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1850再造中华 > 第385章 军政委员会

1850再造中华 第385章 军政委员会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5:05:21 来源:书海阁

(出使欧美这一段情节,灵感来自湘军大佬郭嵩焘出使欧美的经历。郭嵩焘是湘军大佬,曾担任广东巡抚,有两个女儿,亲家分别是曾国藩、左宗棠。

(郭嵩焘很有见识,出使欧美后,对欧美政治、文化、社会制度近距离深入观察,赞不绝口。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没想到,满清顽固派指责郭嵩焘“事鬼”、“欲向夷人称臣”,把他斥为汉奸。家乡士子亦义愤填膺,竟然集会要拆毁郭嵩焘在家乡的宅邸。

(郭嵩焘见识非凡,对洋务运动之弊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认为列强之强不在坚船利炮,而在于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主张从制度层面学习列强。

(他被列强誉为“东方最有教养者”,回国后却受到极为不公的待遇。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华夏的现代化道路,阻力极大,任重而道远。)

却说“海神”号返回广州,已是1854年2月。马上就要春节了,越王府内却格外忙碌:筹划已久的“二次东征”,已经箭在弦上。

革命军“二次东征”,以福建为首要目标,包括台湾岛。满清在福建的军事力量,相当孱弱。因此,“二次西征”预计难度不大,无需投入太多兵力。

此战的关键是,太平军将在天京以东发起大战,力图击破满清江南、江北两大营。两军遥相呼应,或将产生意料不到的效果。

杨烜对“二次东征”期望甚高,甚至还在百忙之中,参加过一次总司令部的兵棋推演。

作战参谋们有些纳闷,不知道杨烜为何对“二次东征”如此看重。毕竟去年罗大纲主持征越战役时,杨烜几乎完全置身事外,甚至都不关心越南的战事。

只有极少数的亲信,知道杨烜的目标不在福建,而在江苏、浙江,在天京。他预言太平军会打破江南、江北两大营,之后洪杨会发生内讧。

这种预言,尤其是洪杨内讧爆发时间的预言,听上去未免有些匪夷所思。但杨烜坚持己见,又一向算无不中,大家便都只好相信了。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陆雨晨回国的正是时候。“二次西征”不仅是革命军的事,也是军政府的事。而越国工商业日趋发达,势力进入交趾、婆罗洲等地,影响力日趋扩大。

现任政务卿杨国琛是杨烜的族叔,出身于绿营武官,虽对杨烜忠心耿耿,却已不再适合主政军政府。

陆雨晨文武双全,又出使过欧美等国,见识不同寻常,由他接替杨国琛担任政务卿,已是水到渠成。

这天,越王府军政委员会组织开会。军政委员会是越国最高权力机构,每次开会常要决定大事。委员只有五人,除了杨烜,便是革命军总参谋长冯可钦、军政府政务卿杨国琛、陆军司令陈虹、海军司令陆雨晨。

加之现在时近春节,陆雨晨使团回国,革命军东征在即。几个时间点纠缠在一起,使得这次会议颇引人瞩目。

军政委员会虽然很重要,其本身的办公场所却很低调,只是越王府一处独立的、屋舍紧凑的院落。

与清朝军机处一样,越**政委员会关防特严,闲杂人等一概不得接近委员会。委员们开会时,所有人不得进入会议室,别说抽烟喝茶这种小事,就连记录会议,都由委员亲力亲为。

委员会会议通常由杨烜主持,记录会议则由排位最后的委员记录。陆雨晨排位最后,本该由他记录。陈虹为人最为谦虚,借口说陆雨晨在外劳累奔波一年,又不熟悉最近的时政,执意由他执笔记录。

第一件事,自然该由陆雨晨介绍欧美之行。陆雨晨简明扼要,把自己在婆罗洲团结华人社团,与列强建交,向英法美俄等国推销军火,与美国商人开展商务合作,佩里将军叩国日本等事简要叙述一遍。

众人听得津津有味。尤其是,使团在婆罗洲成立华人同盟会,事迹早已传回越国,令人大感兴趣。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杨烜评论道:“越国第一次派遣使团出访外国,历时一年有余,收获颇丰。我们不仅与列强建立了外交关系,还在婆罗洲保护华人,在欧洲废除了协定关税,与美国商界达成了共识……

“下一步,我们要充分利用此次出访的成果,选派人员担任驻外公使。要继续扩大军工生产,及时完成军火订单。要继续扩大工商业投资,支持怡和公司、新宁公司扩张……”

