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1850再造中华 > 第435章 肃顺独对

1850再造中华 第435章 肃顺独对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5:05:21 来源:书海阁

今天,咸丰又提前结束了召对。四个军机大臣面面相觑,因为今天所议之事,大都议而不决。他们虽有不甘,却也只能向咸丰跪安,离开了养心殿,回到军机处值庐里。

这种事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军机处号称是满清权力中枢,一切军令政令都出自军机处,然后或转发内阁,或密函外地督抚。

这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已在满清行使了一百多年。到咸丰这里,却另有变动。因为咸丰更信任一个宗室亲贵:爱新觉罗·肃顺。

满清的权力中枢在军机处,所以军机大臣常被称为“真宰相”。然而,军机大臣人数不定,更像是皇帝的幕僚,权力、地位远不如唐宋时的宰相。

史家常有评论,说肃顺才是清朝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宰相。咸丰对其极为信任,而肃顺也勇于任事,极有魄力,是清朝咸丰年间有名的权臣。

一个冷知识是,肃顺虽是真宰相,却自始至终从未担任过军机大臣。他身上兼有多个差使,最重要的两个职务是御前大臣和领内侍卫大臣。这两个职务,使他能与咸丰朝夕相处。

这天,咸丰提前结束与军机大臣的召对,就是为了与肃顺商量政务。四个军机大臣,彭蕴章包庇同党,穆荫庸碌无能,文庆倚老卖老,杜翰资望太浅,都不能使咸丰满意。

刚才议政议了半天,四个人大事没有担当,小事意见不合,令咸丰颇感厌倦。国事艰难,军机大臣们却是这种德行,岂不糟心?

等军机大臣们走后,咸丰也有些累了,与肃顺一起来到养心殿西暖阁。

西暖阁分南北前后两室。前室西为“三希堂”,匾额为乾隆御笔,里面收藏有书法大家王羲之的三张书帖,因而得名。中室匾额由雍正御笔“勤政亲贤”,南为窗,北设宝座,为皇帝召见大臣之处。西暖阁关防甚严,南窗外抱厦设有木围墙。

太监送来两杯茶水,随即离开暖阁,驱散暖阁外的小太监,方便君臣二人密谈。

咸丰帝有些口渴,把一杯茶水一饮而尽,随后问道:“肃六,军机们的召对,你觉得如何?”

肃顺在家族中排行第六,咸丰称他为肃六,是一种比较亲昵的说法。

肃顺为咸丰添上一杯新茶,说道:“事情谈得挺多,先谈洋药税吧。臣以为,除了开征洋药税还不够,应该允许洋药自由买卖,允许民间种植洋药。”

早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前,朝廷对鸦片就有严禁与弛禁的争论。弛禁派主张,鸦片本就是一种药材,对治疗痢疾、疼痛有奇效。除此之下,弛禁鸦片可以阻止白银外流,增加朝廷收入。

战后,五个通商口岸自然可以公然买卖鸦片。但在内地,在一些偏远省份,若是地方官对鸦片深恶痛绝,亦不妨严禁鸦片,朝廷并不干预。

肃顺进一步阐述道:“当下,鸦片贸易日甚一日,朝廷又要集中精力剿灭粤匪,已无力禁止鸦片贸易。各地督抚为了筹措军饷,常对鸦片贸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民间为了获利,亦常常私自种植鸦片。

“与其让洋人从鸦片贸易中大赚特赚,不如自己种植。这样一来,白银外流的现象会得到有效的遏制,户部也能开辟税源,增加利钱。”

若说开征鸦片税,咸丰尚能接受。若说允许民间自由种植,咸丰就有些上头了。这样一来,中国岂不遍地鸦片,民间岂不遍地鸦片鬼?

中国本就人口过剩,耕地不足。若允许民间种植鸦片,必将挤占耕地,生民口粮何以为计?

