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1850再造中华 > 第565章 统战庐州团练

1850再造中华 第565章 统战庐州团练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5:05:21 来源:书海阁

皖北形势复杂,大小武装林立,团练、捻子、官军势力交织。

苗沛霖是皖北最大的毒瘤,也是各支地方武装中势力最强的。苗沛霖1死,皖北大小武装头目震悚,没人敢再公开挑衅革命军的权威。

寿州位于庐州西北,与庐州只有3天的路程。安徽的省会本是安庆,自从太平军夺取安庆之后,满清便把安徽省会改设在庐州(即今之合肥)。

庐州大致位于安徽的几何中心位置,交通4通8达。杨田占据寿州后,亦开始调兵遣将,准备夺取庐州。

安徽的大员,如巡抚、布政使、按察使等,全都驻在庐州。满清地方官有守土之责,可以想象的是,1旦革命军进攻庐州,巡抚等大员若不投降,便只有死路1条。

8旗绿营本就不是革命军的对手,而皖北多平原,缺少险隘,利于大兵团作战,不利于清军守城。因此,步1师夺下寿州后,庐州的胜保如坐针毡,仿佛大限将至。

身为钦差大臣,胜保负责督办安徽军务,是满清在安徽的最高官员。他平时骄狂无2,奢侈无度,目中无人,此时也原形毕露,惶惶不可终日。

杨田挥军南下庐州,却并不急着攻城,而是采取“围城打援”的策略,吸收清军主力来援,逼迫清军前来决战。另1方面,步1师主力尚未到齐,“先剪枝叶,再攻主干”,逐步扫除庐州外围据点,孤立庐州之敌。

这天,情报局特工陈明德来到步1师大营,向杨田汇报统战庐州团练头目之事。

情报局隶属于皇室,对杨烜直接负责。因此,杨田也不能怠慢陈明德,把他延入中军帐内密谈。

陈明德开门见山,说道:“师长,皇上对庐州团练非常重视,特意开出了1张名单,要情报局尽力争取招安他们。我们对照名单,苦心访查,初见成效。这是我们情报处最近的简报。”

步1师此次西征,作战范围在长江以北,包括皖北、湖北等地,是革命军在江北的主力。为此,步1师不仅配属有其他军兵种部队,还配属了情报局的特工。

这些情报局特工,由陈明德统1领导,以步1师司令部情报处的名义开展工作,主要担负情报侦搜、策反敌人、统战开明分子等任务。

杨田接过报告,只见上面写着:

安徽团练众多,但彼此矛盾重重,关系复杂,有官团与民团之分。官团与民团之间有矛盾,官团与官团、民团与民团之间也有矛盾。

各团之间,争权夺利,互不相让,1言不合便攻伐杀戮。总的来说,安徽团练的初衷在于对付太平军与捻军。在这1问题上,他们是1致的,即“寇来则相助,寇去则互攻,视为常故”。

皖北团练主要有两大中心,1为寿州之苗沛霖,2为庐州1带的团练。苗沛霖已经就戮,当下的情报工作重点,即为统战庐州1带的团练。

这1带的团练山头多,成分杂,大大小小几十支,而且能打能缠,以凶狠着称。

庐州是安徽临时省会,也是皖北重镇。自太平军进入皖北以后,庐州1带战乱不断,太平军、捻军和官兵为了争夺庐州,多次发生激战,战况相当惨烈。

庐州1带的团练就像滚刀肉似的,在这种严酷的环境下艰难生存下来,有的团练甚至混得风生水起。

庐州团练主要有两大中心,1是以合肥西乡为中心的“3山”团练;2是合肥往东南,以3河为中心。举其大者,主要有:

