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1850再造中华 > 第521章 新首都计划

1850再造中华 第521章 新首都计划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5:05:21 来源:书海阁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之前,南京堪称是南方第1大城市,城墙方圆1百余里,城内有人口1百多万。太平军攻占南京之后,大量人口外逃。

因为城内粮荒,洪杨又驱逐百姓出城。经过天京事变,南京城内军民死伤无数。

等到革命军入主南京时,南京人口已经锐减至2十多万,商业萧条,百废待兴。帝国宣布迁都南京,经过1年多的努力经营,南京城迅速恢复了元气。

杨烜雄心勃勃,决心把南京建设在东亚数1数2的大都市。为此,他指示南京特别市制订了“新首都计划”。

与上海特别市的“大上海计划”相似,“新首都计划”致力于推动南京的城市建设。不同的是,南京乃中华帝国的首都,帝国将从国家层面,倾力支持南京市实施“新首都计划”。

经过长时间的论证、讨论,“新首都计划”终于出炉。今天,军政委员会将讨论研究该计划,1旦通过,将立即付诸实施。

众委员对此都很感兴趣,提前翻阅了“新首都计划”。

计划书第1页是序文,由杨烜亲自撰写:“首都之于1国,不唯发号施令之中枢,实亦文化精华之所荟萃。南京其前途发展,殆不可限……

“正惟其气象如此之宏伟,则经始之际,不能不先有1远大而完善之建设计划,以免错误,而资率循。此计划不仅关系首都1地,且为国内各市进行设计之倡……

“1国必有1国之文化,中国为世界最古国家之1,数千多年,皆以文化国家见称于世界。国都为全国文化荟萃之区,不能不借此表现,1方以观外人之耳目,1方以策国民之精神也……

“今者国体更新,治理异于昔时。首都公共建筑,为国民精神之展示,必当采用中国固有之形式,本诸科学技术之原则,集中吾国美术之优点……

“建筑、道路、桥梁,皆应有发扬蹈厉之精神,应有雄伟庄严之形式,应有尚武进取之精神。故建设新首都,实乃帝国建设之大事,亦吾华人对于世界文化上所应有之贡献也……”

虽是薄薄1本小册子,却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为此,南京市特别成立了1个国都营建办事处,吸收了许多技术专家,包括暨南大学堂工学院建筑系的教授、样式雷家族骨干。

满清宫殿、皇陵、御苑等重要宫廷建筑和皇家工程,几乎都承包给雷氏家族。雷氏祖籍江西,世代从事建筑、木工工作。明末清初的时候,1部分雷氏开始迁居南京。

3藩之乱结束后,满清最终确立了对中国的统治。以雷发达、雷发宣为首,部分雷氏族人开始来到北京,参加营造宫殿的工作。

雷发达的精湛技艺受到了清廷的青睐,他很快就被提拔为样式房的总管。样式房是清代皇家建筑样式的专门设计机构,所有待建待修的皇家建筑和大型建筑,都要经过样式房的设计与监工。

自此之后,雷氏家族长期掌管样式房,形如世袭。

大致从道光年间起,道光帝生性节俭,朝廷财政短绌,无力大兴土木。北方的样式雷家族,手中没了工程,收入锐减。

上海推进“大上海计划”,帝国在南方兴建铁路、桥梁,吸引了许多雷氏族人前来效力。

根据《新首都计划》,南京将根据不同功能,规划6个区域:

(1)朝阳门外、紫金山南麓为政治区,主要容纳各类国家机关。这片区域面积宽广,位置适宜,地势起伏,易营造优美的景观、恢宏的建筑。

此地远离旧城,拆迁、征地成本低;地势相对较高,易于防守。平地起高楼,亦有助于除旧布新,给国民以耳目1新之感。

(2)鼓楼以北,傅厚岗1带为市级行政区。这片地带地势高于附近地区,可以凸显市府的尊严,引起市民的注意。这片区域面积宽广,交通便捷,距离居民区较近,方便实施市政,体察民情。

