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1850再造中华 > 第623章 出师不利

1850再造中华 第623章 出师不利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5:05:21 来源:书海阁

湘军的撤退,1开始就非常不顺。第2天半夜,曾国藩收到了1则噩耗:绿营总兵王国才死了。

王国才是绿营名将,云南昆明人。道光末年,西南爆发回乱,王国才在此战中表现卓异,道光帝赐号“胜勇巴图鲁”,擢升为绿营都司。

吴文镕担任湖广总督时,调王国才至麾下,以抵御太平军。武昌督抚同城,多有不和。当时的湖北巡抚是个满人,与吴文镕不和,上书朝廷弹劾吴文镕,逼迫吴文镕出战。

吴文镕是曾国藩的座师,只得向曾国藩求救。曾国藩刚创办湘军,以水师未练成为由,请老师坚守不出,待练好了水师,再出兵救援。

没想到,湘军水师尚未练成,吴文镕就被迫出战,结果1败涂地,吴文镕本人投水殉节。

为此,曾国藩颇感愧疚。王国才作为吴文镕生前的部将,在对抗太平军时表现可圈可点,因而受到曾国藩的赏识,如今已经积功至湖北绿营郧阳镇总兵。

这天,王国才接到大营西撤的命令,立即意识到曾国藩阵脚已乱,开始部署部队撤退。他麾下都是湖北绿营,军纪散乱,士兵乱糟糟的,把物资都搬到了营门口。

革命军已经完全掌握了制江权,封锁长江,湘军物资紧缺。王国才特意下令,要部下把物资尽可能都带走。

为防止官兵盗卖物资,王国才坐镇营门口,监视士兵搬运物资。对作战至关重要的火炮、火药,也是官兵盗卖的重点,就堆放在营门口,放在王国才眼皮底下。

任凭王国才着急忙慌地催促绿营兵,绿营兵就是不慌不忙,全然没有意识到危险的降临。王国才大怒,下令亲兵队缉拿散兵,限士兵在1个时辰后开拔。

绿营兵这才着急起来,收起了烟枪,开始卖力搬运物资。晚清时,烟草在民间已经非常流行,既有抽水烟的,也有抽旱烟的。

军队流动性强,更盛行方便易携的旱烟。不少绿营兵还染上了吸食鸦片的恶习,军队战斗力进1步下降。

这时候,有士兵的烟枪里漏出了没有燃尽的烟灰,烟灰又引燃了散落在地上的火药。倾刻间,王国才大营门口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大爆炸。王国才及麾下1百多名亲兵,当场被炸得尸骨无存。

(此事取材于史实,王国才本人即死于火药的误炸。)

消息传到曾国藩大营,已是深夜。曾国藩刚刚睡着,又被亲兵叫醒。听说王国才死难,曾国藩大为痛心。

出师不利,大战还未开始,自己就先损失了1员大将,实在不是1个好兆头。况且,王国才是恩师吴文镕生前提拔的绿营名将,教曾国藩如何向朝廷交待?如何告慰恩师在天之灵?

曾国藩睡意全无,干脆让人叫醒了赵烈文,和他商量如何处理王国才之死。

赵烈文决断很快,说道:“为死者讳,王锦堂(王国才)不管怎么说,都算是为国捐躯。依我看,不如粉饰1番,也好请朝廷从厚抚恤,安抚王锦堂的后人。”

曾国藩点点头,说道:“不错,我也是这个想法。大敌当前,军心士气不可不查。你说,该怎么粉饰?”

赵烈文有急智,略1思索,便说道:“就说是粤匪深夜扑营,王锦堂督队开炮,杀死多人。但粤匪火炮精利,炮弹击中军营火药。

“锦堂唯恐军心纷乱,在营中屹立不动,坚持不肯退却。而后火药爆炸,锦棠为大清壮烈殉国。现在军情纷乱,朝廷不谙实情,1定会从厚抚恤王氏后人。”

曾国藩深深地叹了口气,他已经没心思再推敲赵烈文的说辞了。曾经,他治军很严,严禁部下捏造战功,更对这种行为嗤之以鼻。

想不到,他自己也不断寻找理由,讳败为胜,捏造战功,变成了那个最令自己讨厌的人。

曾国藩看问题很深,生怕王国才之死会扰乱军心,便和赵烈文商议道:“大军匆匆撤军,军心本就不安。现在王锦堂突然殉难,大营损失惨重,小道消息传得满天飞。

“如果仍按原计划撤军,必将加速军心的纷乱。军心1乱,粤匪再趁势1打,说不定就会像吉字营、楚军那样。不如紧急传令各营,驻扎原地,暂时不得移动。”