第二个议题,是调整人事。为了支持“二次东征”,也为了加速国内工商业发展,有必要在人事上有一番大的变动。

最重要的,便是杨国琛不再担任军政府政务卿,专任资政院议长。政务卿之职,改由陆雨晨担任。陆雨晨则由武转文,遗留下来的海军司令之职,由美国人唐约翰正式接任。

这是一项极为重要的人事变动,连带着要做出许多调整。譬如,唐约翰接任海军司令后,照例进入军政委员会担任委员。陆雨晨的外交才能也得到了检验,杨烜决定把外交大权下放给军政府。具体来说,就是在军政府政务院中增设一个外交部,由陆雨晨兼任部长。

杨国琛不再担任政务卿,权柄大减,不免有些失落。杨烜安慰他道:

“三叔,军政府事务繁杂,又要与外国人打交道,也是项苦差事,就留给年轻人干吧。你以后专任资政院议长,仍旧是军政委员会的委员。”

杨国琛脸上挤出了一丝笑容,心里升起一股“廉颇老矣”的伤感。却听杨烜语重心长地说道:

“我力主成立资政院,初衷是想让资政院监督政府,收集民议,团结人心。你既担任议长,又担任政务卿,左手监督右手,自然都是虚谈。资政院里的议员,虽然地位不低,却并不敢说话,有时还不如都察院里的检察官。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现在外国多设有议会,又多分设贵族院、平民院。我国的资政院,大抵相当于外国的贵族院,谘议院则相当于外国的平民院。

“外国政治上的实权,实操于贵族院。我国的资政院,议员多为军队勋功、各省代表、工商业主、士林领袖、满清降官等。若能履职得当,必能像西方贵族院一样,焕发一股新气象。

“三叔,你是我的族亲,又担任过政务卿,熟悉军政府的情况。今后你专任资政院议长,有权威监督政府。你应该振作精神,把资政院的议员们调动起来,提高资政院的影响力。否则,资政院就真的成了摆设,为人所轻视了。”

杨国琛听过这话,始知杨烜的良苦用心,说道:“越王请放心,我一定不辱使命。”

谈及“二次东征”,这是此次会议的重头戏。首先由陈虹做情报简报。

陆军司令陈虹,实际负责主持越王府军谘府。陈虹与杨烜私交很好,而军谘府又负责军队人事、情报等事务,他的权柄也大有上升之势。

根据军谘府情报局的报告,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从西征战场上抽调精锐部队,预计将在3月天气转暖时,向清军江南、江北两大营发动大规模的战争。

今年的冬天比以往年份要寒冷,特别是江南一带,1月时积雪盈尺。因此,太平军推迟了作战计划。

革命军即将完成作战准备,部队集结在闽、粤边境。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杨烜在会议上做出了决定:就地过春节,正月初八发动战争。

他说:“福建境内的清军很弱,这一点问题不大。值得关注的是,福建沿海有厦门、福州两处通商口岸,洋人在此驻有领事,需要与之交涉。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二次东征,我们与太平军遥相呼应,太平军也极有可能顺利打破江南、江北两大营。情报局预测,说洪杨火并已有迹象。一旦太平军打破清军两大营,太平军将趋于极盛。

“盛极而衰,洪杨火并或许将发生在那个时候。一旦洪杨火并,我们就可以趁虚而入。如果灵渠那时候还未修好,主力便只能从福建北上浙江、江苏,趋向天京。

“这就意味着,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经营福建,来不及在福建均田免赋。到时候,势必要借重我的叔父杨国桢。陈虹,你得吩咐情报局做好万全的准备,务必要把杨国桢解救出来。”

杨国桢是杨遇春的次子,文武双全,袭了“昭勇侯”的爵位。杨烜于1850年起事时,杨国桢担任闽浙总督,驻节福州。

那时候,咸丰刚刚即位,满人排汉风气正盛。杨国桢受杨烜牵连,官职、爵位都丢了,被软禁在福州。

现在杨烜羽翼已成,杨国桢若得自由,只能过去投靠杨烜。他担任过闽浙总督,在闽浙官场上还有不少旧人。若有杨国桢相助,革命军经略闽浙将更有把握。

陈虹胸有成竹,说道:“大王请放心,情报局的特工绝不会失手。”

喜欢1850再造中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1850再造中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