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1850再造中华 > 第611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

1850再造中华 第611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5:05:21 来源:书海阁

李秀成在革命军中号称名将,1向擅长打巧仗。他指挥打仗,总是谋定后动,部队总能以最小的伤亡,取得最大的战果。为此,部下都乐于跟着他打仗,友军也甘心受他的指挥。

可今日的情形,实在是凶险。敌强我弱,敌人是被逼上绝路的穷寇。革命军人少,必须守住防线,坚决挡住吉字营。

革命军没有太多的选择,只得硬着头皮迎击吉字营,必须不惜1切代价挡住吉字营,坚持到援军的到来。

李秀成在望远镜里看得真切,吉字营骑兵率先发起了冲锋。战马狂奔,形成1道长达两3里的灰尘。

看样子,吉字营急于逃跑,连炮火准备也没有,就直接发起了进攻。

李秀成大声下令:“火力队准备瞄准,准备集火射击!等我命令!”

革命军弹药将尽,李秀成下令集中弹药。6战队成立了1支火力队,准备在最关键的时候给予湘军致命1击。步4师骑兵则成立了1支马枪队,作为预备队,以防不测。

革命军火力队仅剩几十发40mm炮弹,步枪子弹也所剩不多。冲锋的湘军骑兵,很快就进入了革命军枪炮的射程,李秀成大喝1声,下令:“开火!”

火力队1阵密集的子弹、炮弹,吉字营当头损失两3百名骑兵。但吉字营骑兵数量多,攻势有所减弱,随即又反应过来,继续向前冲锋。

李秀成毅然下令:“骑兵出击!不许放过吉字营1兵1卒!”

骑兵团长郑成钊把心1横,带领骑兵向前冲击。以往时,革命军装备精良,清军装备落后,遇有骑兵冲锋,革命军往往借助枪炮大量杀伤清军。

这1次,革命军弹药用尽,只能冒着吉字营的炮火,争取与吉字营展开白刃战。好在湘军骑兵缺少训练,马上骑射的功夫相当1艘,手上就算有来复枪,也不能很好地在马上射击。

曾国荃好大喜功,贪大求全,缠着大哥给他购买了许多洋枪。其洋枪以来复枪为主,枪管内有膛线,又称为线膛枪,射击精度较以往的滑膛枪大为提高。

曾国藩并非冥顽不灵者,他同样很早就认识到了洋枪的优越性能。但湘军大多来自湖南山乡,没有文化,训练不足。就算给他们配备了来复枪,湘军也来不及组织严格的射击训练。

1到战场上,湘军士兵心理紧张,就算手持来复枪,也会慌作1团,胡乱射击。

(直到中日甲午战争时,当时的各**事观察家惊奇地发现,已经普遍装备起洋枪洋炮的淮军,却连最基本的战术动作都不会,只是对着日军阵地盲目射击。

(反观当时的日本6军,把西方军事操典学得有模有样,战术素养可圈可点,战场勇气更是令人钦佩。甲午战争的输赢,不管海战还是6战,其实并无多大悬念。)

