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1850再造中华 > 第377章 废除协定关税

1850再造中华 第377章 废除协定关税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5:05:21 来源:书海阁

中国派遣使团访问欧美,第一站放在英国,引起了英国民众的极大的关注。

在欧洲人的印象人,中国顽冥不灵,难以沟通。英国曾经两度派遣使团,都无功而返。最后还是靠帕麦斯顿勋爵发动鸦片战争,才最终撬开了这个老大帝国的大门。

现在,人家不仅派遣了两百多人的庞大使团,还表现出相当大的诚意,很得英国人的好感:

陆雨晨表现出了不卑不亢的绅士风度,在各种外交场合举止得当。他在中英建交问题上表现得相当专业,赢得了英国政坛大佬的尊敬。

随行商人公开展示了中国自产的钢铁、来复枪、火炮,令英国商界自叹不如。

海军留学生们求知欲强,纪律严明,活力四射,展现出蓬勃的朝气。

……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伦敦各大报纸对此进行了连篇累牍的报道。中国使团访英一事,甚至盖过了克里米亚局势,成为伦敦人街头巷尾议论的中心话题。

其中有篇《泰晤士报》的文章流传最广告,最为脍炙人口。作者叫康威廉,原本在《晨邮报》效力,刚跳槽到《泰晤士报》不久。

他被伦敦报界视为后起之秀,以文笔犀利、敢说敢写着称。中国使团访英,康威廉抢得先机,第一个采访到陆雨晨。

来到《泰晤士报》后,康威廉使出平生本事,写下了一篇《论陆雨晨先生访英》,对中国使团访英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中国初次派遣使团访英,为中英交际史册之第一紧要事,不能不详论之。

“清国历来俯视一切,自视天朝上国,他国不为藩属,即为蛮夷,殊为可惊可笑。未经鸦片战争以前,清国待西洋各国,尚不足侪缅甸、安南、暹罗、朝鲜之列。

“西商到华者,经中国皇帝哀悯远人,听从沿海觅食;其战舰则视同盗船,来不知何由,去不知何往,驿骚海疆,强索国帑而已。

“后来帕麦斯顿勋爵发动战争,皇家海军远征清国,占据广州,璞鼎查爵士指定和约,大减清国自欺之见。然而其自大之心,终不能改。

“清国上至皇帝、枢臣,下至督抚、海关监督,犹不知西洋利害,仍以蛮夷视我。又经许多翻难避就,仍不与各国建交,亦不允各国遣使驻扎燕京。

“此等事,清国视为最失国体,不特皇帝不允行,满朝文武亦噤若寒蝉,言必获咎。地方督抚官员亦上行下效,盲目排外。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是以英中《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两广总督却始终不允我国商民进入广州。文翰公使亦曾举兵相加,清国则加兵相抗。清国之顽固保守,几无救药。

“从前中国有个皇帝,为中国有史可考之第一皇帝,恐民智之日滋,因而焚书坑儒,至今传为笑柄。清国之皇帝虽不如他,却也神似矣。

“幸而,越王起于南中国,占据岭南,国号为越,与清国争天下。越王者,清国名将之后裔,为人雄才大略,见多识广。

“其最奇者,乃越王精通英文,书写流畅,通话无阻。此事甚奇,却为公使文翰等人所亲证。而越国大兴教育,开放通商,学习西方科技文化制度,亲近西方国家,生气勃勃,实乃未来中国之曙光。

“经查,越国开国不久,美国即与之建交。中美建交之后,两国商务合作频繁,于铁路、电报、桥梁、证券、造船等多有合作。不惟越国气象为之一新,美国商人亦从中获得无数利益。

“如今越国工商渐起,英国国民、船只至越国不断增多,商务日盛,交涉日繁。而我国与越国并未建交,仅在广州驻有一领事,交涉多有不便,亦不利于维护英国在华之利益。

“两国建交,互派公使,实有必要,甚至迫在眉睫。因为越**工产业已然崛起,枪炮性能优越。克里米亚战争在即,英军急需采购越国之军火……

“两相比较,清国占地广而越国占地狭,清国人口众而越国人口寡。然则清国君臣昏聩,官员**,军队涣散。越国与之截然相反。

“是故有识者皆知,越国上而清国下。日后能够夺取中国天下者,非越国莫属。英国为世界第一强国,中国则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英中建交,势在必然……”

