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1850再造中华 > 第43章 旗昌行

1850再造中华 第43章 旗昌行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5:05:21 来源:书海阁

清军重视火器,火炮、火枪普及率已经超过百分之七十。也就是说,每一百个清军中,至少有七十人操枪操炮,只有不到三十人使用弓箭长矛等冷兵器。

如此高的火器装备率,放眼历朝历代,都是非常罕见的。

清军火器虽多,却十分落后。这固然不足以御外侮,用来镇压国内民变,却是绰绰有余的。

历史上,太平军刚刚起义时,军纪极严,士气极高,一路势如破竹。

但凭借着火器优势,清军逐渐占据上风,打得太平军无法在广西立足。太平天国南王冯云山、西王萧朝贵、春官正丞相罗大纲等人,都直接死于清军的炮火。

没有洋铁炮,黑旗军就难以在火力上压制清军。日后,两军交战,黑旗军难免要重蹈太平军的覆辙。

海盗张黑仔率领十二艘战船投靠黑旗军。但张黑仔实力有限,在广东海盗中并不入流,其战船主要从事走私活动,装配火炮一般。

英国海军仅靠几艘不入流的战舰,就打得广州海盗无法立足。海盗的战斗力到底有几斤几两,由此可见一斑。

首发-:-塔读小说@

杨烜招纳张黑仔加入黑旗军,仍对洋铁炮念念不忘。反正官军并无反攻陈家堡的迹象,他决定亲往广州,与洋商谈判购买火炮。

这是一件非常凶险的事。广州虽然靠近外海,却地处珠江入海口,附近航道复杂,岛屿林立。清军经历过第一次鸦片战争,修葺完善十几处炮台。

洋商大多聚集在广州西南城郊的商馆里。要靠近商馆,保厘炮台、西炮台、水靖炮台是必经之地。这三处炮台扼守航道,一旦清军开炮,凶多吉少。

英国人进犯广州,一方面靠坚船利炮轰击炮台,一方面派陆军绕至炮台背后偷袭,方才占据上风。

杨烜仅靠两艘战船护送,就想靠近商馆,岂不危险?

尽管如此,杨烜力排众议,毅然决定亲往广州,与洋商直接接触。

当时,英国商人在广州一家独大,其中的怡和洋行、沙逊洋行、颠地洋行等英资商行实力雄厚。

譬如怡和洋行,曾费力开发香港,有“未有香港,先有怡和”之称。即便到了现在,怡和集团仍是世界五百强企业。

美国乃后起之秀,美资洋行也开始在广州兴起,包括普金斯行、旗昌行、同孚行等。

当时中外贸易,最大宗商品贸易自然是鸦片。英商垄断了印度鸦片、孟加拉鸦片,美商主要帮英商分销鸦片。后来,美商在土耳其发现了鸦片产区,垄断了土耳其鸦片市场。

塔读.app,免费小说>.网站

印度鸦片、孟加拉鸦片又称“大土”,土耳其鸦片又称小土。

杨烜前往广州寻求合作的洋行,是一家以经营小土、生丝、茶叶为主的美资“旗昌洋行”。

旗昌行是洋行中的后起之秀,为了与英商竞争,旗昌行姿态很低,不仅与黑白两道关系密切,还涉足军火业务。

杨烜乘坐一艘波山艇,张海仔率领一艘海盗船护送,一路有惊无险,顺利抵达广州城郊的旗昌行。

洋行见杨烜等人一身平民打扮,起先并不重视。

洋人知道,华夏官府高高在上,强势主导着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即便广州十三行商富可敌国,在官府面前也得低声下气。

商人腰缠万贯,照例要花钱买个官衔,在社会上方有地位。杨烜等人并无官服,显然社会地位一般。

另外,洋行一向都有惯例,洋人通常雇佣华人买办,让华人买办与客户、官府周旋。除非订单特别大,洋人不会轻易出面。

华人买办熟悉华夏风俗,方便与天地会都黑道势力来往,可以在洋行与华人中间起到一定的缓冲、桥梁作用。

这个华人买办与海盗张黑仔、天地会黄大牙颇有勾结。见到张黑仔、黄大牙两人簇拥着杨烜,买办觉得来了大单子。

讨论群伍陆彡74彡陆7伍

刚寒暄两句,还没进入主题呢,却听杨烜直截了当说道:

“i,want,to,see,your,boss。here,is,a,liang,silver,business。”(我要见你的老板,这里有一笔两万两白银的大买卖。)

买办愣住了,这个年轻人竟会说英语?

