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话事人 > 第五百四十五章 充军发配到......

大明话事人 第五百四十五章 充军发配到......

作者:随轻风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3:36:04 来源:书海阁

.

申时行觉得这样谈话不行,必须要说点不便于让王锡爵听到的事情。

于是他对王锡爵说:“荆石先回去,若还有话,明日到文渊阁再说。”

王锡爵今晚能主动到申府拜访,就足以说明低头的态度了,其他也不用多说什么。

等王锡爵走了后,申时行又对林泰来说:“今天你有没有发现,皇上对你的态度其实很优容?

一直到你叫破了皇帝的忽悠,皇帝才真正有点生气。

但是再看后来你那廷杖,打完了还能让你有体力大巡游,若无皇上默许,厂公焉能如此放水?”

林泰来昂扬的答道:“那是因为我的忠心可鉴日月,九重之内的皇上也能感受到啊!”

其实林泰来内心深处也格外好奇,皇帝为什么对自己又“打压”又“宽容”?难道自己有主角光环?

还是因为他从来没有上过“请立皇长子为东宫”的奏疏,引发了皇帝的好感?

“满口胡言乱语!”申首辅忍不住斥道,然后又说:“那是因为之前皇上曾发密札问我,你林泰来对建储之事如何看待。”

主持人吏部天官杨巍开口说:“闲言碎语不要讲了!开始正题吧!”

这样应该能最大程度的限制住不良影响,因为守城门就不能随便移动。

但吏部天官杨巍、左都御史吴时来这些申首辅党羽都挺奇怪,因为他们没有收到任何来自申首辅的招呼。

林泰来回家的时候,本该是夜深人静的时刻,但是今晚西城官员宅邸区域的行人明显增多。

林泰来仿佛吃了一惊,“原来向皇上出卖我的阁老不只是另三位,还有老前辈伱!甚至你还是最早的一个!”

无论怎么看,西直门完全没有什么敏感之处。

反正外城七门太远,我绝对不去!”

申首辅回复密奏说:“欲平定朝堂,请先平定内阁;欲平定内阁,请先平定林泰来;欲平定林泰来,请先咨询有司。”

而后万历皇帝便下诏,命吏部、兵部、都察院会审,给宫内逞凶、殴伤内监、霸凌国戚、轻慢君上的林泰来判刑!

一般来说,最高等级的审判是三司会审,三司指的是都察院、刑部、大理寺。

而现在,皇帝又需要有人站出来为君分忧,对抗拥立皇长子的声势。

然后又说:“宣武门或者朝阳门!”

还有这样的事情?林泰来立刻好奇的追问道:“老前辈是如何回奏的?”

陈有年仍然坚决反对:“不行!”

在这种强度的弹劾下,他们根本不可能还上班,只能全部按惯例交了辞呈,然后做出在家待罪的样子。

经过历代皇帝的挥霍,你们老朱家的政治信誉和皇权神圣性.还能剩多少?

远的有英宗皇帝杀于谦,近的有世宗皇帝大礼议胡搞,更近的还有陛下你清算张居正。

因为在这时代,西直门是政治、经济属性最低的城门,城门外人口密度也很低。

陈有年冷笑道:“对你的算计永远不嫌多!”

听到这里,林泰来立刻发话说:“那我申请去崇文门!”

时至今日,现在的大臣们,谁还敢押上全部身家性命,一心一意的站皇帝这边?

像林泰来、申时行那种,能相对保持中立,就已经很不错了。

就像当初需要清算张居正时,皇帝就先鼓励和提拔了“三红人”一个道理。

种种攻防组合不一而足,各有各的目的,但本质上都想拉下其他人,保住自己人。

北城就这两个城门,因为皇陵在北边,一年到头往来祭祀各路先帝、先后的使节、勋贵、太监很多。

而且西直门和皇城东南的主要衙门区几乎成对角线,这距离非常安全,肯定不怕林泰来再去作妖!

与林泰来一样闭门不出的人,还有许国、王锡爵、王家屏三位大学士。

比如让林泰来巡逻御街,只怕所有衙门每天都会被光顾一遍!

