡和公司与怡和洋行合并。

“因为一直没有证据,不敢擅自向您汇报。您看越王现在与英国人混在一起,怡和公司与怡和洋行合并之事,恐怕并非空穴来风。”

喜欢1850再造中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1850再造中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