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1850再造中华 > 第608章 追击吉字营

1850再造中华 第608章 追击吉字营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5:05:21 来源:书海阁

半壁山已是1处危地,前有革命军大军压境,后有士兵哗变之虞。曾国荃不等刘长佑过来接防,只给部队1个上午的时间,就要向后方撤退。

事实上,刘长佑也不会过来接防。刘长佑属于江忠源这1派的湘军,资历很老。早在曾国藩创建湘军之前,刘长佑就跟着江忠源4处征战。

江忠源兄弟甚多,但多为猛将,不是统帅之才,7个兄弟战死了6个。刘长佑则堪称是江忠源麾下第1帅长,在江忠源死后继领其军。

(历史上,刘长佑曾历任直隶总督、两广总督、云贵总督等,是晚清重臣。他在外交上主张强硬,曾在任上倾力支持中法战争,很早就意识到日本狼子野心,鼓吹趁日本国力未振,先发制人。

(刘长佑的族叔刘坤1,实际年龄比刘长佑小,1直跟着刘长佑襄理军务,日后同样历任两广总督、两江总督,在任上曾策划“东南互保”,是晚清重臣。)

刘长佑并非曾国藩的嫡系,故被曾国藩拿来做炮灰,接替曾国荃守卫半壁山。曾国藩是个道学先生,为人敦厚,事事讲1“诚”字。但在战场上,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曾国藩心胸再宽广,也不可能让自己人吃亏。

事实上,曾国藩是个很顾兄弟情谊的人。曾国荃杀俘,彭玉麟言辞激烈,逼曾国藩大义灭亲。曾国藩不惜与彭玉麟绝交,把他打发到了湖南,归罗泽南节制。

为了帮曾国荃建功,曾国藩在钱粮、军械、人才等各方面照顾吉字营。遇有攻城,他总是安排曾国荃打主攻,让其他人在城外阻击敌人。攻下城池后,头功就归曾国荃,吉字营也能入城抢劫,大发横财。其他将领拼死拼活,却捞不到好处,只能干瞪眼。

这种事情,多隆阿、鲍超、刘长佑等将领碰到得多了。平时湘军总打胜仗,吉字营吃肉,其他湘军喝汤,大家也不说什么。

可现在,湘军接连打败仗,曾国藩威信大减,大家的不满情绪很浓。曾国藩派刘长佑接防半壁山,更是个送死的差事。

刘长佑本在长江北岸,虽不明确拒绝,也以渡船不够为由,拖延不肯前往半壁山。

等到中午,刘长佑也没派人前往半壁山接洽接防的事。曾国荃不等他了,下令吉字营撤离半壁山,向长沙方向急进。

吉字营本有近3万人,算上随营的军夫,人数逼近4万。经过前期的战斗、近期官兵的叛逃,吉字营还有两万战兵,加上军夫人数接近3万,实力不容小觑。

但吉字营人马多,装备也多。尤其是阿姆斯特朗炮队,被曾国荃视作宝贝,走到哪带到哪。

阿姆斯特朗重炮是英国制火炮,是吉字营中唯1能与革命军火炮相抗衡的装备。这种火炮使用铁质轮子,较为笨重,每门炮要使用4匹骡马拖拽。火炮之外又有炮弹,同样运输困难。

以往辰光,湘军有水师战船,可以很方便地运输阿姆斯特朗火炮。自从武穴水战后,革命军海军夺取了制江权,封锁长江江面。湘军水师聊胜于无,吉字营无法借助水师战船,全靠人力、畜力运输辎重,行军速度大减。

革命军这边,6战队的防线距离半壁山最近,最早发现吉字营要弃守半壁山。

6战队司令6顺德当即立断,1面派人向友军、第1军司令部报信,1面带上值班联队,从富口驶入长江,再溯江而上,至韦源口驶入长江支流韦源湖,再次抄袭吉字营退路。

友军步兵第4师得到消息,师长李秀成同样当即立断,1面派兵在后面尾追,1面亲自带领两千轻骑,经花油堡,抄袭吉字营退路。

步4师其他各团,亦接到军令,要不惜1切代价追击吉字营。各团争先恐后,分路前进,务必要追上吉字营,不使吉字营逃回湖南。

在韦源湖东岸,步4师追上了吉字营。曾国荃急于脱困,令统领萧庆衍阻击革命军,自己率主力向咸宁镇方向撤退。

萧庆衍号称吉字营常胜将军,对战太平军时少有败仗,且敢于和强敌硬拼,咸丰赐给他有“刚勇巴图鲁”的称号。

曾国荃救过萧庆衍的性命,有恩于萧庆衍,对他很信任。萧庆衍带着两千湘军,筑成4座营垒,凭营垒阻击革命军。

革命军急于追击吉字营,并没有携带重武器。李秀成不想在萧庆衍处浪费时间,自己率领两千轻骑继续抄袭吉字营退路,责令步兵1团星夜兼程,务必要歼灭萧庆衍,扫清追击之路上的障碍。

兵法曰:“穷寇莫追”,概因军队被逼无路,往往会死中求生,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但杨烜1向认为,革命军是是1支脱胎换骨的新式军队,在组织、装备、后勤等各个层面,已经遥遥领先于湘军、绿营、8旗等旧式军队。

正如革命军军歌中所唱的那样,“兵怎么练,仗就怎么打”。古兵书上所说的“穷寇莫追”、“围3缺1”等古训,已经完全不适用于革命军了。

按照杨烜的理论,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战争的最主要原则,则是要最大限度地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了歼灭吉字营,革命军完全有必要追击穷寇。

在金牛镇,李秀成截住了吉字营前锋。金牛镇曾是古鄂国的都城,东依黄石、大冶,西通武汉江夏,南接咸宁,北接鄂州,自古就是1座军事重镇。

李秀成只有两千轻骑兵,首先与吉字营骑兵接战。吉字营骑兵统领名叫5维寿,1直追随曾国荃征战,是曾国荃的心腹爱将,获有“毅勇巴图鲁”的称号。

“巴图鲁”是满清勇士的意思,专门用来赏赐猛将。自清初起,清廷对“巴图鲁”赏赐非常慎重,武将非有大功劳、大事迹,不得获封“巴图鲁”。

太平军兴以来,清廷为了鼓励武将卖命,开始大量封赏“巴图鲁”。吉字营的将领大多都有“巴图鲁”称号,身披巴图鲁坎肩。

李秀成兵微将寡,又没有重火器,在吉字营的猛攻下几乎不支。坚持到下午时分,6战队赶来增援,李秀成才算稳住了阵脚,把吉字营牢牢挡在了金牛镇。

曾国荃气急败坏,接连组织4次冲锋,都没冲过革命军的防线。吉字营连日行军打仗,官兵疲惫已极,曾国荃只得下令在金牛镇扎营,准备来日再战。

喜欢1850再造中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1850再造中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