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话事人 > 第四百四十七章 极品家丁

大明话事人 第四百四十七章 极品家丁

作者:随轻风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5:20:09 来源:书海阁

宣府古称上谷,镇城作为一座边境大城,以及大明九边之首,在本朝还是很有历史的。

国朝初年,谷王就分封于此。正德朝时,热衷于巡边的正德皇帝又在宣府建了行宫,正德皇帝和李凤姐这个民间传说的背景就在宣府。

在先前,宣府镇城是一座比较纯粹的军城,居民以官军和家属为主,管理也是军事化管理。

但近二十年来,随着隆庆和议后边贸的大发展,临近京城腹地的宣府也多了一些繁荣的迹象。

据说在宣府下属的张家口堡马市,每年仅官方交易的马匹数目,就已经超过了三万匹,价值十五万到二十万两银子。

如果用gdp概念来形容的话,林泰来估计当今张家口堡马市每年gdp规模已经达到数十万两白银,而且以后规模会越来越大。

难怪将来主附易位,本该是宣府镇下辖小边堡的张家口堡凭借边市逐渐做大,最终反过来吞并了宣府。

几百年后,曾经的九边之首宣府只是张家口下属的一个区了,这就是经济利益的伟力。

林泰来从南关和昌平门进了宣府城后,一边浏览着两边街景,一边听着向导黑大壮的解说。

如今黑大壮对这位翰林老爷算是彻底服气了,这种完全不把几位阁老们当回事的气质,别人学也是学不来的。

宣府城里机构众多,情况比较复杂,而且林泰来在这里完全没有根基。

所以他没想着上来就大张旗鼓亮相,只打算先悄悄入城,摸摸情况再说。

虽然林泰来也知道,就算悄悄入城,他这身份也保密不了一天甚至一晚上,但总能从另一个角度多了解一些本地信息。

林泰来又随口问了几句黑大壮的主人黑晓的情况,黑大壮立刻介绍了一番。

“我家老爷就是我们这些家丁的楷模!用林老爷的词儿来说,就是偶像。”

“宣府城里做家丁的,心里无不对我家老爷充满景仰!”

“因为我家老爷当年曾是一个极品家丁!”

林泰来:“.”

极品家丁?黑大壮你说这个是认真的?你看起来也不像穿越者啊?

又听了几句,才明白这“极品家丁”是什么意思,原来黑大壮的主人黑晓虽然名不见正史,但也是个小传奇。

此人在幼年时在边境被北虏掳走,青壮年时又于嘉靖三十六年逃回了大明,无以为生只能在宣府成为了一名家丁。

众所周知,边镇武官的家丁其实就是亲兵或者家兵,同时也是武官身边的最强兵。

然后传奇就诞生了,从嘉靖三十六年到隆庆和议这十多年时间里,这位叫黑晓的家丁参加了七次战斗,每次战斗均能斩首一颗,拿了七颗人头。

不要觉得数量少,当今大明官方对首级的认证极为严苛,一场战役能斩首上百,就可称为大捷了。

按照现在的大明军功制度,在宣府镇斩首一颗就可以升一级。

结果黑晓从一介家丁开始,靠着七颗首级,连续升为小旗、总旗、试百户、百户、副千户、千户、指挥佥事。

也就是说,从一无所有的家丁升到宣府前卫指挥佥事、游击,黑晓只用了十多年时间,还在宣府打出了骁勇的名声。

在所有本地人眼里,黑晓这样的人不是“极品家丁”又是什么?

了解到这里时,林泰来也基本可以确定,黑晓应该就是历史上崇祯朝北方总兵之一黑云龙的父亲。

以林泰来“慧眼识人”的习性,在没有利益冲突的情况下,还是愿意顺便多给“人才”一些接触自己的机会。

这也是林泰来决定今晚暂住黑晓府中的原因之一。

宣府镇城的钟楼叫清远楼,鼓楼叫镇朔楼,黑府就位于镇朔楼的西边。

到了黑府大门,黑大壮上前去说了几句话,顿时大门中开,一个五十多岁的武官快步迎出来,就是此府主人黑晓了。

黑指挥知道钦差大人暂时想低调,所以也没在门口行大礼,只抱拳躬身,热情的说:“快请进!”

