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1850再造中华 > 第677章 以空间换时间积小胜为大胜

1850再造中华 第677章 以空间换时间积小胜为大胜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5:05:21 来源:书海阁

肃顺**把持朝政,咸丰对其言听计从,对这次御前会议胜券在握。

可没想到,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懿贵妃一番高论,竟使得主战派占了上风。

不过,咸丰把懿贵妃斥责会场,显然并不赞同主战观点。

这给主战派大臣泼了一盆冷水,也让肃党暗中窃喜。

在君权至上的满清,咸丰说什么就是什么。

大臣们都在揣测咸丰的真实意图,犹豫着不敢发言。

以咸丰、肃顺的智力,自然知道中华帝国乃大清之心腹大患。

帝国派人传信,示意南北配合,共同对付英法俄,显然是个缓兵之计,打算借刀杀人,让满清与英法俄相纠缠,自己好集中精力解放大西南。

主战派认为,朝廷应当当机立断,与英法俄媾和,集中精锐南下对付帝国,不说与帝国决一死战,起码要抢占淮河两岸、湖北襄阳等战略要地,拓宽满清的防御纵深。

中国北方一马平川,无险可守。

一日中华帝国缓过神来,发兵北伐,将长驱直入,直逼京师。

到时候,能够阻拦革命军的,就只剩一道黄河了。

以革命军的实力,横渡长江尚且不在话下,更何况于黄河?到时候,一日革命军渡过黄河,满清就真的有亡国之祸,只能逃往东北老家了。

实事求是地说,站在满清的立场上,主战派的观点无疑是正确的。

可是,主战派缺少一个有份量的领袖,不能与肃顺**抗衡。

惇亲王粗疏不知大略;恭亲王一味韬光养晦,不肯轻易出头;懿贵妃是内廷中人,又是女流之辈;周祖培等人虽为大学士,却并无实权。

最关键的是,咸丰庸碌懦弱,并不敢与中华帝国决战。

他的身体愈发虚弱,登基才七年,就起居无度,醉酒纵欲,染上了有肾亏、咳血、厌食、吸毒等多种疾病。

还不到三十岁的咸丰,已经锐么尽失。

他最大的愿望,固然是收复失地,中兴大清。

可咸丰也知道,大清积重难返,已经不可能再打败中华帝国。

他自知年寿不永,便幻想着做几年太平天子,把人间荣华富贵都享受一遍。

当然,身为满清皇帝,这种痴心妄想是不可能的。

对咸丰来说,最可行的,就是在革命军打到北京之前,趁早逃往东北。

再派军队堵住同海关,庶几可以形成偏安一隅的局面。

肃顺与咸丰朝不相处,深知咸丰的心思。

他是王府里的庶子,从小见惯人情冷暖,从低级扈从做起,一步步爬上现在的高位,对满清的弊病、对清廷权力运作、对当前的时局有着深刻的认识。

当前的时局,固然以主战为唯一正确之举。

但咸丰主和,而满清君权独上。

咸丰不同意主战,则任凭懿贵妃、惇亲王、恭亲王等人都主战,主战也决不可行。

而且,肃顺对全国政务更为熟悉,对满清的财政、军队、外省情况洞若观火。

不像懿贵妃、惇亲王等人,主战的口号喊得响,其实并不清楚清朝的实力,纯粹是纸上谈兵。

在肃顺看来,以清军的实力,以满清的财力,若仓促与革命军、与英法联军决战,只能自速其亡,说不定真能召来亡国之祸。

但是沙俄远在黑龙江,派到黑龙江的只是军队充其量也就是上千人。

大清整体实力不如沙俄,却足以在外东北对抗沙俄。

由此,不妨派兵到外东北对抗沙人物,可以搪塞主战派,避免与革命军、英法联军决战,为大清争取几年时间。

眼见主战派占了上风,肃顺仍不甘示弱,说道:“皇上,湘军之强,胜过八旗绿营,却在几个月前全军覆没,足见粤匪之强。

“英夷、法夷船坚炮利,又在粤匪之上。

此中实情,实非外臣所能理解。

对付粤匪、英夷、法夷,臣不是不愿战,而是深知不能战。

“对付这些强敌,只能一条至理名言‘以空间换时间、积小胜为大胜’。

我们只能暂时忍耐,等到神机营、洋枪队扩编强大之后,等到户部银钱充盈后,再择机与粤匪决战。”