买办虽然也会一点英语,却是“买办”英语,只能勉强应付生意往来。

与之相反,杨烜英语标准流利,带着一股美国东北部的口音。杨烜穿越前,上过双语学校,又在211大学里通过了英语六级,具有相当的英语功底。

这买办一向以会英语而傲骄。没想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一个其貌不扬的年轻人,竟会说一口标准的英语。他费劲想了半天,才反应过来,弄清楚了杨烜的意思。

张黑仔、黄大牙和刘旻虎更是目瞪口呆,想不到杨大帅竟然还会说英语?难不成,真是哪吒转世?

两万两白银可不是个小数目。买办不敢怠慢,跑到柜台里面找到了经理唐约翰。唐约翰是米国人,跑到中国冒险。最近半年,广州城外局势紧张,战争一触即发。旗昌行洋员大多跑到香港避难,唐约翰自告奋勇留守。

听说有个年轻的中国人会一口流利的英语,唐约翰大为惊奇。

密码

当时满清有规定,禁止洋人学习汉语。为了防止华人与洋人勾连,各级官府亦暗里禁止华人学习外语。

唐约翰用英语和杨烜交谈片刻,大喜过望。他再次看了下杨烜的帖子,又把杨烜端详了一遍。确认过杨烜并非混血后,他忍不住地问道:

“陈先生,您的口音中似乎带着一丝纽约口音。敝人斗胆问一句,您是否去过美国?是否从美国人那里学的英语?”

杨烜的大名已在广州流传开来。此次来旗昌行,他的帖子上用的是化名“陈城”。

杨烜笑了笑,诓道:“我是四川人,早年结识了一个美国传教士,从他那里学会了英语。只是四川那边民乱纷扰,那位传教士也死于民乱。我受家族所托,来广州购买洋炮,以保卫乡梓。”

唐约翰将信将疑,问道:“不知那美国传教士叫什么名字?或许我能认识?”

两人一直说英语,周围几个人都不明所以,连买办也听得云里雾里。

杨烜对道:“他叫马文逊,新泽西人,祖上是英格兰新教徒。自我出生起,马文逊就在四川,留辫子,穿汉服,与华人无异。

“马先生被人告发,无处可归。我家一向开明,收留了马先生,全家皈依了新教。后来,马文逊外出传教,被无知乡民所杀。

“我家成了教民,也受乡民攻击。里面是非曲直,实在是一言难尽。为了保卫家族,我也只得冒险来到广州,请买洋炮。”

扣扣

说罢,杨烜把一张清单递给唐约翰,里面详列了所需的洋炮,以及配套的炮弹、瞄准具、象限仪等。

唐约翰览罢,大吃一惊。买办已经告诉他,杨烜背后之人是海盗、天地会头目。看他的样子,多半是海盗、天地会头目的领导。

他们要买两万两白银的火炮,足够装备一个炮兵营了。若不是为了造反,还能为了什么?

不过,唐约翰转念一想:眼前这人虽然满嘴跑火车,却会说一口流利的美式英语,显然与美国渊源甚深。即便旗昌行不卖给他们火炮,他们也可以去找其他洋行,甚至可以去澳门、去南洋买。

再者,广州闭市已久,旗昌洋行生意惨淡。若能接下这单生意,至少可以赚三四千两白银。自己若能玉成此事,至少可以分成一千两白银。

但是,杨烜等人来路不明,不是海盗就是天地会,或者兼而有之。若向他们售卖军火,日后得罪了满清官府,旗昌行还怎么与十三行商做生意?这岂不得不偿失?

想到这,唐约翰犹豫地说道:“陈先生是马先生的学生,就是美国人的朋友。我们旗昌行愿意与陈先生合作。”

杨烜心里一喜,却听唐约翰继续说道:“只是,一来我们缺少存货,二来这火炮乃军用物资,敝人不敢擅自出售,还得派人前往香港请示。”

去香港?一来一回,岂不又要耽误时间。

杨烜费尽口舌劝说,唐约翰就是不松口。

塔读小说ap.p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