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1850再造中华 > 第452章 肃清苏北

1850再造中华 第452章 肃清苏北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5:05:21 来源:书海阁

北路军打垮了清军江北大营,任务远未结束。江北1带,还有另外1个棘手的敌人:捻军。

若说是敌人,也并不恰当。因为大部分的捻军都是反清的,算是革命军的天然盟友。但捻军是民间武装,带有根深蒂固的落后性,与帝国纲领格格不入。帝国要想在江北建立稳固的基层政权,必须除去捻军。

捻军起源于“捻子”。“捻”是淮北方言,意思是“1股1伙”。捻子亦民亦匪,所谓“居者为民,出者为捻”,农忙为民,农闲为捻。

1851年,捻子在豫南聚众闹事。

1852年,皖北大旱,入捻农民增多。当年,捻众在安徽亳州雉河集歃血为盟,推张洛行为盟主,起义抗清,号称“十8铺聚义”。捻子正式成军,建立黄、白蓝、黑、红“5旗军制”。

黄河决口后,淮北1带洪水滔天,农民流离失所,被迫入捻。淮河南北,遍地皆捻。各路捻子会盟,公推张乐行为盟主,正式组建捻军。

太平天国时期,张乐行接受太平天国封号,但拒绝收编,“听封不听调”。

杨烜建号称帝后,派情报局特工招抚捻军。张乐行愿意归顺革命军,被授予6军上校军衔,但捻军内部意见分歧。

1855年初,黄旗主张乐行、白旗主恭得树等人主张南渡淮河,配合革命军作战。其他各旗反对。

张乐行1怒之下,袭杀了很多反对者。尽管如此,其他各旗主仍然带着各自的捻军返回淮北。

步1师渡江后,捻军积极配合。攻破江北大营后,步1师与并肩战斗的捻军发生了1场严重的冲突。

事情虽然平息了下来,却传到了杨烜耳朵里,促使他下定决心:必须彻底收编捻军,肃清苏北。

当时,步1师正在猛追江北大营败兵。1支捻军听说清军溃败,乘夜前往清江浦劫掠。

清江浦是满清南河总督驻地,位于今淮安市主城区,是京杭大运河畔的商业重镇,有1条2十里长的沿河街市。满清朝廷在清江浦设有皇仓,专门储存粮食,隶属于户部,还有4个大型造船厂,隶属于工部。

这里是南北交通要冲。北方人南下往往走6路,在此换乘船只走水路,南方人反之。革命军在此驻有1个连的兵马。

1千多个捻军打算抢劫清江浦的街市,被革命军阻拦。双方擦枪走火,爆发了严重冲突。

事件导致2十4名革命军人阵亡,捻军则担心受罚,连夜逃往皖北,背叛了革命军。

捻军1向唯利是图,首鼠两端,杨烜对他们素无好感。但捻军又是1个复杂的群体,有张乐行、龚得树这样的行侠仗义之人,也有李昭寿、刘饿狼那样的见利忘义之徒。

大部分捻军在革命军、清军之间首鼠两端,革命军强时便投靠革命军,清军强时便投靠清军。

譬如,捻军出身的李昭寿,1度割据滁州。此人毫无底线,在太平军、革命军、清军之间左右摇摆,臭名昭着。曾国藩曾1针见血地评价他“暴戾险诈,最难驯驭”。

除了捻军,淮北还有大量的地主团练,以抵御捻军为名,行割据地方之实。

最典型者莫过于苗沛霖。苗沛霖人称“小周瑜”,以“筑寨”、“积粟”、“治兵”为方针,“高筑寨,广聚粮,先灭贼,后称王”,势力迅速膨胀。

他1度割据皖北,在太平军、清军、革命军之间左右逢源,占据临淮、颍上、寿州等滨淮地区。

(历史上,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就死于苗沛霖之手。当时,陈玉成在安庆战败,太平军损失很大。陈玉成急于恢复实力,向苗沛霖借兵,孤身轻入苗沛霖的老巢。

(苗沛霖俘虏陈玉成,把他献给清朝钦差胜保。不过,苗沛霖狡诈反复,最终被清朝僧格林沁剿灭。苗沛霖割据皖北,1度拥军十余万,被公认为中国近代史上第1个军阀。)

