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1850再造中华 > 第635章 六安被围

1850再造中华 第635章 六安被围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5:05:21 来源:书海阁

从内心深处,多隆阿对进攻6安州并不积极,即便他攻下6安,也肯定守不住6安。之所以非进攻6安州不可,主要还是为了做给朝廷看。

形势渐渐明朗,曾国藩的湘军已在广济1带被革命军包围,难逃全军覆没的命运。曾国藩本人恐怕也在劫难逃,非殉节不可。

这样1来,湘军大佬中,胡林翼病死,左宗棠、曾国荃等投降,罗泽南、李续宾等战死。湘军人材凋0,兵马灰飞烟灭。

那么,满清大员中能接替曾国藩主持南方军务的,已经屈指可数了。多隆阿与心腹盘算许久,认为可接替曾国藩的,只有4个人,按顺序依次为僧格林沁、骆秉章、官文、多隆阿。

僧格林沁为蒙古亲王,身份尊贵,被清廷视为北方柱石,麾下的蒙古马队为清朝正规军中的精锐。咸丰还要倚重僧王保卫京畿,不会轻易放他到南方主持军务。

骆秉章长期担任湖南巡抚,为曾国藩供饷输粮,也算是湘军系统的人。湖南战事焦灼时,咸丰把骆秉章擢升为4川总督,让他免遭兵祸。

咸丰君臣对骆秉章很有好感,认为他担任湖南巡抚期间,位居长江上游,顾全大局,倾力支持湘军,居功甚伟。朝廷把骆秉章调任川督,显然是希望他号召湘军旧部,保卫4川天府之地。

只不过,骆秉章大器晚成,3十8岁才中进士,5十7岁出任湖南巡抚,如今已经6十3岁,垂垂老矣。他1直在后方为湘军筹措粮草军饷,未曾实际带兵打仗,并不适合统带湘军旧部。

至于官文,正担任湖广总督,更是满人官员中的有名的纨绔,典型的“因人成事”。他在满族亲贵中号称能吏,人情事故练达,实则只会做官,不会做事,更吃不了带兵打仗的苦头。

曾国藩、胡林翼在世时,朝廷尚能放心让官文担任总督。官文做总督,在与不在都1个样。因为大政方针都由胡林翼定夺,具体事务则有湖北巡抚、湖北藩台衙门处理。

官文做总督只是挂个名,好让朝廷放心,也给满人1个交待。若要官文接替曾国藩,担任方面之任,他绝无这种能力,也没这种资望。

那么,多隆阿就不同了。多隆阿资历虽浅,毕竟久经战阵,带兵打仗的经验很丰富,战功也很显赫,是湘军大将中第1流的人物。

他又是满人,享有身份上的优势。前面3人都有难以克服的缺点,由多隆阿接替曾国藩也就顺理成章了。在湘军1败涂地之际,只要多隆阿能攻克6安,就能为自己加分不少。反正都兴阿对此正热心得很,不妨驱使他为自己卖命。

多隆阿计议已定,决定趁革命军围歼湘军之际,抢攻6安。他大宴众将,慨然对部下说道:

“我自统兵以来,生死久已置之度外。盖既以身许国,此身即非我有。今大敌当前,敌前我弱,妇孺皆知其不敌,何肯令诸君以身尝试,盖楚省乃南北关键。

“楚省既失,则大局糜烂矣。如今涤帅被围,生死未卜。湘军陷入绝境,亦无力回天。唯有我军,脱出粤匪重围,保存实力,再图振兴。

“明日决往破贼。幸而克捷,顾全大局不少。否则身殉,是役誓不与之俱生。诸将士有愿以死报国者,与吾共功名。如不愿者,亦自任也。”

8旗骑兵心情凄凉,都兴阿主攻6安,附和多隆阿道:

“营中兄弟4千人,战而乐者,吾与之偕去;怯而伏者,可就地退5,请以杯酒志别,1表1时共事之情!”

8旗兵皆慷慨激昂,伏地叩头,愿誓死追随主帅。

都兴阿深受感染,慨然应道:“礼帅说得极是。军兴十余年,皆以退走损国威。吾前后数百战,出队即不望生还。湘军负1时之望,不料亦战败,令国人大为失望。

“我们8旗兵英勇善战,当年仅以6万之众,即能入关平定天下。今日我们即便战死,也要为8旗争光。不原从者自为计,我决不怪罪你们!”

