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话事人 > 第四百六十四章 这就是机会

大明话事人 第四百六十四章 这就是机会

作者:随轻风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5:20:09 来源:书海阁

在大明,有巡抚的地方一般都有巡按。

本官都挂在都察院,都是钦差体制,都是用关防,权力都很大,连名字都很雷同。

大体上巡抚是决策和实施,巡按是监察和核实。

巡抚有相对固定的驻地,然后以驻地为中心开展公务活动。

而巡按则是在辖区范围内巡回活动,在一年任期内,每一个地方都要走到。

这就是大明官场的揍性,官场制度两条基本法就是:以小制大,以内制外。

巡按只有七品,却是权力最大的七品,性质属于朝廷派出钦差,在地方见官大三级,完美体现了两条基本法的精髓。

朝廷鼓励的就是光脚不怕穿鞋的精神,鼓励巡按敢于不惜官位和丑恶势力进行勇敢搏斗,反正最坏结果失去的只是七品而已。

宣府镇巡按御史崔景荣目前所担任的,就是这么一种官职。

关于崔巡按目前的政治光谱,用两个字表述就是“清流”。

后世研究过天启朝党争的人可能见过这个名字,在**星之后接任吏部尚书,但因为“阴护东林”,被阉党干掉了虽然此人并不在《东林点将录》上面。

不过目前同样在宣府镇的崔巡按,却默默的看着巡抚许守谦被干翻了,一直隐忍不发。

不知道是因为许巡抚跪的太快,导致崔巡按反应不过来;还是因为崔巡按看不上许收钱,不认为许收钱值得相救。

反正崔巡按认为,自己的隐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

面对林泰来这种狂暴的敌人,躁动和盲动没有任何用处。

必须要更有耐心,必须要隐藏自己的敌意,必须要等待能够一击致命的时机。

从张指挥的话里,崔巡按判断,时机可能出现了。

但足够谨慎的崔巡按必须还要进一步确认,才能知道时机是不是真的出现了。

如果只凭借边墙外传来的几条消息,就像疯狗一样冲上去,那么自己与那些呆逼同道有何区别?

想到这里,崔巡按对张指挥吩咐说:“备兵马,护送本院前往边墙外勘查!”

他想要去第一现场看看,也就是近期为了册封和款待北虏酋长,所搭建的那处临时营地。

带关防的谁来都是爷,张指挥自然没资格抗命,当下调集了三百官军,护送崔巡按出边。

从边墙出去,又行十余里,就抵达了临时营地。

却见此时营地已经面目全非,门倒帐塌一片狼藉,显然是遭到了巨大的破坏,甚至还像是泄愤式的破坏。

大明官方的人比如钦差、通事等,一个人影也不见。

至于那些杂役、厨子之类的,都已经逃回了边墙内,很多消息也是他们带回来的。

但他们不懂胡语,也看不到大帐内发生的事情,所知极为有限。

崔巡按在现场查看了一圈后,只能确定真的出事了,但并没有更多收获。

就在这时候,忽然有几个虏骑冲到了营地“残址”附近,高声喊了几声。

这边负责翻译的通事连忙对崔巡按禀报道:“他们说,他们是喀拉慎部来三兀台吉的亲信。

来三兀台吉前日被大明林钦差杀害,他们想找大明能管事的官员来做主。”

崔巡按便指示道:“问他们可有证据?”

对面的虏骑回应了几句,通事翻译说:“他们说,来三兀台吉的尸体在他们手里,愿意给能管事的老爷们看。

而且附近的台吉都亲眼目睹到凶杀之事了,绝无谎言。”

崔巡按就约定说:“明日午时,将尸体带到边墙下,本院会请仵作验看。”

然后又对通事吩咐说:“向附近的头领传话,询问是否有林钦差当众杀来三兀之事。”

在宣府镇城,除了户部行司之外,还有刑部行司,里面有经验丰富的仵作。

此后崔巡按便派人迅速赶回宣府镇城,临时抽调了两个仵作来张家口堡。

及到次日,果见有二十多虏骑,带着一具尸体,来到了张家口堡边墙外。

崔巡按就坐在边墙的城头上监视,命仵作出墙门去验看尸体。

另外还找了几个对北虏风俗极为熟悉的边塞老人,一同查看尸体。

约摸一刻钟多的时间后,两名仵作上城头来,禀报道:“从致命伤势来看,应当是从高处狠狠砸向地面导致身亡,而且这个力度非常大。”

崔巡按心里暗想,这倒是与被举起来摔死的传言比较吻合了。

毕竟在大漠地方,哪有那么多足够高的地方,能把人直接摔成这样?

