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新贞观造反录 > 第188章 我的墨宝很值钱的

新贞观造反录 第188章 我的墨宝很值钱的

作者:龙纹小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5:19:38 来源:书海阁

薛仁贵从河东回来后,休息了一天,然后到李靖那里聆听出征需要注意的事情,接下来点好500精兵,算上副队长席君买和自己,总共502人。

因为李承乾不能离开宗正寺,所以薛仁贵与席君买临出发前,一起去宗正寺给李承乾辞行。

李承乾看着两个家伙,穿着一身贴身皮甲,背着大号的旅行包,里面东西塞得满满的。

秋香闻到了一阵不属于男人的味道,那是从薛仁贵的旅行包侧面的小袋里飘出来的。

“殿下,薛仁贵的旅行包里,有女人的香囊。”秋香“小声”地对李承乾说道。

李承乾听到后说道:“薛仁贵,出征前还懂得去找女人留情啊?”

席君买在一旁起哄,薛仁贵一阵脸红,说道:“殿下,这是柳迎春给我的。”

秋香说道:“柳迎春不是在河东吗?什么时候给你的香囊?”

李承乾说道:“对啊,什么时候给你的?”

薛仁贵说道:“是我前两天得知要出征了,就连夜跑去找她,然后她给的。”

秋香与席君买继续起哄,果然,殿下说的没错,出远门了什么香囊、手帕、绣花鞋这些都得带上。

李承乾心想,薛仁贵现在也不过15岁左右,就这么会来事了,将来还不得是个情圣?古代人就是早熟。

等几人调侃薛仁贵差不多了,李承乾说道:“薛仁贵啊,你这次是第一次带兵出征,谨记李靖大人的教诲,不要鲁莽。其他也没什么好说的,反正带了多少人去,尽量都带回来就行了。记得多抓点奴隶哈。”

薛仁贵拱手:“必不负殿下所望。”

李承乾说道:“去吧去吧。小心点。”

薛仁贵与席君买拱手辞行,然后离开回六率营,准备点兵出发了。

薛仁贵离开没有多久,长孙无忌来了。

李承乾说道:“舅舅,来这么早?”

长孙无忌说道:“不早点不行啊。昨天已经与皇帝陛下、皇后娘娘谈好了,冲儿就作为朝廷派遣使者,出使岭南诸僚。若是有太子你说的大功劳,回来就赐婚。”

李承乾问道:“是襄城皇姐下嫁吗?”

长孙无忌说道:“是。”

李承乾说道:“舅舅啊,不是我不想让长乐出嫁,而是我看到天机,长乐嫁给冲表哥,两人无后。而襄城皇姐,旺夫。”

长孙无忌说道:“殿下,那占城真的有殿下说的那种米存在?”

李承乾说道:“确实有。象林邑国,又称占城,汉代日南郡的象林县。那里普遍种植一种稻米,名为占城稻。这占城稻是一种早稻,成熟早结粒快,一年可以收获两到三次,产量较之粳米提高很多。而且占城稻不择土地肥瘠,随种随收,可播种面积比粳米和糯米大得多。”

长孙无忌说道:“殿下,此米若真是一年收获两到三次,届时我大唐将不再缺粮,那确实是天大的功劳。”

李承乾说道:“也就是百姓们不再挨饿而已,这占城米不好吃。”

长孙无忌说道:“只要能增加米的产量,好吃不好吃不重要。”

李承乾说道:“也对,天下百姓困苦久矣,只要有米吃,哪里还顾得上好吃不好吃。”

长孙无忌问道:“殿下,你之前说的,有向导,那是何人?”

李承乾说道:“六扇门里的白虎神捕宇文拓。早年他曾到过天涯海角,也到过象林邑国。既能作为向导,也能作为保镖保护冲表哥。“

长孙无忌听到是六扇门的神捕,也放心了一点:“既然如此,那就全凭太子安排。”

李承乾接下来说了一句:“对了,舅舅,程伯伯的次子,程处亮也会一起过去。”

长孙无忌连忙问道:“什么?殿下,难道程老货来找你,要分功劳了?”

李承乾说道:“对啊。不过舅舅你放心,冲表哥的功劳不会给分走。我让他去找另一样东西,也有功劳,只是没那么大。不过,那东西加工后的食物,父皇与母后都特喜欢吃。”

长孙无忌说道:“那是殿下有孝心,时常记挂皇帝陛下与皇后娘娘。”

李承乾说道:“哦对了,舅舅,冲表哥大概什么时候出发?”

长孙无忌啊说道:“朝廷上定的时间是五天后。”

李承乾说道:“那就赶紧准备下,舅舅你也安排好人,可以的话,从广州水路沿岸过去把米种装回来,能装多少装多少,尽量能带回来三万斛米种才勉强够用。”

长孙无忌说道:“殿下放心,我省得。时候不早了,我得回去给冲儿准备准备,殿下也请告之白虎神捕,我这两天请他吃酒。”

李承乾说道:“好的,舅舅慢走。”

长孙无忌离开宗正寺,回到家后,想了好一会,然后提笔,给时任的广州都督冯立写了一封信,叫来管家:“立马派人把信送到广州中都督府冯立手上,告诉他,想要重回长安,就配合冲儿把米种运回来。我自帮他请功。另外,给我去六扇门请白虎神捕宇文拓酒楼一聚。”“是,老爷。”管家拿了书信放进怀中,点了点头,就出去安排了自己的侄子,带上两个家将5个家兵,出发去广州送信。

另一头,李承乾也叫了宇文拓到宗正寺,把事情给他交代好,然后把48个行军医救包交到他手上。

宇文拓见李承乾委以重任,立誓保证保护好长孙公子的安危,同时也会把米种带回来。

一切都交代好后,李承乾坐在摇椅上,心想:这下明年就开始种占城米,到贞观四年的时候,粮食应该可以在今年的基础上增加5成以上了吧?或者还需要再过一两年,长安可能一斗米两三钱。

当然,不能一味地提高大米产量,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要尽可能的让务农百姓多方面发展农业经济。

所以,林业、畜牧业、渔业,甚至一些副业,也该开始提上日程了。

秋香给李承乾轻摇扇子,突然想起了什么,便问道:“殿下,你是不是忘了告诉程处亮,他要去找的是什么东西?”

李承乾听到,想起了,确实忘记了,赶紧说:“秋香,磨墨,我要画图。”

秋香问道:“殿下要画什么?”

李承乾说道:“画甘蔗啊,不画出来,他怎么找啊?”

秋香嘴角跳了下,然后说道:“殿下,你还是叫他来直接说吧,说的比画的更容易明白。”

李承乾说道:“怎么?看不上我画的画?告诉你,若干年后,我的墨宝很值钱的。”

秋香说道:“那也是若干年以后,现在,殿下你还是别画了。”

李承乾......

喜欢新贞观造反录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新贞观造反录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