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话事人 > 第四百六十六章 全力配合的王家

大明话事人 第四百六十六章 全力配合的王家

作者:随轻风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5:20:09 来源:书海阁

近日宣府边情似乎还是风平浪静,但在风平浪静之下又似乎暗流涌动,似乎每个人都想发生点什么事情。

在京师朝堂里,为了林泰来擅杀北虏酋长的事情,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一方主将是礼部主客司郎中陈泰来,另一方主将则是资深九年大圆满御史王象蒙。

按道理说,王象蒙不应该跳出来的,毕竟他和林泰来有亲戚关系。

如果跳出来帮亲戚说话,很容易被人指摘徇私,在舆论上先天处于弱势。

而且如果最后林泰来被判有罪,那王象蒙就等于是坐实了“徇私”,连自己都保不住。

所以说在政治上,直接跳出来帮亲戚辩解,那就真相当于赌上政治生涯的背水一战,已经没有任何退路可言。

但王象蒙这次还是义无反顾的跳了出来,火力甚至还十分凶猛,似乎是想表达某种决心。

在王九年大圆满御史的“决死”反击下,气氛立刻被挑动起来,你死我活的尖锐对立情绪已然形成。

其实在很多事不关己的朝臣眼里,杀个外族酋长本来不算什么大事,就算处罚也是“罚酒三杯”。

结果经过王象蒙这样玩命吵闹,搞成了不死不休的极端局面,小事也成了大事。

最重要的是,内阁迟迟没有表态,也没有拿出决议,变相纵容了这波流量炒作。

这日王象蒙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了家里,今天又是大放嘴炮的一天。

在吃完饭的时候,王象蒙忍不住对二大伯王司徒叹道:“也不知道何时才是个头啊。”

王司徒说:“听象乾说,上次林九元发动兵变,虽然兵变成功了,但在朝堂钓鱼却没有成功,为此不太开心。

这次林九元大概又来钓鱼,等于是林九元给我们王家的考验,我们王家必须要配合好林九元。

无论如何,也不能让林九元感到,我们王家一点政治默契都没有。”

王象蒙再次长叹道:“道理我都懂,我也愿意冲上去,但是天天这样确实挺煎熬的。”

和一群清流势力言官吵架的滋味,谁吵谁知道。

王司徒的智谋和斗争水平虽然不算最顶尖,但基本素质还是有的,不然也坐不上户部尚书这把金交椅。

他当即点了点头说:“现在热度已经炒起来了,再继续吵下去没有更多意义,也该推动实际进度了。”

与此同时,参与了这次斗争的十来个清流势力官员,半夜在礼部主客司郎中陈泰来家里开小会。

“朝堂热议已经形成,成为焦点事件后,足够确保林某不可能被轻罚。

但再这样瞎吵,已经没有实质用处了,应该立刻进行下一步动作。”

陈泰来这些观点,和王司徒几乎一模一样。

不过在场没人吭声,陈泰来只能继续说:“下一步就该请朝廷派人,前往宣府押解林泰来回京。无论林泰来有罪无罪,先回京受审再说!”

但是在场的人里,还是没有人吭声,好像只有陈泰来陈郎中自说自话。

陈郎中终于按捺不住了,有点生气的说:“难道你们就没有人有愿意承担这个差事么?”

其他人谁都不傻,在朝堂开嘴炮喷喷林某就算了,但要亲自去边镇“请”林某回京,这危险程度是不是有点过于大了?

不会有人以为,林某是个人畜无害小白兔或者忠义无双宋公明,看到朝廷命令便自动束手就擒,老老实实的回京听审吧?

关键是,林某不是已经被朝廷定罪的人,很多针对重刑犯的措施不好上。

在那个情景下,林某最起码会动手打人吧?挨打的肯定就是负责“请”林某回京的官员啊!

这种挨打概率超过八成的差事,必须让别人去啊!

礼部主客司郎中陈泰来再生气也没用,指使不动这些官职清贵的同道。

他不禁哀叹自己官位不高、威望不足,或者不姓林!

和这样的虫豸在一起,怎么能治理好国家呢?

只能明天再想办法了,托几个大佬出面,找个替死鬼安排任务,总不能让自己这个主客司郎中亲自去挨打吧?

