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1850再造中华 > 第534章 河仙镇

1850再造中华 第534章 河仙镇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5:05:21 来源:书海阁

河仙镇位于中南半岛南端,夹在柬埔寨与交趾中间。自明末起,华人便不断涌入河仙镇,在此书写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这段历史,是华人闯荡南洋的缩影,也是一段不折不扣的血泪史、辛酸史。

从十五世纪开始,南洋各国的对外贸易都掌握在外国人手中,主要是中国人。

明清鼎革之际,大量中国人不愿投降满清,移民来到南洋。广东雷州人莫玖的父亲是南明官员,死于抗清战争。莫玖“不服大清初政”、“不堪胡虏侵扰之乱”,率领族人出国来到柬埔寨真腊。

高棉帝国时期,柬埔寨是中南半岛的霸主。后来,柬埔寨因为内乱而逐渐衰落,被暹罗和越南接连胖揍,沦为两国的共同藩属国。

莫玖儒雅多识,精明强干,所带族人精通农业生产技术,因而很受柬埔寨国王的重视。当时的国王巴隆·拉嘉五世非常宠信莫玖,委派他管理商贸,招莱游民。

莫玖深谋远虑,不想寄人篱下,便想方设法贿赂国王身边的王妃、宠臣,最终得以出任河仙镇的地方长官。

河仙镇位于后江入海口,长年遭受洪涝侵害,本不受柬埔寨的重视。但莫玖认为河仙镇地处海上商路要冲,具有很大的商业潜力,在此大力经营。

他在河仙镇“建城郭,起营伍,具僚佐,多置幕署,以延接贤才”,是“华人拓殖斯土(柬埔寨)之滥觞”。

莫玖利用河仙镇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利用低关税吸收商贸,又大力招募流民,鼓励开垦。他还从南洋的殖民者那里学习武备,用商贸利润装备炮队,并筑起堡垒、凿掘城壕。

经过十几年的艰苦经营,莫玖终于把河仙镇建成一座繁华的商埠,宛如异域中华。

但好景不长,暹罗趁柬埔寨内乱,发兵攻打柬埔寨。河仙镇依附柬埔寨,商业繁华,首当其冲,受到暹罗军队的攻击。莫玖抵挡不住暹罗军队,一度被暹罗人俘虏。

从暹罗逃脱后,莫玖审时度势,认为宗主国柬埔寨已经自身难保,决定投靠暹罗的世仇-越南。当时的越南分裂已久,莫玖所投靠的,乃是越南南部的广南国。

广南国即为越南阮朝的前身。广南国偏居交趾南部,正图振兴,正在与北方西山朝政权艰难对峙。

莫玖率土归顺广南国,国王阮福淍非常高兴,置河仙为镇,封莫玖为“河仙镇总兵官、玖玉侯”。

莫玖为了区别于越南历史上的叛臣莫氏,将姓改为“鄚”。

广南国与西山朝争夺天下时,河仙镇出力甚大。阮氏亦投桃报李,对河仙镇鄚氏相当笼络。河仙镇升格为“总镇”,相当于省级行政区划。鄚玖的儿子鄚天锡则被封为“河仙镇总兵、大都督”。

