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1850再造中华 > 第54章 偶救吴如孝

1850再造中华 第54章 偶救吴如孝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5:05:21 来源:书海阁

黑旗军要佯攻广州,主要目的在于调动穆特恩的主力。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就要尽可能地营造出浩大的声势,像模像样地进攻广州。

广州是广东省会,也是岭南经济政治中心,城高墙厚,想要攻下广州,谈何容易?

历史上,1854年广东境内爆发天地会大起义。洪兵(天地会武装)攻占广州周围二十多个府县,把广州城团团围住,却最终没能攻下广州。

杨烜并不奢望攻占广州,也没有这方面的打算。但为了迷惑广东当局,他必须赶在穆特恩返回广州之前,发动一波声势浩大的攻势。

大坦沙岛上,保厘炮台旁,黑旗军各部正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在当地民众的帮助下,黄涛带着水营三支队运输粮食、弹药、熟铁铸成的轻炮;

水营一支队那边,张黑仔挑选了五艘战船,正在检查帆、缆、炮、弹,准备深入敌后,夜袭广东水师;

二营长陈虹挑选了一百精锐,准备乘夜渡过珠江,夜袭西炮台,掩护水营一支队……

杨烜乔装打扮,带着军需科长刘旻虎,在一队亲兵的护卫下,乘木船开入珠江。

旗昌行那边传来消息,说火炮已经筹齐,随时可以交割。但香港那边有一批康格里夫火箭炮,是英军退役下来的,价格低廉,询问杨烜是否有兴趣。

火箭发明于华夏宋代,大约在元代或明代传入印度。印度人改进了火箭技术,使火箭的威力和射程都得到很大提高。英国东印度公司入侵印度时,曾被印度火箭大量杀伤。

东印度公司征服印度后,将缴获的火箭带回国内。炮兵上校威廉·康格里夫改进了印度火箭,为其加装爆破弹头、平衡杆,使其威力、射程大增。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康格里夫火箭有各种型号,装药量从1磅到300磅不等,主要以尾焰燃烧、爆破弹头杀伤敌人。

在拿破仑战争中,英国皇家海军向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发射了约枚火箭,几乎将城市夷为平地。1812年莱比锡战役中,瑞典军中的英国火箭炮部队一次火箭炮齐射,就把一队法军“象蚂蚁堆一样打得星散”。

康格里夫火箭没有炮身,无需考虑火炮后座力,机动性极强,可以装在海军小型舢板船上,也可以装备给陆军的骑兵、步兵部队。

在两次鸦片战争中,康格里夫火箭亦表现出色,不仅帮助英军夺下广州、定海、大沽、镇江等华夏重镇,还在野战中打败了满清最精锐的正规军-僧格林沁的蒙古骑兵。

然而,康格里夫火箭亦有着不容忽视的缺点:一、相比于榴弹炮等带有身管的火炮,康格里夫火箭毫无弹道可言,命中目标全靠玄学;二、火箭消耗火药过多,对部队造成极大的后勤压力。

因此,这种火箭只适合精度要求不高的作战场合,譬如烧毁对方城市、对付大面积集结步兵等。

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西方已经出现了线膛炮,即在炮管中加工膛线,极大地提高了火炮精确度。

英军更为青睐新式线膛炮,在鸦片战争后开始裁撤火箭炮部队。旗昌行所提供的信息,确实可信。

杨烜对此颇感兴趣,若能买到康格里夫火箭,日后加以仿造,一定可以提高黑旗军的火力。另外,他晚上要指挥二营袭击西炮台,也得提前过去侦察敌情。

一艘假扮成粮船的木船,扬帆开向广州。在沙面岛附近江面,一艘挂着“粤海关”旗号的官船拦住了他们的去路。不用说,这自然是过来收税的了。

扣扣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沙面岛位于西炮台以西,位于河南岛西北端。珠江在此一分为二,一支绕河南岛南面,一支绕河南岛北面、广州城南,又在黄埔岛处合二为一。

满清海关管理制度落后,关吏无法计算进关商品价格。为图省事,他们仅以船只的大小、吃水深浅计征关税。有时候,就连吃水深浅也免了,只派人量一下船只尺寸。

这在今人看来,是不是有些匪夷所思呢?

日后,满清中枢甚至请洋人管理洋关,把海关大权拱手让给洋人,是不是同样有些匪夷所思呢?只要能够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原本匪夷所思的事情,就具有相当的合理性了。

满清制度落后,关吏不懂得计算商品价格,只能以船只大小计征关税。海关收到的关税本来就少,又有一半以上的关税被各级官吏贪墨。

请洋人代管关税,尽管要付给洋人大量的薪酬,尽管要失去关税自主,却可以帮助满清政府得到丰厚的财政收入。

眼下这艘粤海关的关船,已经来到了杨烜的木船旁。广州商业萧条,商船减少,关吏们的收入也大为缩水。逮到了杨烜的商船,他们自然要好好地宰一笔了。

关船停在杨烜等人的木船旁,装模作样地测量了一番,对杨烜等人说道:“你这船长十丈,照例该缴三十两银子。”

刘旻虎做了军需参谋,银子花得如流水。他知道黑旗军购买军械开支太大,银钱快要见底。听过关吏的报价,刘旻虎大吃一惊,赔笑道:“大人,咱这船顶多六七丈,哪有十丈呢?”

讨论群伍陆彡74彡陆7伍

那关吏勃然大怒,阴阳怪气地问道:“你这话的意思是,粤海关的皮尺不准?还是我们的眼神有问题?”

刘旻虎不舍得多出钱,脸色一变,说道:“大人,我们这小本生意,一船货的利润还不到三十两银子。您这样一收,还叫我们怎么做生意?”

此话一出,关吏便冷笑道:“缴不起税,还做什么生意?我们刚绑了一个姓吴的大爷,就是拒不缴税的,还说要找官府论理。要不,您也别缴税了,上了咱的关船,咱们一块上岸找官府论理去。”

众人顺那关吏手指方向望去,果见一个三四十岁的中年汉子,被绑在了关船上,一脸怒气。

那汉子冷眼看着刚才发生的一切,怒道:“我吴如孝做人坦荡,做生意公道,该缴的税一分不少,不该缴的税一分不出。你们欺人太甚,咱们总督衙门见。”

杨烜听到“吴如孝”三字,心中为之一震。这吴如孝在历史上可是太平天国名将,长期镇守天国东大门“镇江”,后在皖北战死。

史载,吴如孝是广东嘉应州人,本在广州十三行中做会计。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十三行逐渐没落,吴如孝离开十三行,自行经商。

因生意折本,吴如孝躲避债务,流落到广西。适逢太平军在广西起义,走投无路的吴如孝加入太平军,成为东王杨秀清麾下大将。

杨烜猛然惊醒,太平军即将起义。史载,太平军金田起义,势如破竹,很多江湖豪杰趁机加入太平军。譬如罗大纲、李秀成、吴如孝、刘官芳、李世贤等太平军名将,都是在金田起义后才加入太平军的。

如今黑旗军已经雄起,应当抢在太平军之前争取人才。眼下这吴如孝,不正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才吗?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