还有,林泰来这样的身份实在太吸引眼球了,在城里转悠,还不知道会闹出什么后果。

申首辅略显得意的说:“我密揭回奏说,对于谁为东宫,林泰来心中并不在意。”

身处暴风眼的林泰来却十分安静,一直杜门谢客,老老实实的在家待罪。

于是万历皇帝又发密札询问申首辅,应该怎么办。

众人想象了一下,让林泰来这样的人在城里当个小兵,肯定会招摇过市,那后果确实不堪设想。

诏书用印后到六科,却被给事中封驳,没有发下去。

随后陈有年说出了一个提议:“还是去永定门吧!”

林泰来这次却是吏部、兵部、都察院,比三司会审规格还高。

于是关于林泰来的刑罚问题,君臣经过几个回合的拉扯,在程序上暂时陷入了僵局。

在家闭门不出的林泰来也被提了过来,站在月台上接受审判。

只不过今天郑贵妃和皇三子不停的作,把自己这统战对象“逼反”了,皇帝也没法子。

但万历皇帝并没有想走到这一步,目前形势已经够乱了,皇帝不想再节外生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面对九天雷霆,罢官削籍还算是精神磨砺,唯有这充军最为折损士气,最为不可。

上面这些话说出来就要掉脑袋,张诚也只能烂在肚子里。

比如说召见大学士时捎带上自己;又比如说先借大学士打压自己,逼自己和内阁决裂,然后可能就是施恩提拔。

左佥都御史赵焕忽然说:“充军之所以折损士气,主要还是道途艰远,戍地困苦。

大约是廷杖受伤养得大好了,此刻林泰来精神焕发、神采奕奕。

万历皇帝也快被这种乱糟糟的局面逼疯了,尤其是大臣和言官上疏时,总是会连带说起国本问题。

也不知道首辅心里怎么想的,竟然完全不闻不问。

吏部文选司郎中陈有年为官多年,几起几落,但没有过这么恶心的时候。

不妨仍然保留充军的刑罚,但不要往边地发配了,谪戍地就在京城如何?

京城如此多营卫,难道还容不下一个罪卒?

如此上可以平息雷霆之怒,下可以维护士气,岂不两全?”

“不行!”陈有年依旧是这两个字。

毕竟在皇帝眼里,自己属于被郑贵妃和皇三子“逼反”的,和那些希图拥立之功、拿皇帝刷声望的大臣有本质区别。

林泰来又说:“阜成门?”

原来是皇帝通过各渠道的信息,判断自己具备很高的“统战价值”,所以才会想着使用小手段拉拢自己。

因为在君臣为了林泰来而拉扯的这几天,又有大量言官主动出击,弹劾首辅以下的三位阁老。

看来今晚并不安宁,不知多少人在串联走访,为即将到来的政治风暴而准备。

以后只要自己小心点,别太跳,在国本大劫中的处境就安稳多了。

林泰来怒了,“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到底要怎样?

杨天官说:“如果只是罢官削籍,等于轻拿轻放,皇上必定不准!

我等在此审判,也要考虑如何让皇上接受,不然只是浪费时间罢了!”

朝阳门是最重要的粮食运输通道,怎么能把林泰来放在那里?

林泰来又问道:“那德胜门或者安定门?”

陈有年只能冷笑嘲讽说:“你的伤势痊愈真快。”

有为了保甲阁老的而攻讦乙阁老的,有为了保乙阁老而攻讦丙阁老的,有为了保丙阁老攻讦甲阁老的,还有同时攻讦两个的。

又次日,吏部堂官、文选司,兵部堂官、武选司,都察院的都御史齐齐列席,汇聚在吏部大堂。

然后又转向兵部尚书王一鹗,甩锅道:“充军后具体发配到哪里,是你们兵部的事情了,就由你们拟定吧!”

林泰来无语,斥道:“你们算计的也太过分了!”

朕如今张灯后看字,不甚分明,如何能一一遍览?”

毕竟要说这个局面的源头,还是因为国本问题。

陈有年冷哼道:“不必外城,老九门中我只同意将林泰来发配西直门!

如果是别的城门,我们绝对不同意,并另行上奏弹劾你们枉法!”

