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1850再造中华 > 第357章 风林坳王錱遇阻

1850再造中华 第357章 风林坳王錱遇阻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5:05:21 来源:书海阁

近卫师长李秀成长期跟在杨烜身边,很得杨烜的真传。

他知道王錱擅长用兵,不会轻易中伏,便在驿道沿途贴在许多写有“莫要追击,小心中伏”的字条,又层层设置疑兵,为的就是迷惑王錱,折掉王錱身上的锐气。

王錱性格急躁,果真中了李秀成的计策,在祁东镇的开阔稻田地里遭到伏击。

而对手革命军训练有素,长时间趴在稻田泥泞地里而无怨言。他们装备的1852式步枪射程远,在两三百米的距离仍有很高的精度。

最重要的是,1852式步枪已经与洋枪一样,使用了铜质底火、金属定装弹,完全不怕雨水淋湿。

这已经超出了王錱的认知。湘军的鸟枪已经得到改进,却仍是燧发枪,火药与弹丸分离,装填繁琐,射速缓慢,更不能沾水潮湿。

这就是新式武器的威力,也是工业化的威力。虽说越国才有了一点工业化的雏形,但优先发展军工业,革命军已在武器上对湘军形成了压倒性的优势。

这种工业与农业的差距,是王錱预料不到,也追赶不上的。他苦修理学,却昧于世界大势,只能成为战争的牺牲品。

却说湘军在祁东镇中伏,一时人仰马翻,当场损失上百人。

前队主帅张运兰当场毙命。尽管如此,湘军仍不慌乱,由营官刘松山接替指挥。

刘松山令湘军前队就地隐蔽,又推出劈山炮接仗。劈山炮类似于后世的大型散弹枪,轻便易于携带,可喷出数十枚铅制弹子,有效射程可达二三里,足以对付革命军伏兵。

革命军伏兵亦不甘示弱,使用迫击炮压制湘军的劈山炮。

老湘营之强,强在军纪严明。其官兵训练有素,发起冲锋,展开白刃战时,罕逢对手。可是,他们火器落后,根本就靠近不了革命军。

湘军中伏,很快便伤亡了三四百人。刘松山经验不足,又不敢擅自撤退,担心累及后队主力,只得使用劈山炮勉强支撑局面。

正在进退为难之时,王錱带领后队赶到。他见形势不对,当即下令撤退,使用劈山炮阻击革命军追兵。

革命军大获全胜,正要追击,却被湘军劈山炮所阻。这段地形稍显宽阔,但周围仍有崇山峻岭,不便追击。湘军只需把劈山炮布置在险要的地方,就能挡住革命军。

李秀成见状,下令停止追击湘军。兵贵神速,他也不打扫战场,率军继续东进,摆出要袭取衡阳城的架势。

衡阳事关湘省安危,乃敌所必救。王錱无论如何都不敢坐视衡阳陷落,必会拼死过来追击。

敌急则我缓,李秀成打算在衡阳近郊设伏,集中兵力歼灭王錱的老湘营。

当晚,李秀成的大军抵达风林坳。此地距离衡阳只剩六十里山路,树木茂密,便于伏兵,却又位于两处山口之间,常年多风,故得此名。

李秀成见状,便打算在风林坳设伏。陈玉成觉得不妥,说道:

“风林坳形如元宝,虽能埋伏数千人马,却也是个绝地。往东是衡阳,衡阳乃兵家必争之地,湘军必在此驻有重兵。

“衡阳守军强行军的话,一天功夫就能到达风林坳。王錱接连败仗,却皆为小败,实力未损。若王錱与衡阳清守军前后夹击,我们的处境就危险了。”

李秀成却笑道:“你多虑了。湘军不是正规军,没有守城之责。衡阳的清军,十有**是绿营兵。湘军与绿营兵势同水火,衡阳守军又要守城,一定不肯过来增援王錱。”

曾国藩创办湘军,以厚饷激励士气。最低级的湘军步卒,平时军饷每月有四两白银,战时另有津贴,杀敌有奖赏,战死有抚恤。

对比绿营步兵,每月仅有一两白银,还被上锋以各种名义克扣。这其中的差距可想而知。

湘军军饷如此丰厚,却不是正规军,全靠曾国藩自行筹措。为此,他擅自在湖南境内开征厘金,又向咸丰讨要“部照”,变卖功名,甚至为贪官申请封诰。

为了筹饷,曾国藩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他甚至还曾设立湖南审案局,抹杀盗贼,擅行杀戮,侵夺了湖南按察使的权力。

