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话事人 > 第五百五十四章 贼老天!

大明话事人 第五百五十四章 贼老天!

作者:随轻风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3:36:04 来源:书海阁

看着随员人数齐了,队伍就出发了,先到宣府镇城,再赶赴张家口堡边墙外。

开始还不累,正使李廷机没有坐马车,也骑着马,顺便与护卫兵卒林泰来闲聊。

“这是我第一次当使节,还是有些紧张。”李廷机询问说:“你去年不是也充当过使节么?可否传授心得?”

林泰来三思之后,如实答道:“身体好。”

李廷机:“.”

你这“身体好”指的是亲手杀了两个大头领,还是给北虏王太后兼王后当牛做马?

忽然有随员紧张的禀报说:“有数十骑尾随在后,不似良善!”

李廷机十分诧异,这才离开京城几里路?又是太平时节,难不成还有敢劫官道的大批盗匪?

“不用慌。”林泰来淡定的说:“那些都是我林府的家丁,他们自带干粮前往宣府,正好与我们同路。”

李廷机:“.”

一路再无事,直抵三百五十里外的宣府镇城。

宣府巡抚王象乾、宣府镇总兵官李迎恩、万全都司都指挥使不重要等等本地巨头在昌平门外南关迎接。

正使李廷机与本地巨头开展交际应酬,说着场面话。

李廷机的背后是随员,随员后面是兵卒。

本地巨头们一边奉承着李廷机,一边频频向使团护从兵卒那边看去。

李廷机很善解人意的挥了挥手,吩咐道:“把林九元叫过来!”

看着身穿红胖袄、手持长矛的强壮小兵林泰来,王巡抚想笑又不敢笑。

最后还是忍不住调侃了一句说:“去年你坐着囚车离开宣府,今年又罪卒身份来到宣府。还不如去年就留在宣府,省了一年弯路。”

接风洗尘过后,使团护从兵卒林泰来单独接见了宣府巡抚王象乾。

王巡抚有点向往的说:“如果贡赏仪式在宣府边墙外,本该我当使节”

林小兵摆出长辈架势教育说:“这种形式主义的仪式,有什么可向往的?用心做好巡抚,才是正经!

宣府镇这块地方不错,距离京师很近,又有贡市,值得你全心全意的投入!”

王巡抚只能答话说:“你说的对。”

林小兵又问道:“如今边镇巡抚采用久任制度,做六七年、甚至七八年都是常态。

有这样充足的时间,你要多培养属于自己的势力,知道怎样做么?”

王巡抚又答道:“礼贤下士,施恩于下?”

林小兵指示说:“最好的办法,就是一起走私!只有跟你一起走私,才有可能是自己人!”

王巡抚:“.”

只要和小姑丈说话,这三观就被颠覆来颠覆去的。

使团的终点当然不是宣府镇城,在王巡抚的陪同下,继续向北走。

六十里就到了日益繁荣的张家口堡,这里在行政上归万全右卫。

已经晋升为万全右卫指挥使的黑晓和张家口堡张守备在东门迎接。

两人恭维着李廷机,又不停的向李廷机背后看。

充当护卫站在后面的林泰来懒洋洋的说:“看我作甚,我就是一个小兵。”

使团并没有在张家口堡停留,而是穿过了山口边墙,直接来到了墙外。

这里早就提前建好了临时营地,使节到了后直接入驻就行。

贡赏已经进行了二十年,一切都已经有规可循,准备工作有条不紊。

大致流程无非是大明对北虏方面该受封的将军、指挥、千户们进行册封认证,北虏头领献上牲畜若干,大明赏赐回去若干。

还有就是大明官员和北虏头领一起大吃大喝,算是款待。

每年春天进行一次这样的贡赏仪式,然后本年度的边市就正式开启,一直到九月份关市。

往年贡赏仪式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大同镇边墙外举办,这两年却在宣府镇边墙外。

当然以上和林泰来没关系,他也不操这心,毕竟他只是一个小兵。

在仪式之前,正使李廷机设宴,款待了代表虏王卜失兔前来参加封贡的钟金哈屯。

毕竟卜失兔才十岁,还上不了场面。

在宴席上,钟金哈屯频频向李廷机的背后注目。

对于这种别人总是看自己背后的现象,李廷机已经完全习以为常了。

有的时候,他甚至还会恍恍惚惚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影子替身,真身在身后。

宴席结束后,钟金哈屯提出,让林壮士护送自己回营。

征求过林壮士本人的意见后,李廷机就同意了。

回到数里外的大帐,钟金哈屯挥退了左右侍女,好奇的对林泰来问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你怎么混成了这模样?”