吏部文选司郎中陈有年立刻开口道:“我提醒诸公,这个发配地不要在城中各处,要远离各衙门,以免追悔莫及!”

宣武门的商业性仅次于崇文门,而且临近西城,往来通过的达官贵人很多,让林泰来守宣武门一样惹事。

吏部左侍郎赵志皋说:“罪名不必讨论了,皇上旨意说得很明白,可商榷的也就是判罚而已。

若如林泰来这般浑身杖伤、体质虚弱之人,充军之后往往十不存一二,岂是保全士气之法?又如何向士林交待?

所以我认为罢官削籍,勒令返乡即可,充军就不必了。”

为了安抚郑贵妃,皇帝绕过内阁、六科直接发中旨到吏部、兵部,但吏部、兵部依然抗疏复奏。

今天上午,万历皇帝才从郑贵妃身上爬起来,就看到司礼监掌印太监张诚抱着一大叠章本,在殿门外等候了。

所以综合各方面情况,只有最为清静的西直门附合大家的要求。

再说聚集了数千扑街读书人的国子监就在北边,让极其擅长煽动人心的林泰来去北边,怎能放心?

张诚也无奈的回应说:“正值多事之春,过去就好了。”

万历皇帝忍不住对张诚抱怨说:“近来只见议论纷纷,以正为邪,以邪为正,互相颠倒!

一本论的还未及览,又有一本辩的,使朕应接不暇,到晚上也看不完!

就像林泰来所说的,皇帝需要维护威权,但大臣们又不能轻易的让皇帝得逞,毕竟林泰来现在约等于政治正确。

对于那些弹劾其他阁老的奏疏,成为独相的申首辅又不敢擅专,只能全部送给皇帝亲裁,每天都有一大堆。

申首辅:“.”

如此看来,当初不断和郑家结仇,确实是走对了。

皇帝又下旨,处罚吏部和兵部,但这次又是内阁执奏封还,诏书还是没有发下去。

万历皇帝犹自不满的说:“更可气的是,如此多论疏,竟没有真正为朕分忧,完全帮着朕说话的!”到了次日,内阁根据昨天皇帝的口谕,草诏对林泰来进行处罚,上了罢官、削籍、充军边地这个大套餐。

这就导致形成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混战局面,可以说,朝堂已经彻底乱成了一锅粥。

“做梦!”陈有年毫不客气的喝道,“让你去崇文门,怕不是要私设关卡强行收税!”

他看了看堂内的官员,热情的打着招呼:“哟!陈郎中你也在啊,前几日多谢你的抗疏!”

于是内阁就只剩下申首辅一个人了,所有的麻烦都要他一个人扛。

“不行!”陈有年还是坚决反对。

这意思就是,如果不是老夫先打了底,皇帝能对你如此宽容?你林泰来不要不知道感恩!

“那就去守城门!”武选司官员深思熟虑后说。

这时候皇帝还有另一种手段,就是直接派锦衣卫抓人,然后关起来再说,逼迫大臣谈好了条件再放人。

林泰来想也不想的拒绝了:“离家太远,不去!”

大实话不好说出来,张诚只能用沉默来应付。

近年来,不知多少同道坏在了林泰来手里,但这次皇上传旨重罚林泰来,自己却要为林泰来抗疏,阻拦皇上重罚林泰来!

杨天官在这个问题上无所谓立场,只想早点把事情解决,便赞同道:“甚好!”

此时此刻,他格外想念自己的同僚们,哪怕是已经渐行渐远的许二、总是唱反调的王四也不例外。

林泰来打了个“哈哈”说:“药好,药好!毕竟我们林府多年来积累了丰富治伤经验,药物也越发的精良了。”

崇文门是京城各门中最繁华的城门,崇文门税关也是天下最有名的税关之一。

今天真是话不投机,滚吧!

从申府出来后,林泰来心里恍然大悟,解开了先前的谜团。

毕竟大明自有制度,不许上疏言大臣德行,所以都无法上疏称赞自己人,只能通过攻讦其他阁老来保自己人了。

“就这样吧!”杨天官一锤定音。

他也有点烦林泰来,而且首辅又没有打过招呼,那就没必要偏向了。

喜欢大明话事人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明话事人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