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招募工匠,杨烜花了很大力气访求人才。
不过,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招募人才讲究机缘,机缘不到,踏破铁鞋也寻觅不到人才;还要看实力,若黑旗军实力不济,人才望而却步,自然不敢轻易应募。
肇庆是座大城,城内外读书人很多。黑旗军纪律严明,义不扰民,又去马安煤矿解救矿工,很快便赢得了肇庆人的好感。
各营所到之处,广为宣传黑旗军主张,张贴“招贤令”、“安民告示”。很快的,开始有一些读书人报名参加黑旗军。
这其中,德庆人陆雨晨引起杨烜格外注意。此人不到四十,祖上做过广东水师参将。但陆家家道中落,陆雨晨年轻时不好科举,中年发奋图强,却科场失意,只得靠教书卖字为生。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陆雨晨亲眼目睹广东水师之破败,料知清朝中兴无望,从此绝意科举,留心研究经世之学。他于军事、舆地、水利、农学、马政等方面皆有研究。
不过,陆雨晨认为,华夏最大的威胁来自海外的洋人。为了保文保种,必须加强海防,建立一支强大的水师。
讨论群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因此,他在海防、水师方面下功夫最深,自谓两广第一,没人比他更懂海防、水师。时人皆认为他狂傲,不务正业,对他敬而远之。
陆雨晨一身学问,报国无门。黑旗军打到肇庆来,他只得过来碰碰运气,向杨烜投递了一份《海防刍议》。
杨烜览罢,惊为天人,连忙派亲兵有请陆雨晨。
一见面,杨烜见陆雨晨相貌不凡,目**光,便知他胸有大才。他拉住陆雨晨的手,笑道:
“陆大哥,杨某看过《海防刍议》,只觉得字字珠玑,鞭辟入里,所论甚高。我们中国雄立东亚,祸患往往来自边疆。
“如今,洋人凭借坚船利炮,屡屡犯我海疆。此心腹大祸,若我们不奋发图强,日后不仅要亡国,还要亡文化、亡种族。此诚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也!
“满清无能,一无御敌之策,二无奋进之心。长此以往,我们必将亡国亡种。杨某不自量力,贸然举旗造反,希望推翻满清,再造华夏,使我中华文化得以传扬、使我民族得以保存。
“军兴以来,杨某深感人才匮乏。人才之匮乏,水营最为明显。老兄才干优才,对华夏海防、水师研究甚深。有了老兄,我水营可以无忧矣。
“今日之水营,即为明日之海军。陆兄且看,杨某不是说大话,假以时日,黑旗军必得壮大,南霸岭南,北争天下。到时候,请陆兄为我职掌海军,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
一番话,说得陆雨晨心潮澎湃。他忍不住大声叫好,说道:“大帅说得好!好一个‘南霸岭南,北争天下’!好一个‘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甲方’!
塔读&小杨烜不以为忤,说道:“陆先生说得没错。黑旗军水营刚刚组建不久,只有张黑仔的海盗船略微精锐,其他都是民船。所幸水营将士军心可用,接连打了好几场胜仗。只要人心在,战船可以慢慢增补、改进。”
“大帅说得好”,陆雨晨接过话头,议论道:“得人心者得天下。只要军心可用,黑旗军水营就能不断壮大。
“第二,如今两广形势,官军重在广东,忽视广西。眼下敌强我弱,我们应当避实就虚,前往广西。”
“雍正时,清廷在西南诸省‘改土归流’,废除土司制度。广西土司制度土崩瓦解,客家人大量拥入广西,造成广西人口激增。
“但广西多山,田亩紧缺。鸦片战争后,西方宗教传入广西。广东天地会起义失败,也大量涌入广西。
“种种因素叠加,使广西成为一个火药桶。而广东是清廷在两广的根本,黑旗军在广东,必会受到官军不遗余力的打击。不如前往广西,趁广西内乱,在广西打出一片天地。”
这与杨烜西进广西的观点不谋而合。杨烜继而问道:“依先生之见,黑旗军应该去广西哪里?”
塔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