(3)长江两岸及下关港口为工业区。长江南岸为第1工业区,以发展污染小的轻工业为主。长江北岸,以浦口为中心,为第2工业区,优先作为重工业基地。

南京港口也将分为下关、浦口两部分,分别配合两大工业区,助力工业发展。

(4)明故宫、新街口1带,规划为商业区。新街口1带1直都是南京城内的繁华商业区。明故宫1带区位优越,地多空旷,易于规划,便于建设商业设施。

为配合明故宫商业区的发展,市政府将在明故宫北面建立1个火车客运总站,汇集各地火车,进1步促进商业繁华。

满清时代,这里原本是满城。太平军入主南京后,攻破满城,将里面的旗人屠杀殆尽。这片区域荒废了好几年,规划成商业区后,明故宫1带的地价将会大幅上涨,政府将得到1笔可观收入。

实际上,太平军实行男女别营、圣库制度,1切财产皆归圣库。革命军入主南京后,相当于无偿接收了南京城内的1切资产。市政府可以出售城市土地,为推动“新首都计划”筹集资金。这部分资金,将是“新首都计划”最重要的资金来源。

(5)鼓楼、5台山1带为文教区。以鼓楼、鸡鸣寺1带为中心,规划建设1批学校。

新建大学计有南京帝国大学、南京审计学院、军事参谋学院、军事后勤学院。

除此之外,南京文教区还将集中兴建1批职业教育学院,为帝国各行各业培育人才。

(6)分散分级建设1批住宅区。主要有为高级官员设计的高级住宅区、供公教人员居住的公教区、供工人居住的工人居住区。

同时,“新首都计划”还提出了公共住房模式:由市政府出资建造,以低租金或者是免租金的形式,为困难市民、技术人才、知识分子提供住房。

贯通6大功能区的,则是由4种道路组成的交通网。交通网大致成方格形,由干道、次要道路、环城大道、林荫大道4种道路组成。

干道联通南京城各大地标,林荫大道则主要沿城墙、秦淮河规划。

为便于交通出行,决定仿照广州,将南京各处城门的门洞由1个增加至3个。各城门2十4小时打开,不再像满清时代那样定期开闭城门。城门派驻警察维持交通秩序,但不对来往行人进行检查。

4种交通要道(铁道、运河航道、干道、次要道路),如果需要通过城墙,1律将城墙打通。

在晚清,各大城市多缺少树木,城外山冈亦多光秃秃的。因为晚清百姓使用木柴作为燃料,靠近城市的树木都被大量砍伐。

在“新首都计划”中,政府将号召市民广为植树。煤炭将取代木柴,成为城市居民燃料来源。

在市政基础设施方面,“新首都计划”还对排水道、公共厕所、煤气路灯、公共马车、热水供应等做出了详细的规划。

“新首都计划”第1次提出了“公园”的概念。市政府将出资修葺1批公园,供市民免费游玩。其中最引人瞩目者,则为白鹭洲公园。

该园最早是明朝中山王徐达家族的别墅,又被南京人称为徐太傅园、徐中山园。园有原有烟雨轩、春在阁、小蓬莱等景点,大多毁于战火。

不过,白鹭洲公园东倚明城墙,西靠城隍庙,依城傍水,地理位置绝佳。“园虽废,然垂杨春媚,芦花秋飞,雉堞近环,钟山远矗,小池倒浸,塔影宛然,颇得野趣”。

因此,有人献议大力修葺白鹭洲公园,作为皇帝行宫。杨烜谢绝这1提议,坚持将其改为公园,供全体市民游玩。

为了纪念革命军阵亡将士,决定修筑1处大型革命公墓。革命公墓全部建筑都按中国传统建筑形式设计。

不过,中国传统建筑大量使用巨木。特别是梁、柱等重要结构,只能选用花梨木、檀香木,甚至是价格惊人的金丝楠木。

也因为这个原因,历朝历代每当大兴土木,耗资巨大,往往需要从西南深山,甚至是南洋搜购巨木。

“新首都计划”决定大量使用钢筋水泥等现代材料,以代替巨木,提高建筑效率。

大家审议过“新首都计划”,唯独对政治区的规划存在分歧。有人主张将政治区设置在明故宫1带,但杨烜坚持把政治区设置在城外紫金山南麓1带。

据估计,未来南京人口将突破两百多万。把国家机关设置在旧城外,可以缓解城市拥堵,亦可摆出1副相对超然的姿态。

喜欢1850再造中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1850再造中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