林泰来深沉的答道:“一言难尽,其中曲折们蛮夷可能无法理解,很难说清等等,你脱衣服作甚?”

钟金哈屯迅速解开了纽扣,回应说:“既然很难说清,那就别说了!”

林泰来叹口气,什么叫三十如狼四十如虎啊,这就是了。

但是林泰来正要解开身上的红胖袄时,钟金哈屯却又急忙叫道:

“别动袄子!只脱裤子就行!小兵袄子先穿着!这样看着更尽兴!”林泰来:“.”

这是什么毛病?看自己穿着大明小兵的制服,感官上更刺激?

半时辰后,雨收云散。

钟金哈屯懒洋洋的问道:“你这次能在边墙外停留多久?”

林泰来答道:“这要看天意。”

钟金哈屯摸着肚皮说:“真想早早有你的种,他一定会是全草原最强壮最聪明的人。”

冷静的林泰来答道:“着什么急?那卜失兔才十岁,打不了掩护,怎么也得过两年。”

其后两日,正使李廷机邀请北虏女酋钟金哈屯会晤时,均被以“身体不适”为理由婉拒了。

“简直影响国事!”李廷机对随员抱怨说,“萧太后也没被韩德让拖累成这样!”

随员答道:“也不算多大影响,都让我们这边看着办,其实比两边会商更省心。”

及到贡赏仪式当日,钟金哈屯露了面,又匆匆离去,后面的宴会上也没出现。

然后官方礼仪基本结束,边市开启。

到了这时候,使团任务基本完成,可以撤退了。

但是使团有个护从小兵在北虏大帐那边久滞不归,这就让李廷机有点蛋疼了。

外交无小事,使团去时多少人,回来时多少人,都要明明白白的。

防范的就是有人叛逃,或者有间谍混入。

李廷机有点拿捏不定,这次该按照逃亡塞北记录呢,还是按照掳走失踪记录?

幸亏这边距离京师近,李廷机奏知朝廷后,很快得到朝廷指示说,不必着急回来,继续巡视边市,查漏补缺。

要多发挥主观能动性,巡视完了张家口堡马市,还可以去大同镇得胜堡马市吗。

李廷机算是明白了,朝廷这就是不想让林泰来回去,让整个使团陪着林泰来在边镇晃悠。

钟金哈屯作为北虏最有政治头脑的人物之一,也很敏感的觉察到了大明朝廷的态度。

“你们朝廷好像并不急着让你回去?”钟金哈屯问道:“他们甚至宁愿你在边墙外滞留不归?”

林泰来不屑的说:“一群蝇营狗苟之辈,八成是分赃还没理清楚,不愿意被我这种正义人士干扰。”

“你?正义人士?”钟金哈屯表示怀疑。

林泰来莫测高深的说:“你不懂天降正义的含金量。”

随即钟金哈屯偷偷写了一封国书,呈交给大明朝廷。

这种文书一般是通过边镇巡抚转呈,所以很快就落到了王巡抚手里。

看完国书的内容后,直接把王巡抚干懵逼了。

北虏顺义王后居然请求大明朝廷,将充军罪卒林某赠送给她。

王巡抚也没资格阻拦国书,一边上奏,一边派了使者去询问钟金哈屯,结果让林泰来知道了。

“你有毛病啊?幼稚不幼稚?”林泰来也被钟金哈屯的操作震住了。

你也是三十多岁的老政治家了,怎么还能做出如此幼稚的把戏?

国与国之间的问题上,不要掺杂这种个人情绪和小说段子!

钟金哈屯有所期待的答道:“你说过,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你若到这边来,绝对不会亏待你,就封你当真太师!”

