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1850再造中华 > 第476章 王有龄灰心丧气

1850再造中华 第476章 王有龄灰心丧气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5:05:21 来源:书海阁

一壶黄酒喝完,胡雪岩看了下怀表,时间已是下午四点三十分。他担心王有龄提前到客栈找他,便离开茶馆,叫了辆马车返回客栈。

回到客栈已是五点钟。胡雪岩询问店里的伙计,得知王有龄并未过来,便安心回到房间。酒劲上头儿,他干脆躺了下来小寐。连日奔波,加之愁绪万千,胡雪岩竟然很快睡着了。

五点半的时候,随从喊起胡雪岩,说道:“老爷,王大老爷来了。”

一听说王有龄过来,胡雪岩打了个激灵,从床上一跃而起。短短一会儿睡眠,却使胡雪岩的疲劳一扫而空。他感觉浑身有了许多力气,也平白增添了诸多斗志。

刚准备推门迎接王有龄,王有龄却自己敲开了门。胡雪岩打开房门,看到王有龄身着“革命装”,留着短发,憔悴中带着一丝兴奋。

“革命装”款式酷似革命军军装。因革命军地位尊崇,“革命装”也流行开来,成为官吏、学生、青年的流行装束。

胡雪岩第一次见王有龄穿“革命装”,意外中感到一丝生疏,竟不知该如何向他行礼。像以前一样作揖呢?还是采用新式礼仪,握手致意呢?

他机变很快,很快就拿定了主意,向王有龄作揖行礼,说道:“雪公,好久不见了。”

两人的交情非同寻常。当年,王有龄家道中落,在杭州潦倒不堪。

胡雪岩还是个钱庄伙计,刚认识王有龄,料定他日后必定发达。他暗自挪用钱庄银子,送给王有龄五百两银子,让他进京谋官。

王有龄小时候,父亲曾为他捐了个官职。但捐官之后,必须进京引见,到吏部报名,再分发各省。这中间大有讲究,处处都要用钱。

胡雪岩与王有龄素昧平生,却毅然借给王有龄这笔巨款。王有龄有了这笔银子,中途遇到何桂清,进京十分顺利,指定分发浙省。

胡雪岩挪用银子,不久东窗事发,被东家开除。这是行业大忌,即便胡雪岩头脑聪明,也没人敢再收留他,日子过得无比困窘。

这种患难交情,自此常人所能体会。胡雪岩此刻用旧式礼仪,就是想提醒王有龄,两人的交情不同寻常。他胡雪岩无论如何都不会背弃王有龄。

这种旧式礼仪,对于官场中的王有龄来说,却有些生疏了。他反应很快,同样作揖回礼,说道:“雪岩,你变得憔悴了。”

两人坐定。得知王有龄还没吃饭,胡雪岩便要请王有龄吃顿大餐。胡雪岩知道,新政府杜绝奢靡之风,官员威风大不如前,虽说不至于清苦,却再也没了以往的豪奢。

王有龄也是吃过苦的人,又办过团练,经得起劳苦,对饮食不甚讲究。他是满清的降官,正蒙上峰赏识,不想惹人注意,便婉言谢绝了胡雪岩的提议。

于是,胡雪岩吩咐随从订了几样冷热小菜,预备和王有龄小酌,秉烛密谈。

客栈提供饮食,随从不久就送来了饭菜小酒。故人相见,两位好友有许多话要讲。他们都是满清时代的红人,一个在官场得意,一个在商场无敌。

改朝换代之后,两人运势大不如前。胡雪岩看得很开,王有龄却满肚子的委屈,忍不住向胡雪岩抱怨道:

