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1850再造中华 > 第632章 黄服周舌战群儒

1850再造中华 第632章 黄服周舌战群儒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5:05:21 来源:书海阁

黄冕过来劝降湘军,这是天大的机密。曾国藩却破例召集众将、心腹幕僚,让这么多人参与此事,可见曾国藩心里已经动摇,并无死战到底的信心。

大将刘长佑字尔眷,湖南新宁人。他并非曾国藩嫡系,资格很老,很早就追随江忠源南征北战。曾国藩1向厚此薄彼,刘长佑至今仍只是个总兵,与鲍超、杨载福等嫡系相差甚远。

刘长佑与曾国藩同床异梦,冷不妨地问道:

“杨烜在信中允诺,会善待湘军俘虏,这是真的吗?假如我们投降,会成建制地保留湘军吗?我们这些湘军统领,革命军将如何安置?”

此言1出,大家都齐刷刷地把目光投向了刘长佑。曾国藩耻于投降,众将也不好意思谈投降的事。

倒是刘长佑自恃资格老,言行无忌,仗着自己是湘军元老,直接问起了投降的条件。

黄冕看了眼曾国藩,发现他似乎并未生气,便坦言道:“帝国1向主张善待俘虏,我和左季高、9帅,都归顺革命军不久,很得皇上的重用,可以说是人尽其材。

“左季高之才,天才皆知,皇上亦很仰慕他,与他晤谈甚久,彼此投机。楚军投降后,得以整建制改编为革命军6军师,左季高出任师长。皇上已经许诺左季高,将来若西北有事,1定请左季高出马。

“9帅是湘军猛将,与革命军激战多日,给革命军以较大伤亡。9帅归降革命军后,亦得皇上的重用。因吉字营人马不如楚军多,便改编为步兵团,9帅出任团长。

“说句实话,老朽自年轻时便留心水利事业。3十多年前,我任常州、镇江知府,在元和疏通刘河海口数百里工程;在上海修理蒲江塘工程;在常州修浚孟河,建筑芙蓉圩。

“鸦片战争后,我被罚戍新疆,辅佐林文忠公,在伊犁兴修水利,兴办屯田40余万亩。可是,这些功业因人而兴,人去而废,令人唏嘘不已。

“中华帝国的组织能力、办事效率、专业程度是远远超出大家想象的。皇上请我筹建水利部,隶属于国民政府政务院。他谘文政务院,先行创立了水利委员会。

“很快的,便有十几名水利专家来到前线,和我1起筹划帝国水利。这些水利专家原本散布于交通部、农业部、工业部等部门,1声令下,立即来到前线,1来查看长江水文情况,2来与我商议筹划南方水利。

“我自归顺皇上,至今不过两个月时间,水利委员会亦不过只成立1个月时间,却已走在正轨。同僚23十人,已经就防范水患、兴修水利讨论出了思路,制作了初步的方案。

“我相信,得益于帝国的强大执行力,得益于皇上对水利专家的信任,等帝国统1南方后,南方水利必将得到发展,南方百姓将再无水患之苦。

“我也感激皇上,心甘情愿为帝国效劳。涤帅之才十倍于我,厚庵、尔眷之才又十倍于刘寿卿。若大家肯归顺帝国,1定能得到皇上的重用。

“而且,国家内忧外患,百姓贫困不堪,清廷无能,官员颟顸。如今,中国正处于3千年来未有之危局,外有列强入侵,内有饥民起义,非皇上不足以中国……”

底下1员年轻的幕僚,毫不客气地站了起来,打断了黄冕的话。他说:

“老先生,大家各为其主。您是我们的前辈,也曾做过大清的官员,大清再不好,也曾授予您官职,也曾让您光宗耀祖。

“咱们都是读书人,熟读圣贤之书。圣贤1再教导我们,要忠君,要有气节,要爱民。您替杨烜过来劝降我们也就算了,怎么能忘恩负义,1再指摘大清国的不是呢?”

讲话的人名叫张裕钊,时年3十4岁,湖北鄂州梁子湖畔东沟镇龙塘张村人。梁子湖位于金牛镇北面,如今已被革命军占领。

张裕钊举人出身,考进士时落第,却考中了国子监学正。当时的主考官正是曾国藩。所以,张裕钊成了曾国藩的学生。

历史上,他与黎庶昌、薛福成、吴汝纶等人1起,被合称为“曾门4学士”,是曾国藩的重要弟子。

张裕钊淡泊名利,做京官时目睹官场黑暗,辞官回乡。曾国藩进军湖北时,听说张裕钊在武昌勺庭书院讲学,遂召他办理文案。

此人无心钻营,在曾国藩幕中“独以治文为事”。他最大的成就在于书法,融北碑南帖于1炉,创造了影响晚清书坛百年之久的“张体”。范当世、张謇、姚雪臣、朱铭盘、日本人宫岛咏士等都是他的学生。

黄冕听说过张裕钊,只把他当作1般的酸腐文人,反驳道:

“大家既然都是读书人,岂不闻明末大儒黄宗羲早就有言,‘天下为重君为轻’、‘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1姓也’。

“若大家真的以天下为重,真的心怀天下苍生,就应该弃暗投明,不要再抱残守缺,怀什么忠君、节义之念。何况,现在革命军已经完全包围了湘军,多隆阿北遁,鲍起重伤被俘,诸位已经无路可逃。“大家都与革命军打过不少战,知道革命军的厉害,也应该知道革命军1向善待俘虏。这1次,湘军已经陷入绝境,插翅难飞。

“复兴会诚心招降大家,大家何不顺势投降呢?早日投降,便能早日得到复兴会的重用。假若困兽犹斗,只会增加湘军伤亡。

“从已经投降的湘军官兵来看,湘军士卒乐于投降,不想白白送命。大家何不遵从士兵们的想法,尽早投降呢?”

张裕钊还想分辨,却被曾国藩制止住了。

曾国藩1介书生,草草创办湘军,却1战得名,最终在历史上平定了太平天国。所谓誉满天下者,毁亦满天下。曾国藩严于杀贼,被后人冠之以“曾剃头”的诨名。

其实,曾国藩很早就意识到了融洽军民关系、善待敌军俘虏的重要性。

譬如,曾国藩曾亲自创作了《爱民歌》,要求湘军时时传唱。《爱民歌》堪称湘军版《3大纪律、8项注意》,歌词有:

“军士与民如1家,千记不可欺负他”、“第1扎营不贪懒,莫走人家取门板,莫拆民家搬砖石,莫踹禾苗坏田产,莫打民间鸭和鸡,莫借民间锅和碗”……

再如,湘军后来大量俘虏太平军,杀俘、虐俘问题随之而来。曾国藩又创作《解散歌》,教导湘军善待俘虏,歌词有:

“往年在家犯过罪,从今再不算前帐。若遇胁从难民归,莫抢银钱莫剥衣”、“第1不杀老和少,登时释放给护照”、“第4不杀打过仗,丢了军器便释放”……

只是,湘军初以师生、同乡为纽带,尚能保持强大的凝聚力。到后来,经历过多轮扩军,湘军各部都陷入了扩军、打胜仗、抢劫、军纪败坏、裁兵、募新兵、扩军的怪圈。

现在,经历过接连惨败,湘军精锐如楚军、吉字营、霆字营、水师等,要么投降,要么全军覆没。残余湘军纪律已经彻底败坏,完全丧失了战斗力。

喜欢1850再造中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1850再造中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