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1850再造中华 > 第511章 修修补补

1850再造中华 第511章 修修补补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5:05:21 来源:书海阁

不难看出来,这个未来的北洋通商大臣主管外交和洋务,将是一个非常厉害的角色。咸丰和肃顺对此非常重视,坦诚交换了意见。

肃顺说:“北洋大臣驻地天津,上任第一件事,便是主持开放登州、营口两处通商口岸。营口在东北,东北尚未设置行省,没有官员掣肘。登州在山东,天津位于河北,都算是直隶总督的地盘。

“奴才以为,办大事需要事权统一。朝廷一旦设置北洋大臣,足以显示朝廷提倡洋务、结交外国的诚意。如果北洋大臣事事受到掣肘,就办不好洋务、外交,有碍观瞻。

“奴才建议,不妨让直隶总督兼任北洋大臣。现今的直隶总督谭廷襄,是已故帝师杜师傅的女婿,为人老成持重,精力过人,足以胜任北洋大臣之职。”

谭廷襄是浙江山阴人,岳父是杜受田。当年,要不是杜受田倾力相助,咸丰也接不了道光的班。咸丰与杜受田感情很深,杜受田死后,继续重用杜受田的儿子杜瀚、女婿谭廷襄。

杜瀚正担任军机大臣,是肃顺的死党。因为这层关系,谭廷襄也被肃顺视作自己人。

然而,咸丰却有自己的考虑。军兴以来,地方督抚兴办团练,掌握了一部分武装,又大办厘金,掌握了一部分财权。地方督抚既掌握军权,又掌握财权,已有尾大不掉之势。

直督为疆臣之首,又位于京畿地带。若再让他兼任北洋大臣,岂不更加得势?若他脑后生出反骨,提兵造反,朝廷何以设防?

北洋大臣驻节天津,直隶总督驻节保定。两大臣互相监视,互相防备,他们就不敢有异心。

这些小心思,咸丰不便讲明,反而说了一个肃顺无法拒绝的理由。他说:

“朝廷既要裁撤冗员,就得想办法安置他们,北洋衙门正可担此责任。朕打算给北洋大臣一个钦差的身份。有了钦差的名义,北洋大臣办事方便许多,直隶总督也就不敢横加掣肘。”

增设衙门安置冗员,正是肃顺的建议。他不便出尔反尔,只得附和咸丰,夸赞咸丰英明。

于是,君臣又商量起第一任北洋大臣的人选。咸丰认为,北洋大臣位尊权重,备受瞩目,必须选一个资望足够、能力出众、熟悉洋务外务的满大臣。

只有这样,才能抚慰满族官员,彰显朝廷用人至公至正。

这就让肃顺犯难了。他一惯主张重用汉人,肃党当中就有两个非常合适的人选,都足以胜任北洋大臣。

一个名叫焦佑瀛,正担任军机章京,做官很巴结,能力也很出众。另一个名叫匡源,正担任吏部右侍郎,勤勉清廉,留心洋务。

肃党之外,汉臣灿若星斗,外臣如沈葆祯、骆秉章,内臣如徐继畲、沈桂芬,皆足以胜任北洋大臣。

但咸丰对汉族大臣仍旧非常疑忌,对满族大臣有着非常明显的偏爱。(咸丰死后,慈禧掌权,诛杀肃顺后,却继承了肃顺重用汉人的政策,并且有过之而无不及。)

观诸朝廷内外,能出任北洋大臣的满族大臣屈指可数。洋务专家耆英,已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丧权辱国,名声已臭,不可能再膺此重任。

这两年,满人中有一名干吏声名鹊起,名叫完颜崇厚,字地山,号子谦,别号鹤槎,满洲镶黄旗人,河道总督完颜麟庆次子,刑部尚书完颜崇实之弟。

他三年前受命筹建天津机器总局,成功试制出子弹、炮弹,完美匹配洋枪洋炮。在他的力主之下,天津机器总局耗资巨大,从英国购买了来复枪全套技术,成功仿制出来复枪。

只不过,天津机器总局生产的来复枪成本居高不下,价格比进口洋枪贵,质量却不如进口洋枪。

肃顺建议咸丰重用崇厚,超拔他为北洋大臣。但咸丰认为崇厚资历过浅,刚刚三十出头,难免会受到直隶总督的轻视。

想来想去,除了崇厚外,只有三个满人可能胜任北洋大臣:直隶总督瓜尔佳.桂良、恭亲王奕?、詹事府詹事瓜尔佳.文祥。

桂良已经年迈,精力不济,若由直督迁北洋大臣,又要派人署理直督,不如不动。他还是奕?的岳父,咸丰决不会让桂良担任北洋大臣,以壮奕?的声势。

奕?贵为亲王,不便屈尊担任北洋大臣。况且清朝有祖训,亲王不得擅离北京。

那就只能是文祥了。文祥是满人中罕见的能吏、贤臣,忠诚勤勉,大公无私,足以称得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咸丰亦很认同文祥,欣然同意由文祥担任北洋大臣。

