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1850再造中华 > 第348章 战略转变

1850再造中华 第348章 战略转变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5:05:21 来源:书海阁

敷衍过李寿春,杨烜便把他打发到了花县。

花县是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南王冯云山的家乡。金田起义后,洪秀全、赖莲英夫妇在花县仍旧遗留有族人,多被满清官府囚禁。

冯云山信教虔诚,一心为公,抛妻弃子。太平军金田起义时,冯氏宗亲尽皆留在花县,子嗣逃散。

这次李寿春出使广州,军政府便把遗留下来的洪氏、赖氏、冯氏族人召集起来,愿意前往天国者,都可随李寿春回天京。

韦志先则留在广州,等待怡和公司交货。这一单生意,怡和公司一时无法全部交货,只能分为两批。

第一批于半个月后起运,第二批于年底前起运,在大瘐关交货。韦志先将押运第一批货物,并护卫李寿春返京。

杨烜这边,则召集军政委员会开会,商议调整战略方向。他打算放弃既定的北进湖南、江西战略,转而经营闽、浙。

军政委员会隶属于越王府,地位、性质类似于满清的军机处,是越国的决策机关,也是越国最高权力机构。

杨烜亲自担任委员会主任,委员有总参谋长冯可钦、军政府政务卿杨国琛、陆军司令陈虹、海军司令唐约翰四人。

冯可钦之前一直坐镇梧州,协调指挥东征战役,刚回广州不久。

历时一年有余的东征战役,已经进入尾声。除桂北个别地方外,大部分地区已经结束战争,均田工作也进入到收尾阶段,各级军政府已经进入正轨。

不过,光鲜的背后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隐忧。冯可钦说:“大致上,东征战役较为顺利,两广的局势总体让人放心。但也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警惕。

“第一,军政府建立得较为仓促。为保证政权平衡过渡,军政府大量留用旧官僚。这是权宜之计,不得已而为之。现在,军政府已经站稳脚跟,应当下大力气整肃官僚队伍。

“第二,陆军深入内地,征战一年有余,或剿匪,或均田,或组建军政府,兵力极为分散。暂时而言,陆军已经无力再发动新的战事。

“第三,桂北、粤北一带,出现了零星的抵抗武装。绿营兵一触皆溃,倒是一些地主武装,作风颇为顽强。特别是桂北一带,有王錱率领的湘勇,与我军交手多次,有胜有败。不除掉王錱,桂北难以安宁。”

湘军分为多个派系,王錱的老湘营是湘军中纪律最严、作风最硬的部队。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裁撤湘军时,特意留下了老湘营。

左宗棠出征西北时,曾国藩又特意把老湘营拨给左宗棠。而老湘营果真不负众望,在西北屡立奇功,为维护中华领土完整做出了极为杰出的贡献。

王錱率领湘勇骚扰桂北,杨烜自然不能掉以轻心,说道:“王錱这个人,我是知道的。他是曾国藩的好朋友、理学大师罗泽南的大弟子。

“曾国藩创办湘军,陆军倚重罗泽南,水军倚重彭玉麟、杨载福。王錱性格刚直激烈、骁勇善战,本受曾国藩的重视。

“但王錱野心勃勃,飞扬跋扈,不大服从朴直迟钝的曾国藩。两人由此交恶。曾国藩在湖南打了胜仗,不久就要出师湖北。

“王錱则被湖南巡抚骆秉章留用,专司保卫湖南。他在桂北频频用兵,着实讨厌。不日之后,我打算带近卫师巡视边疆,到桂北消灭王錱所部。”

近卫师负有保卫中央之责。自革命军入主广州后,便一直守在广州附近,成为革命军的机动力量。他们久静思动,正可到桂北与王錱的老湘营一决高下。

杨烜之前便主张从桂北出兵湖南,与满清争夺两湖、江西等长江上游重地。他说要巡边桂北,众人多有误会,以为他要在湖南发动北伐。

却见杨烜话锋一转,说道:“我近日思考多时,准备改变战略,转而向东经营福建。”

众人精神一振,冯可钦内心也轻舒了一口气。相比于北伐湖南、江西,东征福建要容易得多。

要东征福建,必然要走海路。革命军的海军不用参加筹建军政府、均田等事,可以随时抽调出来作战。而满清福建水师、江南水师荒废已久,就连海盗都打不过,更别提革命军海军了。

杨烜解释道:“东征福建,克里米亚战争是最大的诱因。大家知道,欧洲列强陈兵克里米亚,不久必将大动干戈。英、法、俄三国在华军舰,大部分已经开往克里米亚。

“列强在华缺少军事存在,为我们征服福建、窥视苏浙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大家想想,革命军入主广州、征越军征服交趾时,都遭遇到了列强的干涉,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福建有福州、厦门两处通商口岸,浙江有宁波,江苏有上海。若放在他时,若我们要进军闽、浙、苏,洋人一定不会袖手旁观。他们在克里米亚打得难解难分,就无力干涉我们。”

讲起欧洲列强,杨国琛尤其忿恨。他是军政府政务卿,常与洋人打交道。之前四国外交官齐聚广州,干涉越国征伐交趾,令杨国琛深感头疼。杨烜继续说道:“第二,福建地处海上贸易要道,台湾府盛产黄金、煤炭。我们占了福建,就可窥视江苏、浙江,进而占领整个东南沿海,切断满清经济命脉。

“第三,我已向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发出密约,邀请他东征苏浙。有革命军在福建遥相呼应,太平军极有可能顺利打破江南、江北两大营。

“大家知道,情报局那边已有报告,认为洪杨之间必将内讧。何时内讧,内讧的导火索是什么?我认为,必是杨秀清威望最高、疏于防备的时候。

“一旦太平军打败江南、江北两大营,杨秀清的威望将到达顶点。盛极而衰,月盈而亏,杨秀清的命运很可能将在那时发生逆转。

“以太平军杀人如麻的尿性,洪杨内讧必将是血流成河,太平天国也将元气大伤。这对太平天国来说是个悲剧,却是我们经略东南的一大契机。”

杨烜说得未免有些轻巧,令杨国琛有些不以为然。他说:

“自古南方作战,往往先取长江上游。若有事,则浮江而下,以上克下。我们取福建、苏浙,却是先占下游,再仰攻上游,其势有所悖逆。”

杨烜笑了笑,觉得三叔毕竟出身于旧官僚,思维有些固化,似乎一直心心念念着进攻四川老家。他耐心说道:

“我们鼓励发展工商业,就是要以先进的工业文明,取代落后的农业文明。洋人船坚炮利,来去自如,无所谓上下游,指哪打哪。

“我们也已建成了一支小型舰队,虽说敌不过洋人,却足以对付清军。特别是蒸汽战舰,无需借助风力、水力,以下攻上,又有何妨?”

喜欢1850再造中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1850再造中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