林泰来直接打破了少妇的梦想,“不要痴心妄想,最最多再等半个月,朝廷就会求着我回去!”

钟金哈屯听到这样的念叨很多次了,忍不住好奇的问道:“到底会发生什么?能让你如此有信心。”

林泰来回答说:“我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只是有一种预感。”

钟金哈屯不爽的说:“你不愿意说就算了,别整日里神神鬼鬼的!”

林泰来很无奈,他真的不知道具体发生什么事情。

他只是根据一些史料推断,四月一定会发生事情,他也在等待。

详细研究过十五年国本之争历史的人都能发现,在这个漫长的时间段内,具体斗争内容和形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也就是说,国本之争也是分阶段的,每个阶段都有专属主题和小**。

比如在历史上的万历十八年春,也就是目前这个阶段,国本之争的主题就是“让皇长子赶紧读书”,从正月一直撕逼了几个月。

在本时空,本阶段的**是围绕他林泰来展开的,但是在没有他林泰来的原本时空,**又是怎么来的?

对此林泰来依稀有点印象,很多当前阶段国本之争的史料里,都是围绕“灾异”展开的。

在古人眼里,“灾异”就是上天示警,除了皇帝罪己、宰相请辞这种形式主义,当然还要对“灾异”进行解读。

当时大臣们纷纷上疏说,天降“灾异”就是因为皇帝懒政不立东宫,还不让皇长子读书。

而内阁的所有大学士,全部都在四月底五月初左右,因为“灾异”上辞呈谢罪。

林泰来记忆里的史料根本没有详细说明“灾异”是什么,只能根据大臣上疏的大致时间,来推断所谓“灾异”的发生时间。

从四月底到五月初,所有大学士都上了辞呈,这说明灾异时间发生在四月份。人际关系可能会因为蝴蝶效应而变化,但灾异大都是自然现象,应该不会被蝴蝶效应吧?

林泰来等待的就是这个,但他确实又不知道会具体发生什么,所以并没有骗钟金哈屯。

正说着话,忽然听到了从天上传来了轰隆隆的异响,林泰来抬头看了看,失声道:“卧槽!莫非说来就来了?”

既遥远又很近的四百里外京城,位于文华殿对面的文渊阁里,终于又召开办公会了。

看着重返岗位的王锡爵、王家屏,申首辅颇感欣慰。

独自一人在内阁的滋味不好受,他终于熬过去了!以后终于黑锅有人背,炮灰有人当了!

两位王阁老也颇感唏嘘,虽然立场完全不同,但此刻也颇有一种度尽劫波的感觉。

内阁的大学士从四个变成了三个,王锡爵正式从王三晋升到了王二,王家屏也从王四晋升到了王三。

苦日子已经过去了,暂时可以安稳啦!

位次升了一位,林泰来还滚蛋了,坏事里也有好事的嘛。

申时行拿出几本奏疏,对二王说:“近日连续有北方数省和湖广奏报说,今春大旱。

范围如此之广,旱情如此严重,我等不得不重视,要当成目前头等大事对待。

但是,我认为这不是灾异,正常赈灾即可,尔等以为然否?”

二王阁老很有默契的点了点头,“首揆言之有理!”

虽然旱情这么严重,范围这么大,但真不能当成灾异了啊!

不然的话,刚返岗的他们就又要上疏辞官,然后再次回家!

朝廷需要稳定,内阁不能再动荡!

虽然三位阁老政治立场不同,但在这个问题上取得了一致意见。

“那就开始议论如何赈灾。”申首辅又说。

突然有中书舍人举着奏疏冲到文渊阁门口,高声叫道:“六百里急报!”

申首辅喝问道:“哪种急报?出什么事了?”

六百里急报有很多种,比如边警、造反、民变,还有阁老们最不想听到的那种。

那中书舍人叫道:“京师周边北直隶、宣府等处上报灾异!

真定府天上如鼓响,白云一股自天垂地,似大风声,有落星坠地,陷坑半尺!

宣府诸处听闻到天鼓鸣,眼见火光贯空,星坠如斗!”

众阁老:“.”

卧槽尼玛!贼老天!

喜欢大明话事人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明话事人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