这篇文章论据充分,说服力强,在伦敦市民中流传甚广。英国商人组成了游说团体,政客亦形成了小团体,督促英国与中国建交。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帕麦斯顿、罗素、格莱斯顿等政坛大佬也极关心舆论动向,开始研究对策,论证中英建交的利弊。

不久之后,康威廉亦从陆雨晨拿到了杨烜写给英国国民的公开信。这封《致英国国民的公开信》在《泰晤士报》上一经发表,立即赢得引起了汹涌的民意。

据《泰晤士报》随机调查,伦敦市民主张与越国建交的比例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七十四。就连英国女王都已知道,与中国建交已经水到渠成了。当陆雨晨前去拜访财政大臣格莱斯顿时,双方自然而然地谈到了建交问题。格莱斯顿显得非常坦诚,当场表示支持中英建交。

身为财政大臣,格莱斯顿更多地谈论到了中英建交后的关税和商业合作问题。陆雨晨则据理力争,要求取消“协定关税”。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逼迫中国签订了《南京条约》,规定“协定关税”。

所谓“协定关税”,是一种单方面的协定。即英商对华进出口货物的税率,中国要同英方商量,却并未规定中国对英进出口货物的税率,英方须同中国商量。

因此,协定关税的实质是中国单方面的减让关税税率,这是对中国关税主权的严重侵犯。

海关关税除了可以提高国家财政收入,更重要的是可以保护本国工商业。中国如果不能自行调整关税税率,洋人就能肆意在中国倾销洋货。

这也是中国近代工商业始终发展不起来的一大原因,也是近代中国洋货充斥的一大原因。杨烜立志要发展壮大近代工商业,非废除协定关税不可。

首发&:塔>-读小说

格莱斯顿是个自由派,主张在经济上实行自由贸易政策,政治上标榜自由主义统治。历史上,格莱斯顿先是托利党(保守派),1859年加入自由党(自由派,由辉格党改组而成)。

他最大在的历史功绩是:为英国资产阶级制定自由贸易预算方案,取消保护关税制度,使英国资产阶级成功地击败了整个世界市场上的竞争者,夺取了世界工业霸权。

不过,这些历史功绩,都是他在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完成的。如今,他资历尚浅,羽翼未丰,党内还有帕麦斯顿、罗素两位前辈骑在他的头上。

尽管协定关税有违格莱斯顿的自由贸易主张,但它对英国资产阶级的好处是毋庸置疑的。因此,格莱斯顿并不愿意废除协定关税。

对此,陆雨晨威胁道:“先生,协定关税有违贸易最惠国待遇原则,也有违先生的自由贸易主张。所以,我国与美国建交时,美国人明确声明放弃协定关税特权。

“也正因为此,我国与美国的商业合作十分愉快。美国人携带大量资本,进入我国的铁路、桥梁、电报、造船、纺织、茶叶等领域。我国也在美国投资,建立了钢铁、炸药分厂。

“任何一个有良知、有理想的政治家都不会否认,中英《南京条约》是一个肮脏的、以强凌弱的条约。其中的协定关税条款,更是鼎璞查爵士对清国大臣琦善的欺骗。

“因为琦善的本意,是两国实行对等协定关税。鼎璞查欺负琦善不懂国际公法,玩弄文字游戏,规定片面协定关税。

“越王尊敬英国政府,珍视中英友谊,愿意继续承认《南京条约》及其附属条约。我们将继续开放通商口岸,并开放更多的通商口岸。但协定关税条款,万万不能接受,必须予以废除。

“此次克里米亚局势紧张,各国皆有向我国订购军火的意向。但抱歉的是,我**工产能有限,如果贵国坚持协定关税,我国将优先向废除协定关税的国家提供军火。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这不仅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也有着商业上的考量。我国商人并不欢迎协定关税。而我国最大的企业,即怡和公司,亦已与贵国怡和洋行合并。

“原怡笔洋行老板威廉·渣甸,也已成为怡和公司股东。渣甸先生原是英国在华商业领袖,同样极力反对协定关税。他已派人回英国国内游说议会,先生应该不会不知情吧?”

格莱斯顿无力辩驳,因为陆雨晨所说都是实情。而渣甸在伦敦游说议会,亦令格莱斯顿深为头疼。

他本就有意推行自由贸易政策,正打算与法国、比利时、普鲁士等国订立自由贸易通商条约。没想到,中国人倒跑了过来,逼他提前做了决断。

喜欢1850再造中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1850再造中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