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1850再造中华 > 第581章 大战长胜营

1850再造中华 第581章 大战长胜营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5:05:21 来源:书海阁

塔齐布这1派湘军,与罗泽南部有很大的不同:

第1,塔齐布本身是湖南提督,部下很多将领是绿营军官,并不是湖南人。譬如,普承尧是云南人,朱洪章是贵州人,毕金科是又是个云南人。

第2,塔齐布本人不学无术,文化水平不高。罗泽南的部下多为学生,书生典兵的色彩非常浓厚。塔齐布没有学生,所部战斗力、凝聚力远不如罗泽南部。

塔齐布战死后,左宗棠当机立断,任命周凤山接管塔齐布的军队。

在塔齐布诸多部将中,最有才能的人是毕金科。毕金科文武双全,英勇善战,也最受曾国藩、左宗棠等湘军大佬的赏识。但他不是湖南人,自然无力统带塔齐布的湘军。

周凤山才能1般,表现中规中矩,但资历很深,是湖南湘乡人,与曾国藩、罗泽南都是同乡。

曾国藩创办湘军时,6军最开始只有十个营。周凤山是当时十营官之1。塔齐布死前,周凤山便是他的副手,由副转正确也合适。

(历史上,塔齐布死后,周凤山接管了塔齐布的部队。但他实在不是做统帅的料,在江西南昌以西的樟树镇大败,致使曾国藩被包围在南昌,差点死在南昌。)

消息传到曾国藩营中,曾国藩肯定了左宗棠的做法,准许提拔周凤山。对于塔齐布,曾国藩思量良久,决定为死者讳。他捏造事实,奏报塔齐布“连遭挫败,心劳日拙,忧愤而死”。

咸丰得信后,痛失大将,绕室彷徨,叹息不已,诏令追赠塔齐布为8旗将军,赐谥“忠武”,并在长沙为他建造专祠。

塔齐布战死后,左宗棠在忧惧之外,也有些幸灾乐祸。因为塔齐布资历老,对曾国藩毕恭毕敬,对左宗棠却不大买账。

左宗棠身处江西前线,所部塔齐布军实力最为雄厚,却指挥调度不灵。他对此大为恼火,而周凤山为人慵碌,易于摆布,有助于左宗棠掌握军权。

周凤山执行军令坚决,很快便带着部队后撤,准备到瑞昌与左宗棠合兵1处。为接应周凤山,左宗棠特令德克碑率领常捷军,在清湓镇建立了防线,试图阻击革命军。

清湓镇西有清湓山,东有修水,而左宗棠的瑞昌大营则位于修水西岸。前线的周凤山若要撤退,大概率会经过清湓镇。因为这里修水较浅,人马可以徒涉。而修水下游已被湘军堵塞,上游通航条件差,革命军并不会走修水截击周凤山。

左宗棠所料不错。周凤山果真走清湓镇撤退,而革命军也1路追击,在清湓镇追上了湘军。

不愧是塔齐布训练过的军队,即便前有河流,后有追兵,依然表现得从容不迫。周凤山下令悍将朱洪章殿后,掩护主力后撤。

常捷军则在修水西岸的清湓镇修筑防御工事,随时准备阻击革命军。

前面,德克碑受命支援南昌,未过赣江,即引兵撤回。部队长途行军,劳师动众,却未放1枪,又原地折返,回到了瑞昌。官兵心里都窝了1口气,准备与革命军大干1场。

以德克碑为首的常捷军军官,大多是来自法国的亡命之徒。士兵大半从湘军中挑选,少部分来自印度尼西亚。

左宗棠费尽心机,给常捷军装备了先进的洋枪洋炮,又采用西方步兵操典,对它寄予厚望。

6月18日,湘军后队且战且退,从9江撤到清湓镇。革命军骑兵则1路尾随,紧咬着湘军不放。负责殿后的湘军统领朱洪章,6营兵马损失了3营,麾下只剩1千5百多人,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朱洪章是贵州人,胡林翼本在贵州黎平府时发现朱洪章作战勇猛,把他招至麾下。此公作战非常勇猛,比塔齐布有过之而无不及。可惜他为人粗鄙,为仕途不顺埋下祸根。

