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话事人 > 第五百九十五章 七大总兵

大明话事人 第五百九十五章 七大总兵

作者:随轻风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3:36:04 来源:书海阁

研究过万历宁夏之役的都知道,攻打宁夏城才是真正的开始。

历史上的拜之乱前后半年时间就平定了,其中大部分时间都耗在了围攻宁夏城。

之所以难打,主要有三点原因。

第一是宁夏城高大坚固,又积蓄了很多粮草,防守硬件非常好。

第二是困守在城里的叛军,都是拜集团的核心力量,战斗力相当可以。

第三是宁夏城本身就靠近边境,离城没多远就出边墙。

因为拜之乱的缘故,边界防线千疮百孔,虏骑很容易突袭进来。

拜不停的勾引一些北虏部落来助战,对攻城官军背后形成了巨大威胁。

总而言之,收复了宁夏城之外的河西各堡后,暂时无力攻城的官军只能暂时休整,等待援军。

监军林泰来对总督叶梦熊商议说:“督府不妨回花马池驻守,防范虏骑从花马池突入后方,同时筹措粮饷。

而本监军和李总兵驻扎在宁夏城外,继续围堵叛军,但围而不攻,以待强援。”

叶梦熊无语,从官职上来看,你林泰来的主业才是“粮饷官”吧?怎么反而安排他这个讨逆总督去后方筹措粮饷?

但是考虑到林泰来到西北后,那五战五捷的实战成绩,硬气不起来的叶总督为顾全大局,便答应了下来。

随即林泰来赶紧又问道:“那么督府你的上方剑能借给本监军么?”

“滚!不要得寸进尺!”叶总督斥道,真当他这总督是软柿子么?

此时宁夏城外的官军人数两万余,被分了两大营。

林监军和升为宁夏镇副总兵的萧如熏在东南面,固原镇副总兵李在西面,严密监视叛军动向。

在战事暂时僵持时,援军终于一个接一个的来了。

在历史上,先后参战宁夏的总兵级人物有七人之多,还一度出现了五大总兵同时攻城的奇观,其中不乏名将人物。

这帮北地大军头,现在一个的都要来找林监军报道了。

最早赶过来的援军,是两个“原总兵官”。

一个是前前宁夏总兵牛秉忠,都退休好几年了,这次仓促之间又被朝廷叫回来上阵了。

这是一员老将,号称从军以来亲自斩敌首过百,绝对的狠角色,林泰来对此很敬重。

但是,现在宁夏前线紧缺缺的并不是将官,而是兵员。

一个退休老将带着家丁匆忙赶来,不能说没用,但是还起不到决定性作用。

另一个“原总兵官”刘承嗣,那就更没用了。

说起来刘承嗣和林泰来之间,虽然西北东南远隔千山万水,生平素未谋面,但缘分不浅。

万历十六年时,刘承嗣还是甘肃镇总兵,部下官军受到林泰来扬州兵变的鼓舞,也持刀围攻巡抚。

结果导致刘承嗣被罢了甘肃镇总兵,调往临洮当总兵。

然后大家都知道了,去年六月火落赤大举侵犯临洮,刘承嗣大败,被罢了总兵官。

然后才有了郑洛、林泰来被派往西北的事情,直到现在郑洛还在临洮一线守着。

如今刘承嗣被朝廷派到宁夏来,算是戴罪立功。但这样一个“原总兵官”,又能有多大用?

来了还得分给兵力指挥,在林监军眼里还不如不来。

随后终于来了点有用的援军,另一个老将洮岷副总兵董一奎被任命为宁夏镇总兵,从延绥镇调了六七千兵带过来。

抵达宁夏城前线的总兵官,增加到了五个。

坚守孤城后被提拔为宁夏镇副总兵的萧如熏,理论上是林泰来抢救下来的。

从固原镇驰援反攻、收复失地的副总兵李,理论上是被林泰来指挥反攻的。

原总兵官牛秉忠、刘承嗣,林泰来没在意。

从副总兵升为宁夏镇总兵官的老资格武将董一奎,名义上的前线主将。

董总兵进场后,迅速与林监军会面。

林泰来仔细打量着年近六十的董一奎,在印象里,这位老将后来也去了朝鲜。

具体打了什么仗,林泰来已经不大记得清楚,只记得董一奎差点被任命为与倭国谈判的正使.

对了,董一奎也是将门出身,他们兄弟两个都是总兵级人物。

此时董总兵有点不自在,怎么感觉林监军的眼神是在检验牲口?

林泰来回过神来后,笑道:“哈哈哈哈,我想起了一件往事。

二十年前你官至总兵,被总督王崇古弹劾,差点下狱审问,然后降职为副总兵,是也不是?”

董一奎有点郁闷的答道:“确有此事,亏得天子恩典,没有被逮问。”

别人王崇古是一代名帅,主导了隆庆和议的元老功臣,他能说什么?

说自己当年不懂事,妨碍了王崇古和西商走私?

然后从方面大总兵降为协守小副总兵,一降就是二十年?