随即林泰来一行十几人也没在外面逗留,迅速进了黑府。

此时传奇老武官黑晓脸上的皱纹都快笑成菊花了,没想到运作义子黑风虎去京师考武试,还能有这样的收获,居然把天仙请回家了。

这心情大概就像是几百年后,在路边随手买了张彩票,结果中了几百万大奖的感觉。

在堂中坐定后,黑指挥就开口道:“我常跟同行讲,林状元就是我辈楷模!

别人只佩服林状元才华功名,而我独佩服林状元的胆气勇略!”

哦?林泰来虽然面上不动声色,但心里暗暗想道,这位“极品家丁”从小被掳到草原,却能生存十几年并逃回来;

其后又能顺顺利利的连续七次拿到斩首功绩并升级,看来除了骁勇之外,大概也有点“会做人”之类的长处。

又听黑指挥继续说:“当年林状元以区区指挥佥事之武职,就能威震江左,接连击败了几个巡抚、巡按、钦差这种拿着关防的大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连我们这些远在边塞的粗人,都听说了林状元的事迹,无不敬仰拜服啊!

所以说,林状元的大名早就在我们心里了,林状元的事迹在我等眼里宛如神迹!”

林泰来感觉到,黑晓这些话虽然也是逢迎讨好,但可能包含了六七分的真心。

毕竟当今奉行的是以文驭武政策,文官对武官的压制力非常强,在边镇说话声音最大的就是总督和巡抚,武官面对文官是普遍憋屈的。

连伯爵世子、从一品总兵官李如松前年在宣府时,想和三品巡抚许守谦平起平坐,都引发了轩然大波,被迫调回京师。

非常碰巧的是,李如松这事和林泰来搞兵变以及斡旋民乱,乃是同一年发生的。

当时宣府武官目睹了李如松的遭遇后,再耳闻南边林泰来的事迹,哪个不想活成林泰来的样子?

一言不合就兵变,二话不说就民乱,什么巡抚、巡按、钦差、御史、知府,上去就是干!

该抓的就抓,该自杀的就自杀!

最后朝廷也没把林泰来怎么样,大丈夫当如是也!

作为一个极品家丁,黑晓在别人眼里已经很传奇了。

但他真心觉得,自己和林状元的传奇比起来,只能说是小巫见大巫。即便自己号称骁勇,但可从来没有与督抚正面对抗的勇气。

“你对许军门了解多少?”林泰来冷不丁的突然问了一句。

黑指挥愣了愣,林状元这是啥意思?

边镇与内地不同,巡抚的军事属性更大,所以习惯尊称为军门,驻所叫行辕。

林泰来突然提起的许军门,当然指的就是宣府巡抚许守谦。

见黑晓愣住,林泰来又不怀好意的试问道:“我听说,许军门为人贪鄙,是也不是?”

黑指挥:“.”

刚才心里还在佩服林状元连续点草巡抚的英勇事迹,转眼就听到林状元又不怀好意的问起许巡抚,难道又想.

不,不,这种下克上逆袭之事看着很爽,但如果拉着自己下场就有点害怕了!

什么“大丈夫当如是也”,那都是幻想口嗨,不能当真的!

看到黑指挥的反应,林泰来轻笑道:“朝廷派我来巡阅宣府,做的就是查访纠劾的事情。

所以向本地官员询问许军门的情况很正常,属于我职责所在,你不必过多联想。”

眼见林状元没有进一步逼问许巡抚的情况,黑指挥稍稍松了口气。

他就怕林状元硬拉自己下水搞事,而自己还什么内情都不知道,稀里糊涂就成了高层斗争的炮灰。

事情当然没这么简单,虽然林泰来与宣府巡抚许守谦无冤无仇,但是为了结好李如松,林泰来还是打算碰一碰许巡抚的。

如果是其他武官哪怕是国公,也可能并不值得付出代价去结交,但李如松不一样。

毕竟在万历朝中期,李如松就是武将中独一档的存在,每逢大战包括对倭作战,万历皇帝就一定派李如松领军出征。

想刷军功或者上阵杀倭,就绕不开李如松,也没有比李如松更好用的人。

所以林泰来很清醒的认为,李如松值得自己进行“投资”,哪怕是搞事失败了,也要让李如松看到自己的行动。

他心里想着事情,嘴里很自然的转了话题说:“近来又听说北边风云动荡,北虏右翼的三娘子和扯力克争夺顺义王封号,你认为最终结果将会如何?”