河仙镇保留有自己的军队,有自己的货币,有自己的船队,宛如国中之国。当地的华人自称明乡社,欧洲人刚把河仙镇称为港口国。

除了鄚氏之外,还有许多华人移民,来到中南半岛闯荡。譬如,杨彦迪、陈上川率领的明朝遗民。

杨彦迪、陈上川原为郑成功部下,与清朝作战失败,复明无望,遂带领随从及亲眷三千多人,乘船五十余艘,向南投奔越南。

越南阮朝将杨彦迪、陈上川等人安置在柬埔寨的东浦地区,利用他们开发东浦之地,为越南所用。

可以说,当今东南亚很多地区,都是由华人开拓出来的。特别是明末清初,大量华人进入东南亚。

这些华人移民中,不乏像莫玖、杨彦迪、陈上川这样的佼佼者。但更多的华人移民,犹如乱世浮萍,随风飘摇,命运多舛。

作为外来者,华人移民与土着居民有着天然的利益冲突。华人吃苦耐劳,重视教育,用不了几代就会控制当地的经济。

然而,华人在南洋自始至终都缺乏强势的武装,托庇于周边政权,又不可避免地卷入列国战乱。

譬如,乾隆年间,暹罗内乱,缅甸趁机侵略暹罗,围困暹罗首都。缅军破城后大肆杀戮,暹罗国王、大王子被缅甸掳走,二王子投奔河仙镇。

乾隆帝支持暹罗,派兵攻打缅甸。河仙镇则充当了清朝耳目,不断向清朝、暹罗提供情报。

祖籍广东潮州、移民暹罗的华人郑信,则利用富商父亲的人脉,吸收暹罗境内的“潮州商帮”的财力,扩充军力,屡破缅甸驻军。

最终,郑信驱逐缅甸,统一暹罗,创立了吞武里王朝。

满清视南洋华人为天朝弃民,乾隆帝亦视郑信为篡逆,拒绝册封郑信为暹罗国王。越南与暹罗是世仇,自然也不乐意见到郑信坐大。

河仙镇夹在中间,则充当了乾隆帝、广南国的打手,与郑信两度开战。华人在中南半岛的两大割据政权,本该抱团取暖,却兵戎相见、自相残杀。

最终,河仙镇只是一个地方割据政权,力量弱小,元气大伤。

之后,中南半岛局势风云突变。越南西山政权坐大,攻破广南国。河仙镇顿失凭恃,总兵鄚天赐前往暹罗投靠国王郑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越南西山阮氏为对抗暹罗,散播谣言,巧施反间计。郑信中计,派兵抓捕鄚天赐。鄚天赐则服毒自杀。

不久之后,暹罗禁军发动兵变,囚禁国王郑信。郑信被迫退位。郑信的妹夫昭披耶却克里,中文名叫郑华,拥有华人血统,杖杀了郑信,篡夺暹罗王位。

这就是当今泰国曼谷王朝的开国之主-拉玛一世。曼谷王朝深受郑信吞武里王朝的影响。至今,曼谷王朝历任国王都有一个中文名字,姓郑。

暹罗第一个华人国王郑信,被杀。河仙镇总兵鄚天赐,自杀。这两人堪称是当时中南半岛最有权势的华人,却都结局惨淡。

暹罗表面尊敬郑信,其实无时无刻不在提防汉人,处心积虑削弱华人移民的影响力。

越南也趁机削弱河仙镇的独立地位。阮朝崛起后,把河仙镇置为嘉定府(西贡)下面的属城,相继取消河仙镇的免税、铸币、练兵等特权,河仙镇也一蹶不振。

昙花一现的吞武里王朝,盛极而衰的河仙镇政权,是当时华人拓殖南洋的生动写照。

华人移民进入南洋,人生地不熟,却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在异国他乡建立起一个个异域中华。

他们之所以失败,除了以客犯主,还有很大一个原因:满清朝廷的袖手旁观。

倘若乾隆皇帝承认郑信的吞武里王朝,暹罗人就不敢轻易反叛郑信。倘若乾隆大力支持河仙镇政权,处于各国夹缝中的河仙镇,就不会在暹罗、柬埔寨、越南中间苟且偷生。

乾隆帝自诩为十全老人,可在处理吞武里王朝、河仙镇政权上,乾隆却十分短视,根本就没有认清华人独立政权的重要意义。

当郑信、莫氏这种强人灭亡之后,南洋的华人移民就成了任人宰割的对象。每当社会矛盾爆发,华人移民就会成为当地土着不满情绪的宣泄对象,当地就会出现普遍性的排华现象。

满清闭关自守,把华人移民视作天朝弃民。中华帝国则主动开放通商,志在殖民南洋,开始积极介入南洋局势,大力扶植华人势力。.

喜欢1850再造中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1850再造中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