到了第二天,陈泰来去礼部上衙的时候,却发现对家主将、九年大圆满御史王象蒙堵在礼部大门。

陈郎中讥讽道:“怎么?王侍御也想效仿你那位小姑丈,动辄堵门生事?”

王象蒙冷声一声说:“我只想来问一句,既然你们认为林九元有罪,为何迟迟不敢赶赴边镇,将林九元带回京师审问?”

陈泰来强行挽尊说:“朝廷定下各色职差,自然各有本分,我们岂能无视规矩,自行做主办差的?”

王象蒙“哈哈”大笑了几声,指着陈泰来说:“你们都不敢,但我却敢!”

随后王九年大圆满御史站在礼部大门,睥睨四周,极为霸气的说:

“你们清流不敢做的事,就由我王象蒙来做!你们清流不敢抓的人,就由我王象蒙去抓!

不就是把林九元押送回京么,我王象蒙已经向朝廷请缨了!”

陈泰来:“.”想了又想,居然无法反驳。总不能说,你王象蒙可能会把林某放跑吧?

所有礼部官员就这样,眼睁睁看着王象蒙装完逼就跑了。

陈郎中还没琢磨明白其中门道时,内阁就火速高效的批准了王象蒙的奏请,让王象蒙赶紧把林泰来带回来。

而王象蒙连家都没回,直接从都察院出发了。

两日后王九年大圆满御史抵达宣府镇城,与巡抚王象乾碰面。

王巡抚颇为吃惊的问道:“伱怎么来了?”

王象蒙严肃的说:“你的令尊托我向你带个话,我们王家对林九元亏欠太多了。

这次王家不许掉链子,不许拖后腿,必须想办法帮助林九元钓鱼!

就算是林九元瞎胡闹,我们也要配合到底!”

王巡抚:“.”

什么我的令尊,那不就是你二大伯吗?

难道你想用这种腔调,来表示事情的重要性?

想到这里,王巡抚又对王象蒙问道:“难不成你到宣府来,就是替你二大伯来监督我的?”

王象蒙拍了拍额头,“差点忘了,我身上还有公差,朝廷派我押送小姑丈回京,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当然更重要的是,传达你的令尊关于协助林九元钓鱼的指示。

第一要继续传递错误信息,误导鱼塘的判断。第二要加速,以免夜长梦多,让真实消息传到朝廷。”

王巡抚也有点发愁,“林九元据说被三娘子抓走了,至今仍然失去联络。目前什么情况都不知晓,完全无从做起啊。”

王象蒙说:“先主动多派人手,深入大漠打探消息,寻找三娘子驻地。

听说宣府前卫有个叫黑晓的武官,在北虏那边居住过十几年,深知北虏风俗语言,不如让他出塞去打探。“

“暂时也只能如此了。”王巡抚便派人传令,召宣府前卫指挥同知、候补参将、巡抚标营中军官黑晓立刻前来谒见。

上个月还是指挥佥事、游击,这个月就是指挥同知、候补参将、巡抚标营中军官了,这就是跟对人、做对事的下场。

王巡抚和王御史正在等待的时候,忽然从张家口堡传来了急报!

原来就在今天,北虏女尊钟金哈屯突然出现在张家口堡外,向大明朝廷叩关献表!

表文里奏道:草原上二百八十名头领共同拥戴卜失兔为新一代彻辰汗,下个月钟金哈屯将把卜失兔从河套牧地迎接到归化城,然后合婚,请求朝廷之后将卜失兔册封为顺义王。

张家口堡守备张指挥接到表文后,十万火急的将表文送到宣府镇城。

巡抚王象乾算上之前参政任期,在宣府一共才一个多月,还在熟悉边情阶段。

此时他接到钟金哈屯所上表文后,除了懵逼还是懵逼。

关于北虏顺义王继承风波,王巡抚当然知道,但风波的另一边主角不是老俺答的长孙扯力克么?

怎么转眼之间,这个卜失兔忽然又万众归心,获得了全体领主的支持?

如果是小官员,收到这种表文后,只管无脑转发就是了。

但他王巡抚是封疆大吏,就算是向朝廷和总督转发表文,也必须附上自己的意见。

正好在这个时候,中军官黑晓大步走进了堂中行礼。

王巡抚便招呼黑晓这个老北虏通,一起参议来钟金哈屯的表文。

同时咨询道:“卜失兔是什么人?为什么北虏突然拥戴卜失兔?”