“雪岩,你是不知道,在国民政府做官,跟在清朝做官,完全是两码事。清朝的官员,威风十足。若手里有了印把子,更是说一不二,言出必行。

“可你看我,做国民政府的官儿,连见你一面都要等到下班后。别说讲威风讲捧场了,稍不注意,就会被记者登上报,被谘议局的议员纠弹。

“规矩更是多得不得了。我是降官,动不动就要被拉去学习教育,剖明心迹。身处民政厅,干得都是跟老百姓打交道的事,又忙又杂又没有油水。

“每天早上八点准时上班,因为要点卯,七点五十就得到衙门。下班时间规定是下午六时,实际常常要留下来,称之为加班。

“一加班,往往加到晚上九点、十点。有几个晚上,厅里赶业务,竟然弄了个通宵,直到凌晨四五点才眯了一会。早上醒来后怎么办呢,继续干!周日说是休息日,常常也要占用。

“每月薪水多少呢?说出来你怎么也不相信,只有20元法币。你办钱庄,自然知道法币的价钱,算下来还不到十五两银子。

“想想真是没滋味。还不如像你这样做个商人,无拘无束。有钱想花就花,想挥霍就挥霍。有时间想休息就休息,想娱乐就娱乐。”

胡雪岩耐心听王有龄倒了半天苦水。他心里跟明镜似的,王有龄虽然心里有怨言,却根本不会辞官。国民政府留用了很多旧官僚,但给旧官僚的薪水并不多。

王有龄是江苏省民政厅副厅长,一月薪水20元法币,合14两多白银。一年十三薪,约合185两银子。

满清制度,官员的收入有三项。以知府为例,一年俸银为105两白银,另有105石禄米。大头是养廉银,各地不同。扬州地方富庶,知府养廉银足有数千两白银之多。知府要拿这些养廉银养活自己的师爷、仆从,官服、顶戴、轿班等一切花销,均要从这三项收入里支取。

如果满清官员够廉洁,这三项收入勉强养活一家人,勉强维持官府的运转。在这种制度下,大多数官员都是不廉洁的,也是无法廉洁的。

按照国民政府的官制,王有龄的职务,级别比扬州知府低半级,实权更远远不如扬州知府。

他的月收入只有这20元法币,但衣服、伙食等杂项开支都由官府提供,师爷幕僚也全都纳入官员编制。另外,官员子女入学、住房看病等事项都有优待。

因此,王有龄的20元月薪近乎纯收入,养活一家人足够了。新政府禁止买卖丫鬟,又禁止轿子。王有龄不用买丫鬟,又不用养轿班,20元月薪可以过得很滋润了。

这已是几次加薪后的成果了。革命军没有坐大之前,官兵薪饷极低。就连杨烜这个革命军的统帅,最初也只有二两银子的月薪,说出去都没人相信。

王有龄说辞官,完全是矫情。社会上盼着做官的人多得是。新政府实事求学,官员大有可为。办铁路、修桥梁、办新学、办警察、修运河……

差事多得是,只要官员肯任事,办好了差事,准能青史留名,不比做生意风光?

胡雪岩知道王有龄的心事,便正色道:“雪公,我常常觉得,人活一世,赤条条来,赤条条去。若不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若只是贪图享乐,那跟畜牲又有什么区别?

“你在国民政府做官,虽然日子过得清苦了些,却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不是圣人所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新政府打压官僚主义,官吏虽说不像以前那样威风了,却也能在洋人面前扬眉吐气,不必再像以前那样对着洋大人低三下四。咱连洋人都不怕了,这不是最大的威风吗?”

王有龄自感惭愧,说道:“雪岩,我真是做官做糊涂了,见识还不如你。真是惭愧惭愧。”

胡雪岩猜测,王有龄不是不想做官,只是归降之后,地位一落千丈,未免有些垂头丧气。

满清治下,他是江苏布政使。按照满清的官场惯例,布政使只要没有大的过错,只要年龄不老,一般都会升任督抚。

改朝换代后,他原指望能当上江苏省长。谁知省长没当成,竟当了民政厅副厅长,还是个副职。副厅长与省长相去甚远,若是熬资历,得熬到什么时候才能当上省长?

况且,江苏人文荟萃,官场上人才济济。王有龄自感没了靠山,前途暗淡,颇有些灰心丧气。

喜欢1850再造中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1850再造中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