但种鸦片利润高,云南、贵州、四川等西南偏远省份,早有民间私自种植鸦片。

而在两年前,肃顺就有允请求许民间种植鸦片的奏疏。当时的户部尚书翁心存,军机大臣祁寯藻、彭蕴章都群起反对。

咸丰帝不由得想起了彭蕴章的原话,(如果允许民间种植鸦片)“何以见先皇于地下?”他不由得气馁,说道:

“开征鸦片税,不妨放手去办。至于允许民间种植鸦片,则万万不可。此事不必再提了。”

肃顺见状,也就只好作罢,不再提鸦片的事了。

咸丰想了想,说道:“肃六,吏部满尚书出缺,我想让文庆迁转吏部尚书。至于文庆留下来的户部尚书,你是户部侍郎,升任尚书最是恰当不过。”

清朝的内阁六部,以吏部最尊,尚书照例都得由翰林出身的官员出任。文庆虽是满人,却也是正儿八经的进士出身,且是道光二年的进士、翰林,资望绝对够了。

满清以异族统治中国,在六部设置上别具匠心。明朝时,每部设一尚书、两侍郎,并称为“三堂官”。清朝时,每部设满汉两个尚书、满汉四个侍郎。这样一来,每部就有六个堂官,内阁官员编制膨胀许多。

肃顺本为户部左侍郎,由侍郎而迁转为尚书,就能掌握户部大权。户部汉尚书是翁心存,出身于常熟大家翁氏,书读得好,笔下功夫了得,却是个书生,受到肃顺的轻视。

满清的财政,国库由户部掌管,皇家内帑由内务府掌管。肃顺既任内务府大臣,又任户部尚书,完全掌握了财政大权。咸丰嗜好声色,索求无度,内务府缺钱,就能从户部暗中腾挪。此中奥妙,肃顺心领神会,跪拜谢恩,说道:“皇上知遇之恩,臣誓死以报。”

咸丰笑了笑,说道:“肃六,你的忠心,朕是知道的。也只有你,肯在朕面前说真话。你要好好当差,帮朕应付眼下的危局。”

肃顺感动得挤出几滴泪水,说道:

“臣自知皇恩浩荡,总想多为皇上干些实事,有时操之过急,难免被人诬陷,说臣揽权、跋扈。可时局艰难,官员颟顸,若不痛加整顿,如何对得住列祖列宗呢?”

肃顺也属于皇族,还出身于铁帽子王家庭,只因是个庶子,才考了个“三等辅国将军”的爵位。(清朝下级闲散宗室需要考试,才能获得爵位。)

咸丰叹道:“你上的奏折,主张削减旗人的俸禄,为前线将士筹措军饷。朕看了好几遍,觉得你说得很对,可朝中反对声音太大。

“军机几个大佬,没人敢干这件得罪人的事,‘交部’讨论。你觉得呢?”

所谓“交部”,是军机处把奏折发回内阁六部,由职能部门讨论,商量处置办法。这是一种打太极的做法,无非是想借此拖延时间,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因为旗人的俸禄是铁杆庄稼,生下来就有,直到死后才取消。数百万的旗人,大多数都没有差使,指望这份俸禄安身立命。一旦裁减旗人俸禄,断人饭碗,必将被旗人恨之入骨。

肃顺刚刚升任户部尚书,正思报效。他知道咸丰也有难处,便慨然说道:

“皇上,臣以为军机处交部,完全是推诿塞责。皇上试想,内阁奉军机指示办事。军机没有担当,把事情推给内阁。臣蒙皇上信任,又是户部堂官,理应推动此事。

“皇上,臣也是旗人。臣上这个奏折,不是存心要跟自己人过不去。只因旗人靡费粮饷,而前线将士又缺粮少饷,大清要靠前线将士卖命。削减旗人俸禄,实有必要,臣愿担此骂名!”

咸丰颇受触动,说道:“既如此,就照你说的办!”

喜欢1850再造中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1850再造中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