就算是坠马或者从树上掉下来,也不至于此。

另几名边塞老人禀报说:“从服饰、体格等各方面特征看,这具尸体身份贵重,必定是大台吉。”

于是崔巡按又多信了几分,就算是造假或者别的什么,也不可能拿一个大台吉的尸体来胡闹。

又过数日,派去附近部落打探消息的人纷纷有了回报。

各部落头领台吉众口一词的指认,就是林钦差当场举起了来三兀台吉,然后用力将来三兀台吉摔死,场面极其凶残。到此崔巡按终于可以确认,时机出现了。

张家口堡守备张指挥一直在冷眼旁观,他并没有告诉崔巡按,他曾经收到风声说,死者来三兀可能参与了去年北虏左翼对蓟辽的入寇。

崔巡按又没有问起,他又何必主动说?林钦差给的封口费不香吗?

而且林钦差对边军态度和蔼,也曾经是武官,比姿态傲慢的崔巡按亲切可敬百倍。

于是一封弹劾巡阅宣府钦差林泰来的奏疏,从张家口堡发往京城。

因为涉及重大边情,动用了六百里加急业务,这封奏疏第二天就到了京师。

“臣巡按宣府镇御史崔景荣,参劾巡阅宣府镇钦差林泰来擅开边衅,妄杀与朝廷和议、受朝廷册封指挥同知之喀拉慎部重要头领来三兀”

首辅申某看着这封奏疏,不禁陷入了深思,这到底是不是钓鱼?看起来似乎有点不太像?

从各方面迹象来看,北虏那边确实死了一个很有势力的重要酋首,而且确实也是因为几句口角,就被林泰当场残暴虐杀的。

以林泰来的暴力习惯和自身强大的武力值,冲动之下干出这种事情,也不是没可能?

站在朝廷角度,这绝对是应该严厉处置的大罪。

纠结了一小会后,申首辅对这份奏疏做出了一个很经典的票拟——下部议。

先把鱼饵扔进鱼塘里,再看看情况,不就知道结果了?

众所周知,大明的外交事务归礼部主客司负责,而礼部又是清流势力的据点之一。

上个月礼部尚书沈鲤提桶跑路了,至今礼部尚书还在空缺难产。想干的人资格不够,资格足够的人却又不想干。

但不要紧,虽然缺了尚书,但并不影响政务运转,部署还有各司呢!

大明六部有个很奇特的现象,各司虽然只是五品单位,在业务上的权力很大。

在部里面,普通侍郎的权力甚至不如一个司的郎中。

部里面开会,经常是尚书和各司郎官商议和决策,普通侍郎只能在边上说几句话。

所以虽然礼部尚书缺了,但只要各业务司完整,政务依然可以正常运转。

礼部主客司郎中的名字叫陈泰来,标准的清流势力骨干人物,与仪制司郎中于孔兼同为礼部里清流势力的中流砥柱。

陈泰来这个名字本来也没什么,但是自从林泰来声名鹊起之后,撞了名的陈泰来就觉得很不爽。

当崔巡按弹劾林泰来的奏疏下发到礼部主客司后,陈泰来也觉得,将林泰来驱逐的机会到了!

如今关于对林泰来的弹劾落到了自己手里,也许这就是天意!

在朝廷里,只能有一个泰来!

陈泰来的心里迅速制定了一个计划,自己这边作为业务部门,复议主张严惩破坏和议、擅开边衅的元凶林某。

另派大臣深入草原找到三娘子驻地,如果罪臣林某还活着的话,就用囚车把林某押送回来。

然后上三法司会审套餐,罚最重的款,判最重的刑!刑部尚书陆光祖可是他陈泰来同县的前辈!