“以空间换时间,积小胜为大胜”

这是曾国藩、胡林翼的遗策。

只不过,曾、胡在世时,咸丰对湘军寄予厚望,一再催促曾国藩、胡林翼“克复金陵”

湘军连金陵的影子都没看到,就被革命军全歼。

尽管如此,曾、胡二公在遗折中仍旧建议朝廷坚持“以空间换时间,积小胜为大胜”

先集中精力改革弊政,徐图壮大,再与革命军决战。

这个观点最切合实际,也最可行。

最关键的是,他能照顾到咸丰的庸弱性格,也能搪塞主战派大臣,减少反对的阻力。

咸丰很认同这个观点,当着众大臣的面,说道:“肃顺说得不错,这才是老成谋国。

朕也知道,主战说起来简单,说起来痛快,可现在内忧外患,我们如何与粤匪决战?“几个月前,湘军全军覆没。

二三十万的湘军,每月糜饷上百万两银子,说没就没了。

开战之前,你们个个主战,今天一个奏折,明天一个奏折,必欲朕下诏,催促湘军决战。

“朕下诏了,湘军也顺流东下了。

可结果怎么样,不还是中了粤匪的圈套,弄了个全军覆没的下场?现在,你们又要主战,谁能站出来讲讲,我们拿什么与粤匪决战?饷从何处筹,兵从何处选?”

咸丰这么一说,就有推卸责任的意思了。

主战派全都闭上了嘴巴,个个面面相觑,不自觉地低下了头。

更没人敢接话,因为他们不熟悉实际政务,更不知如何筹饷、练兵。

若说主战,咸丰之前也是个主战派。

可湘军的大败,无疑证明主战派只会迎合民心,拿不出切合实际的对策,纯粹是纸上谈兵,误国误事。

咸丰是决策者,自然要负大部分的责任。

可主战派大臣乱出主意,撺掇民意,无疑也要对湘军的战败负责。

清廷的制度是畸形的,主战派大多不掌实权,却占据了道德高地,不用对战败负责。

肃顺也趁势打铁,说道:“皇上,臣不是危言耸听,只是有些心里话,理当泣血以陈。

朝廷对湘军寄予厚望,没想到,不到半年时间,湘军就灰飞烟灭。

“由此不难看成,粤匪羽翼已成,决不可等闲视之,更不可轻启战端。

当前对大清最要紧的,莫过于革除弊政,编练新军,增加收入。

“如今人心惶惶,军么不振。

若此时轻启战端,无异于驱羊战虎,必败无疑。

果真如此,对朝廷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对大清来说,无异于自速其亡。

主战者,实乃居心叵测,误国误民!”

此话一出,主战派又群情激昂。

可咸丰已经亮明了态度,主战派也不敢再厉言反抗。

只有惇亲王不怕肃顺,亦不怕咸丰,说道:“肃顺,你不要危言耸听,颠倒黑白。”

咸丰对今日的御前会议深感厌烦。

朝廷内忧外患,大臣们理当同心协力,共克时艰。

但每次御前会议,大臣们总是意见不一,彼此攻诘。

清廷的制度,遇到这种决定军国大计的大事,都应组织御前会议,或者组织更大规模的廷议,以统一朝臣思想。

咸丰威望不足,思路也不高明,对御前会议上的争论也颇感厌烦。

他不耐烦地说道:“御前会议,参会的都是王公大臣。

大家应该知无不言,拿出切实可行的方针。

“可不能为了反对而反对,道理说不出来,反过来人身攻击。

今天的会议就到这里吧,军机大臣留下来,其他人都跪安吧。”

这话明显在针对惇亲王。

他是咸丰的哥哥,并不服咸丰的指责,么呼呼地带头走了。

喜欢1850再造中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1850再造中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