不管是捻军还是地主团练,他们都取得了当地基层政权,控制了当地社会。

只要本地的农民加入捻军或者团练,就可以得到捻军或者地主团练的保护,官府不能收税,盗匪不能侵扰。他们还插手基层纠纷,代行官府之权,百姓为之信服。

清军占据皖北重镇,派官差向当地农村收取赋税。捻军和地主团练就发起“抗粮杀差”运动,袭杀官府派来的粮差,使官府威信荡然无存。

尤其是捻军,隐隐控制江北农村。不除掉捻军,革命军就不能在江北建立稳固的基层政权。

杨烜认为,捻军擅长游击战,又控制了基层农村。要对付捻军,必须循序渐进,不能太过着急,防止他们狗急跳墙,倒向清军阵营。

(历史上,捻军在长期抗清作战中,形成1套独特的流动战法,常能克敌制胜。就连威名赫赫的僧格林沁,也死在了捻军手下。

(僧格林沁死后,清廷派曾国藩平捻。曾国藩以平定太平天国之余威,在剿捻问题上却屡遭败绩。后来,左宗棠与李鸿章联手,左宗棠平西捻,李鸿章平东捻,总算剿灭了捻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捻军给清朝统治以沉重打击,但也给北方的老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有些纪律败坏的捻军,每到1地就抢劫商户、钱庄、酒楼等;女人被强暴、蹂躏,男人则被乱刀捅死。

当时的皖北、苏北,捻军所经之地,很多女人为了不被凌辱,在捻子闯进家门之前,**上吊、跳井跳河,母亲带着女儿、姑嫂、姐妹同缢同亡者比比皆是。

革命军来到苏北,不仅要打垮江北大营,还要控制广大乡村,消除捻军、团练对基层乡村的影响力。

按照杨烜的指示,杨田将率领步兵1师,继续进攻徐州,占领整个苏北,并在苏北建立牢固的基层政权。

对于如何肃清苏北,杨烜要求革命军坚持以下原则:

1、坚决收编捻军、地主团练、太平军。

中华帝国治下,只能存在1支武装力量,那就是革命军。步1师夺占江北后,不管是捻军、清军、太平军、团练,包括天地会、白莲教、漕帮等其他秘密会党,要么解散为民,要么接受收编,决不允许单独存在。

为了保证革命军的纯正性,收编其他武装必须是彻底的、不留任何余地的。若有不从,则以敌军处之。

在军队问题上,态度必须坚决,必须旗帜鲜明,具体实施起来,则要讲究方式方法。

2、要循序渐进。

江北变乱为时已久,要想平复江北,难以1蹴而就。因此,杨烜强调,态度要鲜明,步骤要秩序渐进,不能激起大变。

具体来说,就是要集中精力肃清苏北,暂不涉足皖北。皖北的情况比苏北复杂,捻军主力也集中在皖北。

预计革命军占领苏北后,大量捻军、团练将逃往皖北。太平军在皖北有1支大军,由?王胡以晄率领。胡以晄已经接受革命军改编,将负责对付皖北的捻军。

同时,要下大力气治理淮河,兴修水利,减少水患,恢复农业生产。

3、要区别对待。

捻军派系林立,要区别对待。

张洛行、龚得树都是讲信义、知廉耻的好汉。两人抗清意志坚决,没有什么门户之见,赞同革命军的主张。自1854年底开始,两人便大力支持革命军,率军渡过淮河,与革命军并肩战斗。

张洛行、龚得树是革命军的朋友,主动恳求革命军派代表指导工作。对于他们这些人,革命军要采取亲近态度,极力笼络,争取收编他们。

苗沛霖、李昭寿都是些见利忘义之徒,企图割据1方,做个土皇帝。他们对自己的地盘控制较严,顽冥不化,首鼠两端,必须坚决打击之。

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中间分子。他们大多受到裹挟,只想保住眼前的利益,没有太大的野心,应尽量争取改编他们。

4、武力支持土改。

历史上,清廷先后调集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3个大员平复捻军。他们使用过查圩、保甲连坐、河防等方法坚壁清野,孤立捻军,也给北方经济社会带来了极大的破坏。

革命军肃清苏北,关键在于赢得百姓支持。要想赢得百姓支持,关键在于均田。老百姓得到捻军的保护,故拥护捻军。要想争取民心,就得靠均田,授予老百姓土地。

土改是解决晚清社会矛盾的金钥匙,也是革命军在江北建立政权的重要举措。为此,革命军要以武力为后盾,坚决推行均田。

喜欢1850再造中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1850再造中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