黑晓青少年时在草原上生活了十几年,壮年后又一直在边镇,可以说对边墙内外情况都非常熟悉。

故而对林泰来的这个问题,黑晓不假思索的回答说:“无论如何,扯力克和三娘子最后必定妥协,无非是怎么妥协而已。”

林泰来继续问道:“难道他们之间就不能分裂厮杀起来?”

黑晓非常肯定的说:“在宣大这段边墙里外,包括朝廷、北虏右翼在内,所有高层没人再想打仗!”

林泰来很感兴趣的说:“愿闻其详。”

在这方面,黑晓算是专家人物,如数家珍的分析说:“先说朝廷这边,第一,朝廷的大方向是与北虏右翼维持和平,与北虏宗主大汗的左翼维持作战。

这其中除了减轻边镇压力之外,也包含了挑起北虏右翼和左翼内讧争斗的策略。

所以朝廷不希望北虏右翼陷入内讧混乱而衰落,让北虏左翼宗主大汗重新坐大。

第二,如果北虏右翼陷入内斗,必然就有胜利者和失败者。

胜利者可以垄断马市利益,但失败者肯定又要依靠寇边劫掠来获取物资了。

对朝廷而言,那就失去了开贡市的意义,而且也带来毫无必要的麻烦。

所以朝廷肯定希望北虏右翼内部妥协,顺利完成顺义王的继承,完全不想改变宣大、三边总体和平的现状。”

说完己方,黑晓又开始分析北虏右翼对立双方:“至于三娘子和扯力克,包括他们在内的北虏右翼高层经过近二十年的享受,已经完全离不开边市的利益了。

只在张家口堡官市一处,北虏每年靠卖马收入就将近二十万两,这样的马市在各边还有三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所以北虏右翼高层绝对舍不得放弃边市,但是关于边市的开关,主动权完全掌握在大明朝廷手里,北虏右翼众位高层必须要顾及到大明朝廷的态度。

如果激怒了大明朝廷,那么贡市说没就没了,他们承受不起这个压力。

说句不好听的,若北虏真有人导致了边市关闭,或许马上就会被其他人砍了脑袋送到大明。”

林泰来若有所思的说:“阁下的意思就是说,在顺义王继承者的问题上,我方只管强硬就行了?”

黑晓非常肯定的答道:“无论三娘子和扯力克之间闹得多么凶,哪怕是产生了小规模摩擦,我们大明都不用管他。

只管用最强硬的态度,逼迫他们必须妥协,然后等待结果出来!

林状元身为巡视宣府的钦差,或许会接触到这方面事务,三娘子和扯力克也许会来向林状元寻求支持。

但林状元只需要信我的,对三娘子和扯力克进行强力施压就行了!

实在不行,就把今年的马市关闭一个月,或者裁减几万两买马官银,作为一种恰到好处的警告。

最后无论北虏右翼内部之间怎么妥协,只要完成了顺义王袭替,林状元顺手就能得到一件斡旋大功,岂不美哉?”

林泰来高兴的拍了拍黑指挥的肩膀,亲切的说:“老黑啊,你这些分析建议可真说到我心里去了,受教了!”

黑指挥顿时受宠若惊,自己也就是在边墙两边混了几十年,对两边的人物心态更为了解。

对很多历史事件,史料上只记载了基本信息。

但是当事人的各种微妙心理状态,只能靠自行脑补猜测了,或者靠黑晓这种真正熟悉情况的人来剖析,但后者显然比前者可靠。

今天听到黑晓的这些分析,让林泰来感到了意外之喜,不愧是极品家丁。

来到宣府除了搞斗争收拾许巡抚之外,肯定还要主持一下外交事务捞功绩。

先前林泰来一直没有明确思路,经过黑指挥的分析后,立刻茅塞顿开。

三人行,必有我师!

只可惜此人有点“叶公好龙”,口口声声仰慕自己敢于搞兵变废巡抚,但自己稍加试探要不要一起干,立刻就怂了。

本章完

喜欢大明话事人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明话事人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