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1850再造中华 > 第613章 进退两难

1850再造中华 第613章 进退两难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5:05:21 来源:书海阁

吉字营3次突围,都被革命军打败,已经陷入绝境,到了崩溃的边缘。曾国荃返回金牛镇大营,立即召集部将,询问部队战损情况。

情况相当糟糕,吉字营原本共有十2员统领,每个统领下辖两3千战兵、1千余军夫。晚上开会时,十2个统领只来了6个。

其中,水营统领罗逢元、长胜营统领朱洪章、6营统领朱南桂投敌,骑兵统领5维寿战死,6营统领萧庆衍伤重昏迷。另有1个6营统领张诗日,擅长防御和挖掘地道,御赐“毅勇巴图鲁”称号,已经失踪。

再问各营兵马,则普遍伤亡惨重,大概只有45成的人马可以出战。原本吉字营有3万战兵,现在已经不足1万5了。

虽已回到中军帐内,曾国荃依然1身行装,手枪不离身。以往时,他1打过仗,就要换下便服,在中军帐内痛饮3杯。此刻,他神色凝重,再没有了以前从容洒脱的样子。

众将刚从战场上下来,个个灰头土脸,有人身上还挂了彩。曾国荃环视众将,略1寒暄,便直言不讳地说道:

“诸位,刚才这1仗打得十分艰难。粤匪主力已经赶到,6战队当西面,步4师当东面。此为大家所亲见,也为斥候所确证。吉字营该何去何从,大家有何意见?”

曾国荃生性高傲,“少年奇气,倜傥不群”。在那个时代,科举考试极难,曾国荃在大哥的指引下,拜罗泽南为师,在2十4岁那年参加湘潭府府试,拔为第1名。

不过,他并不是读书的材料,此后1直藉藉无名。曾国藩丁忧回籍,创建湘军,曾国荃也跃跃欲试,1直盼着带兵打仗,建立军功。

彼时,朝廷猜忌,地方督抚又不配合,曾国藩处境艰难,不想让弟弟趟这个浑水。曾国藩希望弟弟能够像他那样,走科举正途,不许他参加湘军。

曾国荃是曾国藩的4弟,在族中排行老9。在儒家事兄如父的伦理下,曾国荃只得蛰伏乡间,郁郁不得志。

没过几年,曾国藩被困于江西南昌。朝廷有意牵制曾国藩,对罗泽南、胡林翼等湘军大佬多有鼓励。曾国藩在南昌时,急调罗泽南、塔齐布等大将救援。

那时,罗泽南正在围攻武昌,塔齐布正在围攻9江,都不愿出兵救援曾国藩。要不是天京事变爆发,说不定曾国藩就要折戟南昌了。

受此刺激,曾国藩允许曾国荃出山。曾国荃欣喜若狂,与黄冕1拍即合。当时,黄冕担任江西吉安府知府,江西全境大部分已被太平军攻陷,吉安也不例外。

黄冕帮曾国荃筹饷,曾国荃募集了1支3千人的湘军,1战而克吉安,令曾国藩刮目相看。曾国荃的湘军,从吉安起家,从此便称为“吉字营”。

两3年下来,吉字营不断膨胀。曾国荃也很受历练,足以独当1面,成为湘军中第1流的战将。

曾国藩对这个弟弟很偏爱,不遗余力支持吉字营,把他的带兵之道、为官之法、处世之方,甚至是如何写奏折,如何与地方官员打交道,如何驾驭部下,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曾国荃也不再是那个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已经颇有城府。面对当前的窘境,他沉着冷静,先让部下发表意见,好为自己留下转圜的余地。

吉字营统领多为猛将,说话办事直来直去。可今天情况特殊,败军之将不敢言勇,部下们脸上无光,除了投降、溃逃,也想不出其他的办法。

眼见部下都不言语,曾国荃打破沉默,问道:“各营的防御如何?今夜能保无虞吗?”

这个问题不难回答。陈家堰失守后,张诗日负责抵御东面之敌。张诗日失踪后,曾国荃委托李臣典防御东面。这是个相当紧要的位置,1旦李臣典再失守,革命军就能突入金牛镇,端掉吉字营老巢了。

李臣典先发言,说道:“陈家堰这个天险,已被粤匪夺据。我们只能坚守阵地,防止粤匪扩大缺口,突入金牛镇。但粤匪大队正在赶来,我军难以支撑,恐怕撑不到后天。”