他在胡林翼帐下违犯军纪,害怕胡林翼惩治,逃入曾国藩帐下。曾国藩派朱洪章到塔齐布军中效力,所统部队被称为“长胜营”。朱洪章与毕金科,成为塔齐布最为倚重的大将。

(历史上,塔齐布死后,这1派湘军逐渐没落,朱洪章又转入曾国荃帐下效力,经常担任曾国荃吉字营敢死队队长。其统带的长胜营,成为曾国荃手下的王牌部队。

(曾国荃总攻天京时,朱洪章率部第1个冲入天京,当为首功。但他不是曾国荃嫡系,在吉字营中资历又浅,论功劳被列为第3,至死也不过是个总兵。)

眼下,前有修水,后有追兵,朱洪章的长胜营已经伤亡过半,官兵更加绝望。

值此时刻,朱洪章振臂高呼:“兄弟们,大丈夫战死沙场,死得其所。大帅会有抚恤,朝廷会有恩典,子孙会受恩庇,亲兵队跟我来,誓死挡住粤匪!”

朱洪章是贵州人,部下多为贵州清水江1带的苗侗子弟,以吃苦耐劳、英勇善战而着称于湘军。这些苗人、侗人自幼习武,同族同乡,誓同生死,作战十分勇猛。

朱洪章喜欢冲锋陷阵,往往带头冲锋,在战场上运气却非常好。在好几次战斗中,他身旁的亲兵都死光了,他却毫发无损。(历史上,朱洪章冲锋最惊险的两次,都发生在天京。曾国荃以5万孤军围困天京,李秀成率数十万大军反攻,始终攻不进去。

(第1次,革命军发地道轰塌湘军营垒,朱洪章又带着敢死队堵缺口,身边亲兵全部战死。

(第2次,曾国荃总攻天京,朱洪章率4百敢死队作第1波突击队。4百人全部战死,仅朱洪章1人生还。

(不过,朱洪章在战场上运气好,却因为不是湖南人,在仕途上并顺利。这从他两次改换门庭,也能看出些端倪。最终,他当上了绿营总兵,也算是贵州籍官员的天花板了。)

朱洪章带头阻击革命军追兵,长胜营背水1战,反而激励出了许多士气。火枪队率先列好阵形,打出1波弹雨。先头革命军骑兵猝不及防,倒下2十余骑骑兵。

紧接着,湘军劈山炮队、洋炮队也稳定下来,使用劈山炮、洋铁炮轰击革命军骑兵。

革命军前锋多为骑兵,没有携带重火炮,被湘军火力压制,1下子就损失了5十余骑骑兵。前锋指挥官不死心,试图冲入长胜营,与长胜营展开白刃战。

通常情况下,8旗、绿营等清朝正规军并不敢与革命军白刃战,往往1触即溃。但朱洪章的长胜营里多苗人、侗人,自幼习武,骁勇善战,并不怕与革命军白刃战。

修水对岸的常捷军,1边发炮轰击革命军,1面派兵徒涉修水,支援长胜营。

德克碑1直想与革命军精锐较量1番,却被左宗棠视为王牌,轻易不许出战。这次对阵骑兵师,正可与之1较高下。

朱洪章见状,兴奋得手舞足蹈,叫道:“兄弟们,洋兄弟来救我们了。我们与常捷军1道,奋勇杀敌,为塔帅、为同袍报仇雪恨!”

长胜营官兵见援军来到,精神1振,又见修水可以徒涉,知道后路不绝,生出许多希望,作战更加奋勇。

革命军骑兵追击已久,人困马乏,弹药将尽,与长胜营白刃战并不占多少上风。眼见常捷军援军又到,指挥官当即立断,下令后撤。

朱洪章更加兴奋,不顾常捷军还在发炮,带着残存的3营长胜营官兵,乘胜追击革命军。

革命军多为骑兵,往来如风。眼见朱洪章不识好歹,指挥官使了1记漂亮的回马枪战术,反过来袭击长胜营。

朱洪章猝不及防,又损失了上百人马,只好带着余众撤退,渡过修水,与常捷军合兵1处。

不管怎么说,长胜营、常捷军在清湓镇“击退”了革命军。这使得左宗棠大为高兴,放松了警惕,大军后撤的速度也有所放慢。

左宗棠见识过人,楚军装备洋枪洋炮多于普通湘军。而湘军水师孱弱,运力有限,无形中拖慢了楚军的行军速度。

两个因素叠加,把楚军带入了灭亡的深渊。

喜欢1850再造中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1850再造中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