1番动员之后,竟无1个8旗兵退缩。都兴阿犒赏全军,酒足饭饱后,随即点起麾下4千人马,分作8营,从4个方向同时向6安发起进攻。

革命军多集中在前线作战,后方空虚。负责守卫6安州的,只有安徽守备师1营兵马。革命军向前线输送粮草,多走水路,或沿长江北岸,走安庆、太湖、宿松等地,并不经过6安。

因此,6安的得失,实际上对战局影响并不大。但从政治上看,1旦革命军丢失6安,无疑将提振清军的士气,有损革命军的威望。

安徽守备师各级早就统1好了思想,要坚决守住后方,不给前线添麻烦,既不可丢失1城1地,也要坚决打击来犯之敌。

不过,守备师是2线部队,装备枪炮比例低,且多是野战师淘汰下来的武器。安徽守备师又是新组建不久的部队,新兵比例大,精锐都部署在淮北方向,专门负责防范蒙古马队。

8旗马队来势汹汹,6安守军见状,深知敌强我弱,随即撤回城内。他们依托城墙、护城河等防御工事防卫6安,1面紧急动员民兵,1面向上级、向前线通报敌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守备师战斗力有限,兵力多分散在各地划地防守,缓不济急。要解6安之围,还得靠野战师。

革命军最高统帅部已经移驻湖北武穴,位于长江北岸。得知6安被围,杨烜不忧反喜,对副总司令冯可钦说道:

“此次与湘军决战,我革命军攻无不胜,战无不克,先围楚军,再歼吉字营,最后把曾国藩的残存湘军1锅端,歼灭、逼降湘军十余万。

“曾经强盛1时的湘军,已经灰飞烟灭、不复存在。湘军被满清视为南方的柱石,湘军1灭,如同折断了满清的脊梁骨,从此大势已去。

“此战大快人心,唯独遗憾的是,多隆阿、都兴阿见机快,麾下马队多,我们还未合围湘军,他们便趁机逃跑。我原本以为,这两个老小儿已经吓破了胆,要跑到淮北投奔僧格林沁。

“这两部8旗骑兵,算得上是满洲8旗中的精锐,又在长江流域作战经年,战斗经验丰富。若让他们骚扰淮北,咱们又得再调兵围剿,费时费力。

“淮北多平原,骑兵往来如风。弄不好,1年半载都灭不了他们。没想到,我们不去找他们的麻烦,他们竟然不自量力,主动过来挑衅我们了。

“我们要借此机会,力争围住他们,争取在6安境内把他们全歼掉。”

冯可钦点点头,说道:“皇上所言极是。都兴阿有勇无谋,不足为道。倒是这个多隆阿,是个厉害角色。湘军1直盛传‘多龙鲍虎’,把多隆阿与都兴阿相提并论。但实际上,多隆阿之才远在鲍超之上。

“若要歼灭他们,就得调骑兵回6安。野战骑兵师,再加上张乐行的暂编骑兵旅,在江北前线共有1万5千多人。海军6战队,在前线有1万多人。

“这两部兵马,是可以快速机动的力量。但若是全部调防6安,已经投降过来的湘军恐怕会生异心。臣以为,不妨调8千骑兵、5千6战队回6安。

“以我们的经验,以这1万3千名兵力对付多隆阿、都兴阿,固然不足以全歼他们。但可以歼其1部,至少可以包围、全歼都兴阿这1部。”

冯可钦是革命军副总司令,军权在握。但他为人低调,在杨烜面前尤其谨慎,1直把自己当成参谋,为杨烜决策提供合理依据。

在他看来,湘军新降,正以稳定为宜,前线不宜有大的调动,以防惊扰军心。况且,满洲马队往来如风,全歼他们并不容易。

不妨让他们再蹦咋两年。两年后,革命军必会北伐燕京。燕京为满清京城,敌所必救。满洲马队将不得不应战,到时再歼灭他们也不迟。

杨烜思索片刻,说道:“机会难得,失之可惜。湘军既已投降,高级军官正在接受集中教育改造,已经折腾不出什么风浪。就算万1有事,可以把我的近卫师拿出去应急。

“这样,把长江北岸的骑兵全部调回6安,包括骑兵师、骑兵暂编旅、步兵1师骑兵团。再把海军6战队全部调回来,配合骑兵围歼8旗马队。”

冯可钦感受到了杨烜的决心,问道:“此次会战,是不是请第1军军长陈虹指挥作战?还有,李鸿章的步兵暂编旅,1直在凤阳府练兵,是不是也调他参战?”

喜欢1850再造中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1850再造中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