李臣典丝毫不提夺回陈家堰的事,足见他态度悲观。萧孚泗与李臣典,是吉字营中最勇猛的统领,被曾国荃视为左右手。李臣典守卫东面,萧孚泗守卫西面。

萧孚泗则说:“我军今日在西面与粤匪大战,先胜后败。粤匪新得几千名援军,又有船只来往于梁子河、高桥河,弹药充足。

“我军恐非其对手,只能深挖战壕,筑牢营垒。希望明天能够挡住粤匪的进攻。”

湘军最擅长结硬寨、打呆仗,吉字营更以“铁桶围城”战术威震太平军。吉字营各营都擅长修筑营垒。这种以木料、泥土为基础原料修筑的营垒,对付太平军颇为有效,在革命军面前却就不值1提了。

其他各个统领纷纷发言,虽不明言投降,却刻意强调革命军之强大、吉字营伤亡之惨重。

众说纷纭,令曾国荃有些反感。他不动声色,说道:“今日到此境地,我们也不必再讳言了。西面的粤匪等来了援军,又得到了弹药补给。东面的粤匪又源源不断地开抵过来,断了我们的退路。“如今,吉字营是进退两难,弹尽援绝。最多明天1天,我们就会被粤匪彻底合围。大家的意思,我也听出来了,敌强我弱,守是守不住的。

“武昌那边,由湖广总督官文、荆州将军绵洵这两个满洲老小儿主事。指望他们发兵来援,是万万不可能的。我大哥又在长江北岸,鞭长莫及……”

刚讲到这儿,1员大将闯入大营,在帐外就大喊道:“9帅,我回来了!”

众人喜出望外,因为这声音正出自统领张诗日。大家都以为他失踪了,没想到他还活着。

曾国荃也激动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不过,战场诡谲多变,谁也不敢确定张诗日经历了什么。或许,他已经接触到了革命军。

曾国荃冷静了下来,坐回位置。只见张诗日1身农民装束,没等他发问,张诗日便说道:“9帅,我打扮成平民,混入到敌后,发现大洪山上有多条小道,既可向东通向郑家堰,也可向南通往咸宁县城。”

大洪山上存在小道,这本不稀奇。前天革命军攻下郑家堰,就是走了大洪山上的小道。关键是,山间小道崎岖难行,1晚上走不了多少人。

若要走小道向南逃往咸宁,曾国荃1晚上最多只能带走1两千人。带这么点人回去,相当于全军覆没,就算逃到了长沙,也会被时人所轻视。

若要走小道潜往郑家堰,以吉字营当下的实力,并无把握夺下郑家堰。就算夺下了郑家堰,吉字营也难以顺利从郑家堰方向突围。不过,郑家堰处的革命军没有铁丝网,利于湘军突围。

而且,张诗日所说是否属实,也有待证实。时间正在快速流逝,革命军步4师也在源源不断地开往金牛镇前线。兵力此消彼长,越是拖延时间,对吉字营就越为不利。

曾国荃毅然说道:“现在,摆在我军面前,只有3条路可走。第1,等明天天亮后,向革命军请降。第2,趁着天黑,再组织1波敢死队,突围点选在郑家堰为宜。第3,走山间小道,向咸宁方向逃命,能走1点是1点。大家按官职大小,每个人都发表下意见。”

张诗日和萧孚泗主张重夺郑家堰,尝试从东面突围。李臣典则主张走小道逃回湖南,再图东山再起。其余3个统领,则主张向革命军投降。

部将意见不1,把目光都投向曾国荃。曾国荃心烦意乱,努力回想曾国藩,回忆他的决断之道。

他想起曾国藩说过,1个好的统帅,必须果于决断,不能让部将怀疑自己犹豫不决。而统帅之成为统帅,全在于手下的兵马,兵马1失,统帅也就1文不值了。

眼看部将们已经露出犹疑的目光,曾国荃知道,自己必须速作决断,不能再有丝毫的犹豫。他正了正身子,说道:

“各位,当初我做统领时,就给手下的营官发过誓,将来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你们几个统领,当时还不显名,有的是哨官,有的是队长,还有的只是个大头兵。

“两年多下来,吉字营由小变大,在于大家作战勇猛,但最重要的是,在于各营团结如1。1旦吉字营涣散下来,各营各行其是,吉字营就要垮了。

“因此,不管是战是和,是胜是败,吉字营必须保持团结,牢固如1。我下令,今晚由张诗日率1支敢死队,走山间小道,偷袭郑家堰。萧孚泗率军正面进攻,配合张诗日袭占郑家堰。

“至明天上午9时,若不能攻下郑家堰,就停止军事行动。全军必须听从我的命令,各营不准自行其是。届时,就由李臣典负责,与李秀成议和。”

喜欢1850再造中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1850再造中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