林泰来便答话说:“有怨气尽管说,没关系!我和他们蒲州三大世家关系也很恶劣!

几年前我也是个武官时,在扬州闹兵变,还囚禁过当时巡抚杨俊民!

所以我跟你也算是同仇敌忾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蒲州三大世家就是张、杨、王,隆庆到万历初年鼎盛一时。

代表人物是原首辅张四维、原兵部尚书杨博、原总督王崇古。

三家互相联姻,杨博和王崇古就是儿女亲家,被林泰来抓过的杨俊民就是杨博的儿子。

更不要说,当初内心深处最期盼老首辅张四维回不来的,可能就是申首辅

所以林泰来对董一奎说“同仇敌忾”,倒也不是胡编乱造。

关系这不就拉近了吗?以最高性价比笼络总兵加一!

董一奎从军将近四十年,不知见过多少文官,总感觉林泰来与其他的文官不太一样。

虽然这位传说中的九元真仙确实很盛气凌人,但对官军粗人没有半点歧视鄙夷的情绪,打仗也是亲临战阵。

再想似乎也正常,有哪个文官是以武力出名,一言不合就喜欢兵变和武斗?

看着略显拘谨的董总兵,林泰来又问道:“现在你算是主将,你来说吧!要不要开始攻城?”

董一奎连忙说:“不是我不敢亲冒矢石,但确实时机未到!一来兵力仍然不足,围城都难,更不要说攻城。

二来我二十年不在这边,兵将生疏,我一时间难以指挥,所以还需要时间熟悉。”

林泰来点了点头,给足情绪价值的赞许道:“看来你很冷静,那就继续守望吧!”

董一奎松了口气,他最怕林监军年轻气盛,急于立功,脑子发热就督促官军全面进攻。

听说这位监军在西北军界的最大名声,除了大捷如喝水就是“任性胡来”,郑总督亲口说的。

骄兵悍将这个本该用在官军身上的词,若用在林监军这文官身上,居然一点都不违和。

很多武将梦寐以求想干的坏事,林监军全都干过,而且关键是干了后还没被治罪。

但今天在董一奎眼里,这位年轻监军不是挺稳重的么?看来传言也未必全信啊。

四月中旬,第六个总兵,也就是原大同和宁夏总兵、去年被弹劾免职、最近被重新起用为副总兵的麻贵,从大同镇赶了过来。

林泰来心里嘀咕,这些总兵的出场顺序,难道是按照江湖地位来的吗?

份量轻的在前面出场,越重要的角色越在后面?

麻贵也算是万历朝名将,同样出身将门世家,麻家和辽东李家并称为“东李西麻”。

就说麻贵本人,二十来年前就是大同镇总兵官,干了十来年后,调为宁夏镇总兵官,又干了十来年,去年才被免职,这资历要多硬有多硬。

虽然麻贵资历硬、品级高,但进场后,还是要来拜见林监军。

没法子,林监军是现场唯一代表朝廷节制武将的文官。

理论上本该节制一线诸武将的叶总督,人又不在现场,担当更重要的保护后方和筹集粮饷工作。

“老麻啊,你运气当真不错。”林泰来请麻贵副总兵落座后,开口寒暄说。

年过半百的麻贵疑惑不已,林监军这句话表面上很容易理解,但深层里到底是什么意思?

有的文官喜欢当谜语人,说话喜欢云山雾绕,难道林监军也是如此?

“运气不错”有很多解释,比如说自己去年刚被罢官,今年就发生拜之乱,导致自己又被朝廷重新起用,所以说自己运气不错?

这话可不好回答,一句说错了,显得自己为拜之乱而高兴,那就完犊子了。

正当麻贵反复寻思,这到底是不是语言陷阱时,林监军又道:

“别胡思乱想了!我的意思是,如果去年不被弹劾,那么你还是宁夏镇总兵官。

如果你还是宁夏镇总兵官,那么今年拜突然发动叛乱时,就是你被杀或者自杀了!

所以我说你运气不错,当了十来年宁夏总兵,偏偏去年被罢官,恰好避开了今年的杀身之祸。

不然的话,就是我在城外设坛祭奠你这个忠烈了,还要帮你想个谥号!等破了城,找到你的尸骨,墓志铭大概还得是我写。”

麻贵:“.”

林监军这是在跟自己说笑吗?就是这个笑话有点冷。

又与小年轻监军聊了半天,吃了顿饭,稍微喝了几杯酒,感觉有点熟了,麻贵便请求说:“如今兵马齐聚,粮草充足,可以考虑攻城了。”

林监军答道:“还有援军未至,再等等吧。”

麻贵继续请求说:“如今围城官军兵力将近四万,可以试试了!”

林监军盯着麻贵看了一会儿,忽然说:“现在各路总兵官里面,只有李如松还未到。

你是想抢在李如松到达之前,攻下宁夏城?”

麻贵登时一个战术性后仰,否认说:“我不是,我没有,别瞎说!”

真是的,自己这番心思,表现的有那么明显吗?竟然被一个小年轻给轻易看出来了。

喜欢大明话事人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明话事人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