曾国藩长于战略,看问题深远,擅长把控全局,但短于战术,在战场上反应慢、见事迟、遇事犹豫。因此,每当曾国藩亲临战场,亲自指挥战斗,湘军往往败绩。

曾国藩对此也心知肚明,轻易不干预前线指挥,给予前线大将以充分的自主权。这次西撤关涉甚大,曾国藩虽然重视,却难免有些犹犹豫豫。

赵烈文见状,断然说道:“大帅军令既下,不可再出尔反尔,否则,必有损大帅威信。况且,粤匪大军压境,我军必须尽快西撤,方能避免吉字营、楚军的覆辙。”

曾国藩点点头,犹豫再3,说道:“大军不得不撤,理应按计划正常后撤。但王锦堂的湖北绿营不能撤,周围的湘军不能撤,以安军心。”

他和赵烈文就着烛光,看了下地图,察看湖北绿营的驻地。湖北绿营属于杂牌军,被曾国藩摆到黄州府黄梅县1带,靠近安徽边界,处于对抗革命军的前沿。湖北绿营周围,有两部兵马,都非曾国藩嫡系。1部为多隆阿,麾下有1万3千人,另1部为都兴阿,麾下有4千满洲马队。

都兴阿和多隆阿1样,都属于达斡尔族,隶属于满洲正白旗。但都兴阿是贵族出身,祖父阿那保做过“领侍卫内大臣”,父亲博多欢做过蒙古正黄旗都统。

这位都兴阿也不简单,作战英勇,颇有8旗猛将的遗风。为此,咸丰曾令他担任江北大营统帅。只不过,都兴阿有勇无谋,不是统帅之才,因战败而被革职,发往曾国藩麾下效力。他手上有4千马队,很得曾国藩的重视。

赵烈文有些忧虑,说道:“按计划,多隆阿担任后军统帅,都兴阿担任副帅,负责垫后,本就有阻击粤匪之责。这1万6千人,应当撤到黄梅县,在黄梅阻击粤匪。

“如今,若让他们原地不动,只能在原地筑垒,迎击粤匪。军令反复,此2人又是满人,彼此不和,恐怕他们不能心安呀。”

多隆阿和都兴阿同族,1个是寒族,1个是贵族。但多隆阿后来居上,官在都兴阿之上,又受命节制都兴阿,令都兴阿颇感不悦。

这是满人之间的恩怨,曾国藩不便排解。若放在平时,这也无关宏旨。可现在是战时,湘军还要指望他们卖命,赵烈文颇感忧虑。

曾国藩却管不了那么多了,说道:“战事紧急,也只能做此安排了。倒是,王锦堂死后,由谁继领其军比较合适?”

赵烈文不假思索,说道:“杨厚庵如何?”

杨厚庵即为杨载福,原是湘军水师大将。因湘军水师被革命军全歼,杨载福手下无兵,颇为闲废。他的正式官职是湖北提督,接管王国才留下的湖北绿营也算合适。

但曾国藩想得更远。杨载福本就是王国才的上级,本就能节制王国才留下的兵马。而且,王国才死难,部队也要留下不动,以安军心。

可以想象的是,1旦革命军发起进攻,王国才、多隆阿、都兴阿3部将首当其冲。这是个送死的差使,杨载福是曾国藩亲信大将,可不能轻易赴死。

曾国藩盘算良久,说道:“让孔广顺接管王锦堂的部队。孔广顺之前就是湖北提督,被革了职,正好让他戴罪立功。”

曾国藩、胡林翼受命节制6省军务后,开始大4排除异己,在6省官场大清洗,把督抚提镇能换尽换,换上湘军嫡系。

孔广顺原本是湖北提督,与湘军素无关联。曾国藩借机参倒了他,保举杨载福继任湖北提督。

让孔广顺继领王国才的兵马,也算名正言顺。可在赵烈文看来,多少有些不合适。官场最是势利,孔广顺被革掉了提督之职,正是落毛的凤凰不如鸡。

曾国藩让他继领王国才的兵马,不说有没有羞辱之意,至少有落井下石之嫌。大敌当前,东线又地当革命军进攻第1线,曾国藩所用3人皆非湘军嫡系,肯不肯卖命都不好说,令赵烈文颇感不安。

可清军人事复杂,派系甚多。换了赵烈文做统帅,也找不到更好的安排。总不能,让鲍超垫后,让多隆阿当先锋吧。

他只好安慰自己,尽人事,知天命。是死是活,是胜是败,就看天意如何吧。

喜欢1850再造中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1850再造中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