种种行径,使曾国藩得罪了整个湖南官场。他只是“帮办团练大臣”,并非钦差,却事事以钦差自居,凌驾于巡抚提督之上,为人所侧目。

湖南提督鲍起豹是湖南绿营兵的主帅,尤其不忿,鼓动手下绿营兵挑衅湘军。有一次,绿营兵围殴湘勇,包围了曾国藩的团练衙门。

曾国藩狼狈极了,在亲兵的护卫下翻过围墙,逃到一墙之隔的巡抚衙门,向湖南巡抚骆秉章告状。骆秉章幸灾乐祸,安慰曾国藩忍耐,毫无责备绿营兵的意思。

无奈之下,曾国藩只得离开长沙,在衡阳操练湘军,创办水营。直至湘军在岳州打了胜仗,把太平军赶出了湖南,曾国藩才终得扬眉吐气。

现在,曾国藩的湘军正在岳州一带集结,准备进军武昌。衡阳境内只有一处湘军粮台,负责督造战船,里面都是些文员。负责守卫衡阳的绿营兵与湘军积怨已久,根本就不会出城增援王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王錱的老湘营虽然能征善战,受到骆秉章的倚重,毕竟只是团练武装,根本就调遣不动衡阳城的绿营兵。

李秀成孤军深入直扑衡阳,原因也尽在于此。他凑过身子,对陈玉成说道:

“越王跟有我过约定,待我们把王錱调动至驿道,他会派一支奇兵跟踪在后。现在掐指一算,那支奇兵也该过来了。

“王錱的部队夹在我们两军之间,进退失据。驿道两旁皆是崇山峻岭,我们使用步枪、迫击炮等轻武器,完全就能压制敌军。王錱无路可退,恐怕就要全军覆没了。”

陈玉成这才知道,杨烜虽在桂林,却早已筹算好了一切,对前线局势了如指掌。

第二天,王錱率军赶到风林坳。老湘营训练有素,前锋有探路之责,在风林坳发现了革命军伏兵。

王錱自知打不过革命军,只推出劈山炮打击革命军。

李秀成在杨烜身边耳濡目染,擅打“巧仗”,亦无意与王錱硬拼,便下令使用迫击炮压制湘军的劈山炮。

两军都无从补给弹药,皆要珍惜弹药。他们相当默契,互相炮击了一个钟头,便各自停止炮击。

王錱派出一营兵马,发动试探性地攻击。出人意料的是,革命军抵抗并不激烈,亦不发动反攻,似乎打定了主意要坚守阵地,不放老湘营回衡阳。

王錱思前想后,大呼中计!革命军走这条险道,不是为了进攻衡阳,而是为了歼灭自己这支湘军。如果他们在背后派出一支奇兵前后夹击,自己将无路可退!

事已至此,王錱只得放低姿态,向岳州的曾国藩、长沙的骆秉章、衡阳的绿营守将求救。

但岳州、长沙距此太远,远水救不了近火。衡阳的绿营兵一向畏葸无能,又有守城之责,十有**不敢出城。

王錱对此不抱希望,准备向后撤退。从风林坳向后撤,经排山、祁东可到大营镇。从大营镇往南,有一条山间小道,向南可以通往衡阳府常宁县。

因此,只要湘军能退到大营镇,就有希望避免全军覆没的命运。

只是,王錱才一提出撤退,麾下大将张运桂就跳出来反对。张运桂的兄弟张运兰不久前刚刚战死,张运桂急着报仇,怎么也不愿意撤退。他反对的理由也很有说服力:

“风林坳距离衡阳只有半日的路程。如果我们不战而退,岂不相当于把衡阳拱手让给了敌人?若果真如此,上锋追责起来,老湘营何以面对世人?”

一向英明果决的王錱,此时也犯了难,不知是该往前冲,还是向后撤退。他自负清高,打仗胜多败少,经此挫折,才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自己与老师罗泽南,与曾国藩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喜欢1850再造中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1850再造中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