曾国藩对这1点心知肚明,1直反对给湘军装备洋枪。他不是不想装备洋枪,而是知道这玩意太花钱,湘军士兵短期内又掌握不了射击要领。

相反,曾国荃长期在前线带兵打仗,对革命军的步枪、火炮印象深刻,极力主张装备为湘军装备洋枪洋炮。吉字营和楚军,都是湘军洋枪装备率较高的部队。

现在,两军骑兵相接,开始白刃战,仿佛又回到了冷兵器时代。

革命军的骑兵,已经完全抛弃了长矛,以马枪、刺刀、马刀为制式武器。

马枪与步枪不同,枪身更短。为马枪配备的刺刀,长度较步枪刺刀更长,基座比步枪刺刀更加厚重。不过,革命军骑兵拼白刃战,更喜欢用马刀。

在冷兵器时代,长矛重甲的骑兵堪称是战场的大杀器,也是各**队的杀手锏。在中国,手持弓箭、长矛的草原骑兵,更成为历届中原王朝的梦魇。

但到了近代,随着火枪火炮的流行,装备火枪火炮的步兵,重新成为战场主角。骑兵日渐沦为辅助兵种,作战职能边缘化,笨重的长矛反而不便于骑兵的快速机动。

因此,到了十9世纪后半页,各国骑兵相继淘汰了长矛,改用更为轻便的马枪、马刀为武器。

在杨烜的坚持下,革命军率先放弃了长矛,改用马刀、马枪为制式武器。遇有白刃战,骑兵在马枪上安装刺刀,或直接使用马刀。

轻便的马刀在骑兵冲锋时有着极佳的效率。只要战马在奔腾,骑兵就可以借助战马的速度,不需要大力挥舞马刀,仅手持马刀向外掠出,就能轻松收割敌兵的性命。

两军相接,很快厮杀起来。革命军骑兵人少,却毫不相让,与吉字营厮杀在1起。

刚开始时,革命军刀术精湛,马刀轻便,刺刀精利,略占上风。十几分钟后,两军完全纠缠在1起,吉字营人多,不时使用来复枪偷袭,革命军伤亡不断扩大,阵线动摇。

郑成钊见状,骑马来回奔走,极力稳住阵脚。突然,1发子弹击中郑成钊肩膀,巨大的冲击力使他跌落马下。两名亲兵立即上前,救起郑成钊。

郑成钊忍住巨痛,草草包扎了枪伤,止住了流血。亲兵要护送他返回后方,郑成钊喝道:“我要留在阵地上。我只要不死,就决不退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他再次跃上马背,手持马刀,来回招呼部下,宛如关羽再世,异常神勇。

这时候,两边的骑兵已经完全纠缠在1起,在原地互相砍杀。革命军的6战队员、吉字营的步兵,也都冲杀到1起,各不相让,展开了残酷的白刃战。

革命军官兵训练有素,但弹药已尽,只能靠勇气与敌人短兵相接,尽可能地与敌人纠缠在1起,影响湘军发扬火力。

吉字营乃是穷寇,得了曾国荃的犒赏,人数上占有优势,又有火枪的加持。不过,连日战斗,吉字营从半壁山撤离时又走得匆忙,弹药同样不多。步4师主力又已攻克郑家堰,威胁吉字营退路。

双方打到这种份上,已经完全杀红了眼。狭路相逢勇者胜,就看谁勇气更佳,谁能坚持到最后,取得最终胜利。

郑成钊1直坚持在前线,哪里战事最激烈,就赶到哪里。吉字营官兵也像疯了1样,势必要从革命军防线上打开1个缺口,打通逃回湖南之路。

战至1个小时,双方已经相当疲惫。郑成钊再次负伤,但他坚决不下火线。亲兵从医护兵那里取来简易担架,郑成钊躺在担架上继续指挥战斗。

革命军对战场救护非常重视,每个连队都配有1名医护兵。连队每个官兵都要掌握基本的战场救护常识,医护兵则跟随连队上战场,在战场上执行基本的战场急救。

这种最基本的战场救护,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士兵战场伤亡率。就算是新兵,在战场上负了伤,痊愈之后也会成为老兵,战斗力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郑成钊失血过多,又在担架上来回颠簸,脸色已经苍白,嘴唇已经发紫。左右皆劝他撤下来休息,他却担心会给士气造成不良影响,坚定地说道:

“我不要紧。打不败吉字营,我死不瞑目。不打败吉字营,不得收殓我!”

左右大哭,皆奋不顾身,宁愿战死沙场。

吉字营人多,逐渐占了上风。李秀成见状,知道再不增援,革命军防线就要崩溃。他亲自带领最后的3百预备队,冲杀进入敌阵。

3百预备队都是骑兵,预先集中了骑兵最后的弹药。冲杀进入敌阵后,先救起郑成钊,再与吉字营厮打成1片。

预备队使用手枪、马枪,撂倒两百多名吉字营官兵,搅动了战场局势。然而,弹药用尽后,预备队也陷入了苦战。

到这个地步,双方队形密集,骑兵在战马上反而施展不开。很多骑兵都下马步战,使用刺刀、马刀混战。

其实,骑兵作战时,并不完全在战马上,经常要下马战斗。特别是到了近代,装备火枪后,骑兵与敌军接敌时,往往下马射击,以提高射击精度,减少自身伤亡。骑兵弹药用尽后,要展开白刃格斗,也经常下马进行。

李秀成身为师长,也已经亲自上阵,打光了左轮手枪的子弹。

革命军寡不敌众,战线已经动摇。如果此时撤退,必将功亏1篑。东面隐约传来了炮声,正是郑家堰方向,步4师步兵主力正在东面猛攻湘军。

革命军士气大震,李秀成也咬定牙关,大声喝令道:“兄弟们,4师主力已经追上来了。我们绝对不许撤退,哪怕战至最后1人,也绝不能退缩1步。”

两军都像疯了1样,谁也不让谁,前沿的尸体摞成尸山,鲜血染红了土地。

喜欢1850再造中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1850再造中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