按肃顺的主张,大清要实行新政,最好采取责任内阁制,设置一个名实合一的宰相,由宰相组织内阁,统领各部部长。

南方中华帝国国民政府,采用的就是某种程度的责任内阁制。政务卿代表皇上行使行政权,负责领导政务院。而政务院下属外交部、国防部、民政部、财政部、邮政部等多个部门,是国民政府的行政权力中枢。

但清朝继承了明朝的政治制度。自明太祖朱元璋起,朝廷不设宰相,大小事务都由皇帝亲裁。朱元璋是个工作狂,精力过人,尚能应付繁重的政务。建文帝继承皇位后,只得增设内阁,方便皇帝向内阁咨询政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满清的内阁与明朝的内阁又有所不同。明朝的内阁相当于行政中枢,有名望的首辅堪比宰相。譬如张居正做首辅时,对内结交内廷,对外推行变法,小皇帝对他非常畏惧。

满清的权力中枢不在内阁,而在军机处。军机处的地位不够合法,军机大臣和章京全都是兼职,互不隶属,纯粹是皇帝的私人顾问。内阁则沦为了皇帝和军机处的执行机关,毫无决策权。

这在客观上有助于维护皇权,却造成中枢权力分散,想推行改革难上加难。

譬如,肃顺之前奏请裁减旗人俸禄,得到咸丰的支持,却阻力重重。此事涉及内务府、户部、八旗都统等多个衙门,这些衙门互不隶属,各自暗中使绊。要不是肃顺勇于任事,不怕得罪人,此议根本就执行不下去。

若恢复宰相制度,自然是肃顺担任宰相。行政权统归于宰相,内务府、户部、八旗都统也都要服从于宰相。肃顺再主持裁减旗人俸禄,阻力就会小得多。

但此事过于敏感,肃顺不敢贸然建议,只能在现有的内阁六部基础上修修补补。

徐继畲很热心新政,对欧美政治制度作了一番详细的研究。他认为满清要行新政,就得实行责任内阁制,改变现在这种政出多门、却无人主司其责的现象。

但徐继畲亦是个聪明人,知道兹事体大,并没在奏行新政折上提及此事,只是模模糊糊地建议“事权归一”。

退而求其次,肃顺向咸丰建议增设新部。君臣二人一番密议,决心在中央改革或增设以下部门:

改理藩院为理藩部,理由是“各国竞争,殖民为要,蒙、藏、青海,固圉防边,其行政事宜实与各部并重,故易理藩院为理藩部”;

改户部为民部,理由是“户部之称,本为民部,唐人避李世民讳,以户易民”。

而“清厘户口、整齐民风、改正市区、振兴土木、保安巡警等事务息息相关,非合为一官,难期联络。故以户、礼、工各部所兼管之户籍、风教、道路、沟渠等事并入,总为民部”;

改刑部为“法部”,“着派刑名专家,将一切现行律例,按照交涉情形,参酌各国法律,悉心考订,妥为拟议。务期中外通行,有裨治理”;

增设“度支部”,理由是“民政既有专官,财政自应独立,故并户部财政处,为度支部”;

增设“商部”,因为“习兵战需先习商战”,“大清不重商务,而士、农、工、商又各自为谋,虽屡为外人、粤匪所欺,尚不知富强之术”。

商部主管农工商,此三者为“富国之本源,各国皆设专部。中国农工诸学尚未讲求,故将农工之事暂归商部,以后再议增设”;

增设“学部”,统辖各省学堂,使全国学制划一整齐;

……

为加强集权,决定在各地各级官府设置分部门。譬如,学部成立后,各省改学政为“提学使司”,府、州、县设立“劝学所”,作为地方教育的行政机关。

至于铁路、电报、开矿、造船等具体洋务事业,包括与洋人交涉,交由北洋大臣统一经办。第一任北洋大臣,由满人文祥担任。

最重要的是编练新军,则另设一员钦差,以“钦派练兵大臣”为名义主持其事。第一任练兵大臣,由六额附、一等诚嘉毅勇公景寿充任。肃党骨干、刑部侍郎陈孚恩,担任“会办练兵大臣”,主持实际事务。

喜欢1850再造中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1850再造中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