同时还要联络科道的同党,一起上疏抨击林某的行为,制造声势,向内阁施压。

顺便再讨论一下林某的品德问题,将矛头指向首辅,理由就是首辅多年纵容,说不定还能重创一下首辅。

清流势力苦林泰来久矣,这次好像终于抓到了“实锤”,还是严重的涉外事故,清流势力大本营科道立刻开始串联行动。

都察院江西道掌道御史王象蒙也察觉到了这股风声,忧心忡忡的回了家,向二大伯王司徒问计。

王司徒却说:“难道你就没有注意到,宣府距离京师只有三百五十里,但象乾近日却没有寄回过家书?”

王象蒙迷惑不解的说:“这说明什么?”

王司徒答道:“象乾没有寄回家书本身就是一种信号和暗示,说明事情还在林九元可控的范围内。

我还有个猜测,林九元可能想要帮你清理位置了。如果能拉一两个郎官落马,你正好就可以顺势升过去。”

王象蒙大喜,也拿出了自己的行动力:“那我立刻也组织好友为林九元辩解!

只有让争辩更激烈,让事态更极端,才有可能事后清算时拉人下马!”

王象蒙在都察院这个党争前线混了六年,耳濡目染之下,多少也是有所成长的。

被朝廷很多人分析的林泰来,并没有心情享受下钩成功的喜悦。

因为在这两天,林太师与钟金哈屯三娘子爆发了有点烈度的争吵。

没羞没臊、双宿双飞的蜜月期,也忒短暂了点。

不是林太师耕田实力不行,而是双方在贤者时间讨论政治时,产生了巨大分歧,也许这就是政治人物的悲哀。

因为三娘子与赶赴到附近的扯力克约定,在后天就顺义王候选人问题,进行会晤和商谈。

林太师下意识的认为,在并非原则性的问题上,应该尽量减少对历史轨迹的破坏,这样才能把先知先觉金手指发挥到最大。

按照原有历史轨迹,三娘子在大明的强力斡旋下,最后还是嫁给了无血缘孙子兼无血缘儿子扯力克,扯力克继位顺义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后来效果也不错,继续在大体上维持住了三边、宣大、山西一线的和平。

至于最东端的蓟辽和最西端的甘肃,虽然战事不休,但基本上是另外一回事。

所以可能是出自偷懒心态,林太师想着顺水推舟,用最小精力斡旋,维持原有历史轨迹就行了。

反正不耽误向朝廷请功,对历史大势也没多大影响。

但是林太师刚提出这个想法,同裹一条被子的三娘子就破防了,怒气冲冲的直接谴责道:

“你这是送女!你们汉人不是对女性贞洁最为敏感么?

为什么你如此狠心,还要我嫁给扯力克那个真的傻到不洗澡的糟老头子?”

林太师有点渣的说:“为了大局,你忍一忍,别任性。”

三娘子大声质问说:“我九岁时不能任性,嫁给了五十几岁的老俺答!不到三十岁不能任性,嫁给六十岁的黄台吉!

现在到了三十多岁,还要我不许任性,去嫁给五十岁的扯力克?

凭什么我不能任性?难道我一辈子里最好的年华,都要和这些老头子纠缠不休?”

林太师苦恼的皱起了眉头,怎么在众人面前就是钟金哈屯,一进被窝就变成三娘子了?

“那你说怎么办?总要有个主意吧?”林太师反问道。

“让布塔施里继位顺义王!”三娘子毫不犹豫的说:“我就只当回王太后!光明正大的以哀家自称!”

林太师叹口气:“说实话,经过我这几日观察,布塔施里有些软弱。

若他做顺义王,只怕对草原各部的控制力下降,导致有部族不听号令入寇大明边墙,所以他大概是做不好的。”

听到这里,三娘子翻过身,直勾勾的盯着林太师,缓缓地说:

“我承认伱说的不错,我比你更了解布塔施里的性格。

但我也没有别的人选,可以先让布塔施里做着,同时我再生一个。”

“生一个?”林太师疑惑的说。

三娘子坚决的回应道:“对,再生一个!我和你!你实在太优秀了,是本宫最佳的配种人选!”

林太师:“.”

卧槽啊,女人一旦疯批起来,真的太可怕了。

本章完

喜欢大明话事人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明话事人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