黑晓听了一遍表文内容后,就答道:“北虏有两个同名的卜失兔,根据称呼来看,表文里的这个卜失兔应该是扯力克的长孙卜失兔。

扯力克长子晁兔台吉去年亡故,所以长孙卜失兔可以视为扯力克的继承人。

不过卜失兔现在应该还不到十岁,岁数实在小了些。

至于三娘子和北虏领主们为什么绕过了扯力克,直接拥戴卜失兔为顺义王,只有一种可能。

那就是扯力克已经死了,所以所有人别无选择,不得不拥戴卜失兔为右翼之主。”

王巡抚和王御史不约而同的觉察到不对劲,在这个关键时期,成年候选人突然死了,然后幼主顺利登基?

饱读历代史书的两位小王,同时从中嗅出了浓浓的阴谋味道。

周边都是亲信,王巡抚就直言不讳的开口道:“仔细想想,扯力克去世,不到十岁的卜失兔顺利上位,最大的受益者是三娘子吧?

有没有可能,扯力克是被三娘子害死的?当然表面上或许有一些掩饰,看起来死的很合情合理。”

老北虏通黑晓苦笑着说:“先费尽心思合情合理的杀掉壮年王者,然后扶持众望所归的幼主这种阴谋,太需要精细的意识和操作了。

对目前北虏大部分人来说,委实有些超出他们的认知水平。

就属下所见所闻,不觉得当今的北虏领主们具备这种等级的意识。

就拿三娘子来说,前些年她为了控制大板升城,唯一办法就是动用两千精兵,和对家打回合制一样打了半年。”

两位小王又一次同时想到,如今小姑丈似乎就在三娘子身边?就算三娘子没有这么细腻的阴谋意识,但小姑丈绝对有啊!

最关键的是,三娘子居然还听从了?这种大事都肯听从?

卧槽!原本担心小姑丈你过的是苏武一样的生活,没想到你真实生活竟然是韩德让!

王御史率先反应过来,又说:“三娘子的表文里,没有半个字提到林九元?

巡抚哥你发挥的时候到了!你把表文转回朝廷时,在附加意见里,先不要把我们刚才的内幕分析写上去!

只含糊说三娘子可能有求于朝廷,所以故意回避林九元“议题”,宣府正在想办法逼三娘子交人!”

又过一日,再次从张家口堡传来了急报,失踪若干日的林钦差他他他出现在边墙了!

得知消息的王象蒙连忙长驱六十里,直奔张家口堡。

等到了地方,就见林姑丈正坐在守备厅,悠然自在的喝茶。

不知怎得,王象蒙隐隐约约感受到,小姑丈的气势更盛了。

不是说小姑丈之前不气盛,而是说,小姑丈比之前的气盛又更上一层楼。

史书上那些权臣都很跋扈,可气势上也是分等级的,小姑丈给他的感觉像是从大明版本进化到了大汉版本。

也不知道小姑丈在草原上,到底都经历了什么,才有了这样的变化?

林泰来瞥见王象蒙,惊讶的说:“朝廷派你来押送我回京?是你主动的吗?”

王象蒙像是个应考的学生,下意识的答道:“是我主动请缨。”

林泰来很欣慰的说:“确实有长进了!”然后又问道:“在朝廷里,关于国本的话题,开始拉扯了吗?”

王象蒙答道:“已经有几个言官开始催促陛下,早立太子了。”

林泰来便叹道:“果然要开始了,我真不想回朝廷啊。”

远离了大明若干日,林泰来还有很多事情要关心,继续问道:“礼部尚书有人了吗?”

王象蒙如实答道:“由于种种原因,人选十分难定,至今还在空缺。”

林泰来长叹道:“没想到,我不在京师,朝廷连个礼部尚书都选不出来!”

王象蒙:“.”

真难以反驳,因为从物理意义上来说,确实是这么回事。

林姑丈离京一个半月,期间礼部尚书一直选不出来

林泰来站了起来,“走!也该回京了,你打算怎么押运我回京?如果没有囚车我可不答应!”

本章完

喜欢大明话事人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明话事人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