(1)合肥县李氏兄弟。李鸿章尤为紧要,此公做过进士,翰林出身,见识过人,尤为紧要,应尽力访求之。其弟弟如李鹤章、李凤章、李昭庆,皆1时俊杰。

李氏兄弟多在籍守制,大哥李瀚章则在武昌主持湘军粮台。统战李鸿章兄弟,是当前情报工作的重点。

(2)3山团练。3山即围绕合肥西乡的周公山、大潜山、紫蓬山,属于大别山余脉。3山团练大多以地域、宗族和血缘为纽带,父死子承,兄死弟及,盘根错节,紧密联络。

举其大者,有周公山的张树声、张树珊兄弟;紫蓬山的周盛波、周盛传兄弟;大潜山以北的刘铭传。

除此之外,还有唐殿魁、唐定奎兄弟,董凤高、吴秉权、叶志超等团练,也都颇有实力。

“3山”团练凶悍1时,名声在外,非常好斗。周公山的张树声,兄弟9人,4人参加了团练。紫蓬山的周盛传兄弟兄弟6人参加团练,战死4人。

大潜山的刘铭传,绰号刘麻子。他十8岁时就杀了来家逼债的土豪,然后啸聚山林,拉起了1支武装。此人野性十足,无所畏惧,侠骨铮铮,打仗异常骁勇。

当年,“3山”团练给太平军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就连江忠源这样的湘军名将、胡以晄这样的太平军名将,都对他们敬畏3分,告诫手下“勿犯3山”。

(3)3河团练。

3河是1座古镇,位于合肥、庐江、舒城3县交界处,交通便利,是巢湖西岸水6交通要冲,上通大别山,下通芜湖、南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太平军进入皖北后,以此为据点大力经营。直至去年,革命军在皖北战略收缩,调令皖北胡以晄部太平军到江西9江,才算放弃了3河据点。

3河1带的团练武装主要有3支,潘璞、潘鼎新父子1支,张景春、张景星兄弟1支。此外,距3河仅2十5里的庐江县城内,还有1支团练,由当地缙绅吴长庆编练。

……

杨田看过情报处的报告,犹豫再3,问道:

“老陈,你说,皇上为什么如何看重皖北的武装?先是张乐行的捻军,现在又是皖北的团练。他们有什么特别优异的地方,值得我们如此大费周折,非要收编他们不可?”

这个问题,也是陈明德所疑惑的。以杨烜的地位,以他无所不知的本事,自然无需向陈明德解释原因,陈明德也不敢随便置疑。

实际上,杨烜也不便告诉他们。

张乐行的4旗捻子,在历史上演变成了捻军,在中国北方纵横驰骋,成为同治年间最为精锐的骑兵武装。

皖北的团练,则在历史上演变成了淮军。淮军代湘军而起,被满清倚为长城。日后的北洋新军,则继承了淮军的衣钵,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深刻影响。如今名不见经传的刘铭传、吴长庆等人,也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

陈明德略1思索,说道:“皇上没有明说。我猜,大概是因为皖北民风剽悍,特别是淮西地区,武功最盛。这1地区的团练,就像广西的俍兵、土司兵,是非常好的兵源。

“历史上有‘南宋御3家,大明加冕者’的说法。南宁的大将,多为淮西将领。而明太祖朱元璋,本是淮西布衣,麾下淮西名将林立,成为明初最大的政治势力。

“皇上开出的统战人员名单,除了捻子以外,再就是庐州的团练。而庐州正是淮西地区的中心,也是整个安徽的中心。我想,应该是皇上以为庐州团练可以收归我用,值得我们大力整编。”

杨田点点头,说道:“你推测得不错。我们步1师进军皖北,与当地团练也颇有交手。这1带的团练,相比江苏、浙江的团练,确实要顽强得多,士兵吃苦耐劳,军官奋不顾身,颇有广西军人的风采。

“既如此,你就放手干吧。若有困难,尽管跟我提。再过几天,步2团就会抵达庐州前线,我就要发起总攻,争取全歼清军。你负责统战庐州团练,现在可有什么结果?”

陈明德笑笑,说道:“师长放心,已有成果了。我军兵强马壮,对庐州势在必得。这些团练武装,也都是些人精,擅长揣摩形势,清楚我们的厉害。

“而且,他们平时就与胜保不和,胜保有难,他们乐于落井下石。只要我们向他们抛出橄榄枝,他们1定乐于接受整编。目前,我们已经统战了1支队5,准备以他为样板,吸收其他团练来投。”

“哦?”杨田深感兴趣,问道:“是谁?”

陈明德答道:“程学启。”

喜欢1850再造中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1850再造中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