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1850再造中华 > 第443章 王牌中伏

1850再造中华 第443章 王牌中伏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5:05:21 来源:书海阁

由索伦猎人、达翰尔猎人组成的满洲马队,一向都被清廷视作王牌部队。八旗兵入关后迅速堕落,与之相反,索伦人、达翰尔人则始终生活在东北苦寒之地,骑射功夫一点都没落下。

乾隆皇帝自诩平生十大武功,满洲马队功不可没。为防止索伦猎人、达翰尔猎人腐化堕落,乾隆甚至专门颁布过诏旨,把索伦部落、达翰尔部落限制居住在东北极寒之地,不准他们接近汉人城市。

江南大营统帅和春为了对付革命军,特意奏调了一支达翰尔骑兵,为之装备了大量的新式来复枪。

谁知道,这支江南大营的王牌部队,与革命军甫一交手,就被革命军骑兵打懵了。

达翰尔人以渔猎为生,从小就擅长骑射。加上生活在东北极寒之地,达翰尔人吃苦耐劳,坚忍不拔,保持着早期八旗骑兵的风采。

只是,他们不习惯使用来复枪,射击训练太少,又没有经过系统的军事训练,勇于冲锋陷阵,却不讲协同配合。

面对革命军骑兵的冲击,达翰尔人积极迎战。谁知道,双方距离还有四百米时,革命军就开枪了。得益于无烟火药技术,革命军步枪的有效射程可达到五百米。

枪声一响,达翰尔骑兵沉不住气,随即开始还击。他们使用的来复枪,大部分都是普鲁士造的德莱赛步枪,仍然使用黑火药,纸壳定装弹。

这款步枪原本并不知名。五年前,杨烜在广州举旗起义,率先向洋行订购德莱赛步枪。经过实战检验,德莱赛步枪迅速走红,成为清军、湘军购买来复枪的首选。

只是,德莱赛步枪仍旧使用黑火药,口径高达15.4毫米,重达4.7千克,长度则达到惊人的1420毫米,在马背上使用十分不便。

革命军1852式步枪产量增加后,随即不再使用德莱赛步枪。但这款步枪价格便宜,性能可靠,洋行又不限购,仍然受到清军的青睐。

因为口径粗,子弹装药量大,德莱赛步枪的射程比1852式步枪还要远,可以达到六百米。但德莱赛步枪精度、威力、射速都弱于1852式步枪。实战中,射手通常在距离两三百米远时开枪。

双方使用步枪对射,互有损失。相比之下,达翰尔骑兵损失更大。

革命军步枪射速快,开枪后不产生硝烟,射手可以快速射击。达翰尔骑兵开枪后,黑火药会产生浓厚的白色硝烟,影响射手视线。德莱赛步枪使用纸壳定装弹,装弹速度也不如革命军。

装备上的优势是其一,战术上的优势更为重要。

达翰尔人则只会猛打猛冲,企图接近革命军骑兵,与革命军短兵相接。他们骑术精湛,马上功夫相当了得,若能接近革命军,就能使用马刀战胜革命军。

革命军骑兵的战术更为灵活。两军还相距两百米时,革命军兵分两路,一路向左,一路向右,似乎不敌达翰尔骑兵,要避开敌人逃跑。

达翰尔人精神一振,为首的八旗偏将急令亲兵擂响战鼓。鼓声乃进攻的信号,官兵得令,急忙催马急进,追击敌军。

革命军果然不敢接触达翰尔骑兵,掉转马头后撤。达翰尔人更加奋勇,接连追击革命军二三里。

忽见前面一条大河,革命军却越来越少,像是钻入了什么密道似的。那员八旗偏将心中大?,掏出望远镜一样,才发现革命军骑兵都已下马,战马卧倒在地,革命军则躲在了战马的后面。

这是怎么回事?八旗偏将心生疑惑:难不成,革命军已经走投无路?难不成,他们也跟那些骑骆驼的西域骑兵一样,使用骆驼做掩体?

更多的达翰尔骑兵已被即将到来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一窝蜂地向前冲去。八旗偏将百思不得其解,只得任由部队冲锋。

离河堤还有两百米时,革命军开火了!他们的火力,比刚才交锋时密集得多,还有炮弹不时落在达翰尔骑兵中央。

八旗偏将恍然大悟:中计了!这不正是革命军擅长的“回马枪”战术吗?

望远镜内,八旗偏将果然看到许多步兵,早已侯在河堤上。他们已经埋伏已久,就等着达翰尔骑兵上套了。

达翰尔人不知是计,还以为大河乃老天相助,打算把革命军赶入大河呢!

八旗偏将忙令手下亲兵猛敲金锣。自古鼓声前进,锣声后退。达翰尔人得此信号,再见前面炮火猛烈,才知道中了革命军的埋伏。

在革命军猛烈的炮火下,达翰尔骑兵纷纷倒毙。一名骑兵倒下,往往连带着周围数名骑兵倒下。骑兵迅疾如风,前面的骑兵想停下,后面的骑兵又汹涌而至,彼此相互冲撞,真是乱作一团。

好不容易摆脱混乱,达翰尔骑兵已经损失了三分之一的兵马。河堤上的革命军骑兵则奋起追击,又毙伤敌人无数。

仅此一役,被和春视为王牌部队的达翰尔骑兵,就损失了超过一半的兵马。江南大营官兵本就欠饷,听闻达翰尔骑兵战败,士气更加低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革命军入主南京以来,由于兵力单薄,又要防范太平军,只能在南京采取守势。如此过了一个多月,直到等到革命军骑兵的到来。

这期间,革命军攻占南京,杨烜在南京建号称帝,发布讨清檄文。诸多大动作,清军江南大营竟然毫无作为,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江南大营兵力捉襟见肘。

江南大营编制八万多人,用在南京前线的约有五万人。其余两三万人,要配置在后方,保护苏南、皖南的粮台,要保证后勤补给线,兵力捉襟见肘。

南京是座大城,江南大营在天京以东的防线就长达一百多里。江南大营使用消极围困战略,五万多兵力散布在一百多里防线上,缺少机动力量。

(二)江南大营作为正规军,处处受到朝廷遥制。

和春威望有限,不敢不执行咸丰和军机处的命令。但南京与北京距离遥远,一个公文往来差不多需要两周时间,朝廷的指示与战场形势常常脱节。

与之相反,曾国藩就常常抵制朝廷的军令。咸丰令他担任苏浙闽三省钦差,节制三省军务,他同样采用拖延策略,拒不赴任。

(三)江南大营将领互不服气,士气低落。

向荣行伍出身,由小兵积功至江南大营统帅。他活着时,很少拖欠军饷,甚至还用军费购买鸦片,以犒劳官兵。为此,下级官兵都很拥戴向荣。

和春继任为统帅后,克扣军饷,又试图整肃军纪,下级官兵多有不服。张国梁作为副帅,便很瞧不起和春,互相不服。

(四)江南大营孤立无援。

江南大营与湘军是死对头,双方常常在军饷上面发生争执。遇有战斗,两军也互不配合,乃至于互相拆台。

至于以扬州为大营的江北大营,与江南大营也不对付。双方为了争夺厘金,亦常常在咸丰面前打官司。两大营划江而治,作战毫无默契可言。

革命军骑兵打败达翰尔骑兵后,顺利攻占宜兴,前往南京的道路已经畅通。步兵一师主力也源源不断地开来。

江南大营老营设在南京沧波门、高桥门之间,与南京城近在咫尺。面临着灭顶之灾,和春枯守老营,如坐针毡,真正是度日如年。

喜欢1850再造中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1850再造中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